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45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包括弯管本体和外弧封板,外弧封板由外抗拉层和内耐磨层组成,弯管本体和外抗拉层分别用抗拉强度好的材料铸造成型,弯管本体的外弧侧设置有拼装槽孔,外弧封板设置在拼装槽孔中并与弯管本体焊接使两者密封,弯管本体两端的端部设有法兰。在使用时混凝土从弯管本体的端部进入内管后,在内管的外弧封板处发生换向,由外抗拉层、内耐磨层承受混凝土换向产生的冲击压力,由内耐磨层承受混凝土换向流动产生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单层弯管相比,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的周期;与双层弯管相比在接近使用寿命周期的同时,节约了耐磨层高成本材料的使用,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输送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
技术介绍
弯管是混凝土泵车中必不可少的部件,泵车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管内摩擦和冲击下,弯管的外弧部为主要受力部位,管内的外弧中部则非常容易磨损,而内弧部及两端却几乎无磨损,严重影响弯管的使用寿命,造成生产成本的浪费。现有的弯管主要是单层弯管和双层弯管,单层弯管是用一种材料一体铸造成型,既要考虑弯管的抗拉强度,又要考虑弯管的磨损性能,如果磨损性能好就需要硬度高的材料,材料的硬度高相应的脆性随着增大,抗拉强度就会降低,所以单层弯管牺牲磨损性能保证其抗拉强度,使其不容易爆管,因此单层弯管不怎么耐磨,使用寿命周期较短。双层弯管外层使用抗拉强度高的材料来承受弯管的压力,内层使用磨损性能好的材料来提高弯管的耐磨性,双层弯管相对单层弯管比较耐磨,使用寿命周期较长,但内层全层的耐磨材料使双层弯管的生产成本增高,性价比相对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包括弯管本体和外弧封板,所述弯管本体的外弧侧设置有拼装槽孔,所述外弧封板设置在拼装槽孔中并与弯管本体焊接密封,所述外弧封板由外抗拉层和内耐磨层组成,所述弯管本体两端的端部设有法兰。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抗拉层与弯管本体之间焊接密封。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耐磨层的厚度从中部沿长度方向向两端均匀递减和/或所述内耐磨层的厚度从中部沿宽度方向向两侧均匀递减。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耐磨层的外表面与弯管本体的内周表面平齐。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弧封板的外抗拉层与内耐磨层之间通过胶合物胶粘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胶合物由水泥、高分子聚合物混合而成。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弯管本体的两端部内侧设置有耐磨套。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弯管本体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外抗拉层冲压成型或一体铸造成型。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耐磨层材料为高铬铸铁、中铬铸铁、低铬铸铁、合金钢、陶瓷、硬质合金、高分子合成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弯管本体和外抗拉层材料为低碳钢、高锰铸钢、低合金铸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包括弯管本体和外弧封板,外弧封板由外抗拉层和内耐磨层组成,弯管本体和外抗拉层分别用抗拉强度好的材料铸造成型,弯管本体的外弧侧设置有拼装槽孔,外弧封板设置在拼装槽孔中并与弯管本体焊接使两者密封,弯管本体两端的端部设有法兰,便于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安装。本技术在使用时混凝土从弯管本体的端部进入内管后,在内管的外弧封板处发生换向,由外弧封板的外抗拉层、内耐磨层承受混凝土换向产生的冲击压力,由外弧封板的内耐磨层承受混凝土换向流动产生的摩擦力。本技术与单层弯管相比,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的周期;与双层弯管相比在接近使用寿命周期的同时,节约了耐磨层高成本材料的使用,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值得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弯管本体与外弧封板的拆分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包括弯管本体1和外弧封板2,外弧封板2由外抗拉层21和内耐磨层22组成。弯管本体1和外抗拉层21分别用抗拉强度好的材料铸造成型,弯管本体1的外弧侧设置有拼装槽孔3,外弧封板2设置在拼装槽孔3中并与弯管本体1焊接密封,具体的,外抗拉层21与弯管本体1之间焊接使两者密封,弯管本体1两端的端部设有法兰4,法兰4便于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安装。在使用时混凝土从弯管本体1的端部进入内管后,在内管的外弧封板2处发生换向,由外弧封板2的外抗拉层21、内耐磨层22承受混凝土换向产生的冲击压力,由外弧封板2的内耐磨层22承受混凝土换向流动产生的摩擦力。本技术与单层弯管相比,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的周期;与双层弯管相比在接近使用寿命周期的同时,节约了耐磨层高成本材料的使用。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耐磨层22的厚度从中部沿长度方向向两端均匀递减和/或所述内耐磨层22的厚度从中部沿宽度方向向两侧均匀递减,混凝土从弯管本体1端部进入管内后在内耐磨层22中部换向产生冲击和摩擦,因内耐磨层22中部厚度大于两端的厚度,由此补强了混凝土输送弯管结构的薄弱环节,使得本技术的混凝土输送弯管设计更合理,耐磨、抗冲击、承压好,延长了使用寿命周期。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耐磨层22的外表面与弯管本体1的内周表面平齐,使混凝土在管内流速不受影响。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弧封板2的外抗拉层21与内耐磨层22之间通过胶合物胶粘连接,胶合物由水泥、高分子聚合物混合而成,用来填充外抗拉层21与内耐磨层22之间的间隙,传递和缓冲弯管本体1内管所受的冲击力。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弯管本体1的两端部内侧设置有耐磨套,因为混凝土在进入弯管本体1端部时,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其流向,耐磨套可以保证弯管本体1的端部内侧具有更好的抗磨损性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弯管本体1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外抗拉层21冲压成型或一体铸造成型。本实施例弯管本体1用铸造模具一体铸造成型,外抗拉层21用冲压模具冲压成型,冲压成型可保证外抗拉层21制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内部组织不产生变化,与内耐磨层22结合时尺寸偏差小。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耐磨层22材料为高铬铸铁、中铬铸铁、低铬铸铁、合金钢、陶瓷、硬质合金、高分子合成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本实施例的内耐磨层22使用的材料是高铬铸铁。高铬铸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耐磨材料,比合金钢的耐磨性高,比一般白口铸铁的韧性和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和抗腐蚀性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弯管本体1和外抗拉层21材料为低碳钢、高锰铸钢、低合金铸钢,本实施例是使用低碳钢材料,低碳钢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在保证外抗拉层21抗拉性能的同时,外抗拉层21与弯管本体1两者焊接时焊接性优良。由于低碳钢含碳量低,锰、硅含量也少,通常情况下不会因焊接而产生严重硬化组织或淬火组织。由于低碳钢焊后的接头塑性和冲击韧度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和后热,焊后也不必采用热处理改善组织,所以,整个焊接过程不必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本体(1)和外弧封板(2),所述弯管本体(1)的外弧侧设置有拼装槽孔(3),所述外弧封板(2)设置在拼装槽孔(3)中并与弯管本体(1)焊接密封,所述外弧封板(2)由外抗拉层(21)和内耐磨层(22)组成,所述弯管本体(1)两端的端部设有法兰(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本体(1)和外弧封板(2),所述弯管本体(1)的外弧侧设置有拼装槽孔(3),所述外弧封板(2)设置在拼装槽孔(3)中并与弯管本体(1)焊接密封,所述外弧封板(2)由外抗拉层(21)和内耐磨层(22)组成,所述弯管本体(1)两端的端部设有法兰(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抗拉层(21)与弯管本体(1)之间焊接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耐磨层(22)的厚度从中部沿长度方向向两端均匀递减和/或所述内耐磨层(22)的厚度从中部沿宽度方向向两侧均匀递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耐磨层(22)的外表面与弯管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丰马再兴彭柱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砼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