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大成专利>正文

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03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贯穿的限位孔,所述第一模板右侧铰接有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右侧开设有的对应限位块的方形槽,所述第二模板的前侧且对应方形槽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二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第二模板的前侧且靠近第一模板的位置开设有一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通过将提耳的一侧卡入收纳槽的内部,以此来解除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固定,从而可以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折叠,以便对建筑模板的整体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具体是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从而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建筑模板缺少折叠的功能,搬运时比较麻烦,而且当需要对建筑模板进行组合拼接时,现有的建筑模板之间不能快速地进行连接固定,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贯穿的限位孔,所述第一模板右侧铰接有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右侧开设有的对应限位块的方形槽,所述第二模板的前侧且对应方形槽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二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第二模板的前侧且靠近第一模板的位置开设有一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远离定位销的一端与置物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的外侧且靠近伸缩弹簧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提耳,所述第一模板的右侧开设有对应置物槽的定位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模板的前侧开设有与置物槽相连通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两侧内壁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弹簧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定位销的一端和置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模板的前侧且对应螺纹杆的位置镶嵌有金属环,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金属环的内侧,且螺纹杆远离转盘的一端插入方形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和置物槽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限位孔的直径与螺纹杆的直径等大,所述定位槽的直径与定位销的直径等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耳远离轴承的一端延伸至置物槽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提耳的一侧卡入收纳槽的内部,以此来解除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固定,从而可以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折叠,以便对建筑模板的整体进行搬运。2、通过将第一模板的限位块卡入第二模板的方形槽内,并通过转动转盘来带动螺纹杆的一端插入限位孔的内部,从而可以快速地对相邻的两个建筑模板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可以方便进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中第二模板的侧视图;图3为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中A的放大图;图4为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限位块;4、限位孔;5、螺纹杆;6、转盘;7、方形槽;8、置物槽;9、收纳槽;10、橡胶垫;11、定位销;12、提耳;13、轴承;14、定位槽;15、伸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第一模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块3,限位块3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贯穿的限位孔4,第一模板1右侧铰接有第二模板2,第二模板2的右侧开设有的对应限位块3的方形槽7,第二模板2的前侧且对应方形槽7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远离第二模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第二模板2的前侧且靠近第一模板1的位置开设有一组置物槽8,置物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销11,定位销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5,伸缩弹簧15远离定位销11的一端与置物槽8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定位销11的外侧且靠近伸缩弹簧15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轴承13,轴承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提耳12,第一模板1的右侧开设有对应置物槽8的定位槽14。在图1和3中:第二模板2的前侧开设有与置物槽8相连通的收纳槽9,收纳槽9的两侧内壁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未使用建筑模板时,通过将提耳12的一侧卡入收纳槽9的内部,从而使得伸缩弹簧15保持压缩的状态,以免定位销11的一端从置物槽8的内部伸出,进而可以方便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进行折叠,以便进行搬运,设置的橡胶垫10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止提耳12从收纳槽9的内部滑落。在图4中:伸缩弹簧15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定位销11的一端和置物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伸缩杆随着定位销11的移动而进行伸缩,从而增强了伸缩弹簧15与定位销11连接的稳定性。在图1和2中:第二模板2的前侧且对应螺纹杆5的位置镶嵌有金属环,螺纹杆5螺纹连接在金属环的内侧,螺纹杆5远离转盘6的一端插入方形槽7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金属环可以对第二模板2进行保护,避免了因螺纹杆5长期与第二模板2相接触而造成第二模板2的磨损,从而导致螺纹杆5对限位块3的固定效果不够好。在图1和4中:限位块3和置物槽8的数量均为两个,限位孔4的直径与螺纹杆5的直径等大,定位槽14的直径与定位销11的直径等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从而可以将螺纹杆5和定位销11分别插入限位孔4和定位槽14的内部,以此来对限位块3和第一模板1进行固定。在图3和4中:提耳12远离轴承13的一端延伸至置物槽8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建筑模板使用过后,可以通过提耳12来带动定位销11进行移动,以此来对伸缩弹簧15进行压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使用建筑模板时,首先,通过转动第一模板1或第二模板2,以此来使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进行对齐,然后,将提耳12的一侧从收纳槽9的内部拉出,此时需要说明的是,当提耳12的一侧卡入收纳槽9的内部时,伸缩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当提耳12的一侧从收纳槽9的内部移出后,伸缩弹簧15弹性复原,将定位销11沿着置物槽8顶入定位槽14的内部,以此来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进行固定,使得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保持平齐状态,以便进行混凝土的定型,当需要对建筑模板进行拼接时,首先,将第一模板1的限位块3插入第二模板2的方形槽7内,然后,通过转动转盘6来带动螺纹杆5进行转动,以此来调节螺纹杆5与限位孔4的相对位置,使得螺纹杆5的一端插入限位孔4的内部,从而完成相邻的两个建筑模板之间的拼接。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块(3),所述限位块(3)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贯穿的限位孔(4),所述第一模板(1)右侧铰接有第二模板(2),所述第二模板(2)的右侧开设有的对应限位块(3)的方形槽(7),所述第二模板(2)的前侧且对应方形槽(7)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远离第二模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所述第二模板(2)的前侧且靠近第一模板(1)的位置开设有一组置物槽(8),所述置物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销(11),所述定位销(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5),所述伸缩弹簧(15)远离定位销(11)的一端与置物槽(8)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11)的外侧且靠近伸缩弹簧(15)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提耳(12),所述第一模板(1)的右侧开设有对应置物槽(8)的定位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块(3),所述限位块(3)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贯穿的限位孔(4),所述第一模板(1)右侧铰接有第二模板(2),所述第二模板(2)的右侧开设有的对应限位块(3)的方形槽(7),所述第二模板(2)的前侧且对应方形槽(7)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远离第二模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所述第二模板(2)的前侧且靠近第一模板(1)的位置开设有一组置物槽(8),所述置物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销(11),所述定位销(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5),所述伸缩弹簧(15)远离定位销(11)的一端与置物槽(8)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11)的外侧且靠近伸缩弹簧(15)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提耳(12),所述第一模板(1)的右侧开设有对应置物槽(8)的定位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成
申请(专利权)人:林大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