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银燕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02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固定底座,还包括:驱动电机,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变向杆,其活动安装在所固定底座内部的一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带动变向杆进行旋转,变向杆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一变向齿轮带动第一旋转螺杆进行旋转,两根第一旋转螺杆之间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相互传动,变向杆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二变向齿轮带动第二旋转螺杆进行旋转,两根第二旋转螺杆之间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相互传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移动,通过钢丝拉绳调节承载板在四根支撑柱中间位置处的高度,从而便于调节承载板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在建筑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承载架,但是市面上常见的承载架往往结构比较简单,无法根据使用者需求进很好的高度调节,而且升降起来比较麻烦,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固定底座,还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驱动电机(18),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n变向杆(19),其活动安装在所固定底座(1)内部的一侧,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变向齿轮(15)和第二变向齿轮(21),所述变向杆(19)通过传动链条和传动链轮与所述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n支撑柱(2),具有四根,其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底座(1)上端的两侧呈对称分布;/n第一旋转螺杆(4)和第二旋转螺杆(20),其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端的两侧,两根所述第一旋转螺杆(4)之间和两根所述第二旋转螺杆(20)之间均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电机(18),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
变向杆(19),其活动安装在所固定底座(1)内部的一侧,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变向齿轮(15)和第二变向齿轮(21),所述变向杆(19)通过传动链条和传动链轮与所述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支撑柱(2),具有四根,其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底座(1)上端的两侧呈对称分布;
第一旋转螺杆(4)和第二旋转螺杆(20),其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端的两侧,两根所述第一旋转螺杆(4)之间和两根所述第二旋转螺杆(20)之间均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螺杆(4)和第二旋转螺杆(20)的下端均位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该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6)和第二锥形齿轮(17),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6)与所述第一变向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7)与所述第二变向齿轮(21)啮合连接;
第一移动板(7)和第二移动板(13),其分别活动穿插在两根所述第一旋转螺杆(4)之间和两根所述第二旋转螺杆(20)之间,所述第一移动板(7)和所述第二移动板(1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拉扣(23);
承载板(14),其活动安装在四根所述支撑柱(2)相对面的中间位置处,其上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拉扣(24);
安装架(11),具有四个,其分别固定安装在四根所述支撑柱(2)上端的一侧呈对称分布,其内部活动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银燕王军丽路林芳
申请(专利权)人:卢银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