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接管以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26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接管以及发动机,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可设置在发动机的缸盖上,所述主体管的第一端设置有新鲜进气入口和EGR废气入口,所述主体管的第二端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和设置在所述主体管外侧的第一安装支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气接管,可以将空调压缩机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上,并通过该进气接管固定在发动机的缸盖上。当发动机配置有两个空调压缩机时,其中一个空调压缩机可以通过进气接管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独立支架进行固定的方式相比,节省了发动机整机的体积。另外,主体管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与发动机的缸盖之间相当于提高了第一安装支架与发动机的缸盖之间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接管以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进气接管以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通常只配置一个空调压缩机和一个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和发电机通常会通过共同或者独立的支架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同时进气接管则为单独零部件实现发动机进气。但是,针对整车要求配备两个空调压缩机和大功率发电机情况,采用单独支架固定这三个配附件的占用发动机的空间大,限制了发动机的整体体积。因此,如何减小发动机的整体体积,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发动机的整体体积,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气接管以及发动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进气接管,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可设置在发动机的缸盖上,所述主体管的第一端设置有新鲜进气入口和EGR废气入口,所述主体管的第二端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管外侧的第一安装支架。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有多个螺栓搭子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搭子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螺栓搭子、第二螺栓搭子、第三螺栓搭子和第四螺栓搭子。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搭子、所述第二螺栓搭子、所述第三螺栓搭子和所述第四螺栓搭子围成一个四边形结构。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搭子与所述第四螺栓搭子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螺栓搭子与所述第三螺栓搭子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螺栓搭子与所述第二螺栓搭子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螺栓搭子与所述第四螺栓搭子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主体管的交界处。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管上设置有进气温度传感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气体出口处集成有集成式加热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管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发动机的缸盖上。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管与所述缸盖相配合的部位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六个,其中,所述主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缸盖相配合的部位依次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缸盖相接触的部位依次设置有第五安装孔和第六安装孔。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安装孔和第六安装孔靠近所述缸盖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套。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管的第二端设置有整体垫片。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第一空调压缩机、第二空调压缩机、缸盖和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接管,其中,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通过独立支架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进气接管设置在所述缸盖上,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设置在所述进气接管的第一安装支架上。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的进气接管,可以将空调压缩机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上,并通过该进气接管固定在发动机的缸盖上。当发动机配置有两个空调压缩机时,其中一个空调压缩机可以通过进气接管装配到发动机的缸盖上,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独立支架进行固定的方式相比,节省了发动机整机的体积。另外,主体管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与发动机的缸盖之间相当于提高了第一安装支架与发动机的缸盖之间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进气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进气接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进气接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进气接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为主体管、200为第一安装支架、300为第二安装支架、400为集成式加热器、500为进气温度传感器、600为定位套、700为整体垫片;101为新鲜进气入口、102为EGR废气入口、103为混合气体出口、104为第一安装孔、105为第二安装孔、106为第三安装孔、107为第四安装孔、108第五安装孔、109为第六安装孔、201为第一螺栓搭子、202为第二螺栓搭子、203为第三螺栓搭子、204为第四螺栓搭子、205为第一加强筋、206为第二加强筋、207为第三加强筋、208为第四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进气接管:是将气体(新鲜空气或者EGR混合气)从车辆的中冷器引入进气歧管最后进入燃烧室的过渡管。配附件:是指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等需要发动机动力驱动,实现其他对外输出的零部件。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进气接管,以减小发动机的整体体积。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为此,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进气接管,包括:主体管100,主体管100可设置在发动机的缸盖上,主体管100的第一端设置有新鲜进气入口101和EGR废气入口102,主体管100的第二端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103;设置在主体管100外侧的第一安装支架200。采用本技术的进气接管,可以将空调压缩机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00上,并通过该进气接管固定在发动机的缸盖上。当发动机配置有两个空调压缩机时,其中一个空调压缩机可以通过进气接管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独立支架进行固定的方式相比,节省了发动机整机的体积。另外,主体管100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00与发动机的缸盖之间相当于提高了第一安装支架200与发动机的缸盖之间的强度。第一安装支架200通过螺栓安装配附件,具体的,第一安装支架200上设置有多个螺栓搭子,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安装配附件,例如焊接、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当第一安装支架200上设置有螺栓搭子时,螺栓搭子数量优选的为四个,四个螺栓搭子为第一螺栓搭子201、第二螺栓搭子202、第三螺栓搭子203和第四螺栓搭子204。螺栓设置在第一螺栓搭子201、第二螺栓搭子202、第三螺栓搭子203和第四螺栓搭子204上从而完成空调压缩机的安装。由于螺栓搭子本身具有安装螺栓的功能,且用料小,从而能够节省进气接管的整体重量。其中,第一螺栓搭子201、第二螺栓搭子202、第三螺栓搭子203和第四螺栓搭子204围成一个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能够完成空调压缩机四个角的定位。当然,四个螺栓搭子还可以设置成为其他结构,并技术并不做具体介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可设置在发动机的缸盖上,所述主体管的第一端设置有新鲜进气入口和EGR废气入口,所述主体管的第二端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n设置在所述主体管外侧的第一安装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可设置在发动机的缸盖上,所述主体管的第一端设置有新鲜进气入口和EGR废气入口,所述主体管的第二端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
设置在所述主体管外侧的第一安装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有多个螺栓搭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搭子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螺栓搭子、第二螺栓搭子、第三螺栓搭子和第四螺栓搭子,其中,所述第一螺栓搭子、所述第二螺栓搭子、所述第三螺栓搭子和所述第四螺栓搭子围成一个四边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搭子与所述第四螺栓搭子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螺栓搭子与所述第三螺栓搭子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螺栓搭子与所述第二螺栓搭子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螺栓搭子与所述第四螺栓搭子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主体管的交界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接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帅闫乐乐张善永李连升王启峰杨燕楠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