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41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开口的下箱体,且下箱体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地脚板,所述下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几字状的过度板,过度板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平衡装置,过度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设置安装板,在调节板、调节孔和螺栓的共同作用下,能达到使安装板调节角度且调节完毕进行有效紧固的目的,以方便该装置连接不同角度的抗震支架,通过设置减震装置,能通过拉力弹簧的阻尼作用达到有效抗击该冲击作用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
,具体是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
技术介绍
抗震支架是指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而机械连接件运用于连接软性或硬性管道的连接。现有机电抗震支架连接件普遍钢板或槽钢且螺栓连接而成,这种抗震支架连接件根据设备的需要需要定制角度,不具有通用性,且该抗震支架用连接件普遍还需要借助外部减震装置,使用不方便,为此,我们提供了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包括上部开口的下箱体1,且下箱体1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地脚板,下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2,减震装置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几字状的过度板4,过度板4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平衡装置5,过度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包括底板301,底板30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半圆状的调节板307,且调节板307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状的调节孔306,底板301的正面固定铰接有连接板305,连接板3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栓,且螺栓贯穿调节孔306并延伸至调节板307的背面。进一步的,连接板3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紧固杆304,底板30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张紧杆308,紧固杆30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03,且钢丝绳303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张紧杆308通过钢丝绳卡扣302相连接。进一步的,每个减震装置2均包括固定座201,每个固定座201的顶端均通过销轴202固定铰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203,且两个支撑杆20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205,每个固定座201的上方均设置有顶板,且顶板与过度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顶板的底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204,每个滑槽20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滑槽204相适配的滑块206,且两个滑块206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203的顶端相铰接。进一步的,每个平衡装置5均包括外套筒501,每个外套筒501内底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502,每个强力弹簧50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杆503,每个顶杆503均贯穿外套筒501并与下箱体1的内顶壁相接触。进一步的,减震装置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平衡装置5与减震装置2的数量一一对应。进一步的,底板30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09。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具备如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在调节板、调节孔和螺栓的共同作用下,能达到使安装板调节角度且调节完毕进行有效紧固的目的,以方便该装置连接不同角度的抗震支架,通过设置减震装置,能通过拉力弹簧的阻尼作用达到有效抗击该冲击作用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二、本技术通过设置钢丝绳,能达到通过钢丝绳拉紧安装板,从而起到对安装板再次紧固的目的,以有效防止安装板仅通过螺栓紧固而紧固作用力不够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平衡装置,能在减震装置受到冲击作用力向上运动时,此时压迫强力弹簧使得强力弹簧受压而吸收该冲击作用力,以达到再次减震的目的,通过设置橡胶垫,能通过橡胶垫的弹力作用以达到保护安装板和下箱体避免其相互碰撞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减震装置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平衡装置放大示意图。图中:1、下箱体;2、减震装置;201、固定座;202、销轴;203、支撑杆;204、滑槽;205、拉力弹簧;206、滑块;3、调节装置;301、底板;302、钢丝绳卡扣;303、钢丝绳;304、紧固杆;305、连接板;306、调节孔;307、调节板;308、紧固杆;309、橡胶垫;4、过度板;5、平衡装置;501、外套筒;502、强力弹簧;503、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包括上部开口的下箱体1,且下箱体1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地脚板,下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2,减震装置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几字状的过度板4,过度板4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平衡装置5,过度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包括底板301,底板30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半圆状的调节板307,且调节板307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状的调节孔306,底板301的正面固定铰接有连接板305,连接板3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栓,且螺栓贯穿调节孔306并延伸至调节板307的背面。进一步的,连接板3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紧固杆304,底板30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张紧杆308,紧固杆30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03,且钢丝绳303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张紧杆308通过钢丝绳卡扣302相连接。通过设置的钢丝绳303拉紧连接板305,从而起到对连接板305再次紧固的目的,以有效防止连接板305仅通过螺栓紧固而紧固作用力不够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每个减震装置2均包括固定座201,每个固定座201的顶端均通过销轴202固定铰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203,且两个支撑杆20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205,每个固定座201的上方均设置有顶板,且顶板与过度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顶板的底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204,每个滑槽20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滑槽204相适配的滑块206,且两个滑块206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203的顶端相铰接。通过设置减震装置2,能通过拉力弹簧205的阻尼作用达到有效抗击该冲击作用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进一步的,每个平衡装置5均包括外套筒501,每个外套筒501内底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502,每个强力弹簧50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杆503,每个顶杆503均贯穿外套筒501并与下箱体1的内顶壁相接触。通过设置平衡装置5,能在减震装置2受到冲击作用力向上运动时,此时压迫强力弹簧502使得强力弹簧502受压而吸收该冲击作用力,以达到再次减震的目的。进一步的,减震装置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平衡装置5与减震装置2的数量一一对应。能达到平衡作用。进一步的,底板30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09。通过设置橡胶垫309,能通过橡胶垫309的弹力作用以达到保护底板301和下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包括上部开口的下箱体(1),且下箱体(1)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地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2),所述减震装置(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几字状的过度板(4),所述过度板(4)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平衡装置(5),所述过度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底板(301),所述底板(30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半圆状的调节板(307),且调节板(307)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状的调节孔(306),所述底板(301)的正面固定铰接有连接板(305),所述连接板(3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栓,且螺栓贯穿调节孔(306)并延伸至调节板(307)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包括上部开口的下箱体(1),且下箱体(1)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地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2),所述减震装置(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几字状的过度板(4),所述过度板(4)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平衡装置(5),所述过度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底板(301),所述底板(30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半圆状的调节板(307),且调节板(307)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状的调节孔(306),所述底板(301)的正面固定铰接有连接板(305),所述连接板(3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栓,且螺栓贯穿调节孔(306)并延伸至调节板(307)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紧固杆(304),所述底板(30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张紧杆(308),所述紧固杆(30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03),且钢丝绳(303)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张紧杆(308)通过钢丝绳卡扣(30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抗震支架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震装置(2)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