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文彬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62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包括平台、底板、支撑座、升降仓、电机,所述支撑座的竖向为两个,支撑座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即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柱之间滑动卡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上端设置有升降仓,支撑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柱,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连接座内纵向设置有二号轴,固定柱之间纵向设置有一号轴,二号轴与一号轴的端部均设置有转轮,上下转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一,电机与二号轴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用两种方式实现升降,自动和攀爬,以适应不同,当升降仓上到顶端时,连接两个平台,两个软梯可以一边上,一边下,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架,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工人现场施工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具有保障工人安全和堆放材料等功能。但是目前普通的脚手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而且工人在脚手架上只能攀爬或者徒步行走,存在浪费时间和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脚手架与运输机构是分开的,若是需要运送货物,还需另外安装运输机构,操作繁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包括平台、底板、支撑座、升降仓、电机,所述支撑座的竖向为两个,支撑座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即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柱之间滑动卡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上端设置有升降仓,支撑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柱,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连接座内纵向设置有二号轴,固定柱之间纵向设置有一号轴,二号轴与一号轴的端部均设置有转轮,上下转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一,电机与二号轴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二;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均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支撑杆,支撑杆的总数为四个,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平台。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有两个螺栓,螺栓上套设有支撑杆,螺栓的外侧螺纹固定有螺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螺纹座,螺纹座内设置有直杆,直杆的上端设置有套设有限位座,限位座与平台底端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后侧的传动链一之间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套有悬挂件,悬挂件的上端设置升降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台的外端均固定有两个套环,套环之间设置有栓杆,栓杆上套有软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固件杆,固件杆的上端设置有两个限位勾,限位勾与软梯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采用两种方式实现升降,自动和攀爬,以适应不同,当升降仓上到顶端时,连接两个平台,两个软梯可以一边上,一边下,提高效率。2、本技术的软梯上端采用套管结构,套设连接,同时与限位勾卡接,避免软梯摇晃偏离。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中电机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中软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台;2、套环;3、支撑杆;4、限位勾;401、固件杆;5、螺母;6、螺栓;7、底板;8、直杆;9、螺纹座;10、支撑座;11、滑动板;12、升降仓;13、一号轴;14、固定柱;15、悬挂件;16、支撑柱;17、限位座;18、栓杆;19、二号轴;20、连接座;21、电机;22、连接杆;23、转轮;24、传动链一;25、传动链二;26、软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包括平台1、底板7、支撑座10、升降仓12、电机21,所述支撑座10的竖向为两个,支撑座10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16,即支撑柱16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柱16之间滑动卡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仓12,支撑柱16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柱14,支撑柱16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座20,连接座20的上端设置有电机21,连接座20内纵向设置有二号轴19,固定柱14之间纵向设置有一号轴13,二号轴19与一号轴13的端部均设置有转轮23,上下转轮23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一24,电机21与二号轴19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二2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10的外侧均设置有底板7,底板7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支撑杆3,支撑杆3的总数为四个,支撑杆3的上端设置有平台1,所述底板7的外侧固定有两个螺栓6,螺栓6上套设有支撑杆3,螺栓6的外侧螺纹固定有螺母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7的上端固定有螺纹座9,螺纹座9内设置有直杆8,直杆8的上端设置有套设有限位座17,限位座17与平台1底端固定,所述前后侧的传动链一24之间固定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上套有悬挂件15,悬挂件15的上端设置升降仓12,所述支撑座10的上端设置有弹簧,缓冲作用,所述平台1的外端均固定有两个套环2,套环2之间设置有栓杆18,栓杆18上套有软梯26,所述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固件杆401,固件杆40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限位勾4,限位勾4与软梯26卡接。具体的,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支撑座10两端的底板7进行螺丝安装,底板7的两侧套设支撑柱3于螺栓6上,用螺母5进行加固,支撑杆3的上端通过栓杆18与平台1连接,平台1的右侧与支撑柱16外侧的卡接件进行卡接,底板7的上端的螺纹座9螺纹连接直杆8,直杆8的上端与平台1下端的限位座17卡接,在安装栓杆18上端,将软梯26套设在栓杆18上,软梯26下端与限位勾4卡接,避免软梯26摇晃偏离,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21带动升降仓12升降(传统电梯的原理),升降仓12上升到顶端时,连接两个平台1,侧面通过软梯26实现升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支撑座10两端的底板7进行螺丝安装,底板7的两侧套设支撑柱3于螺栓6上,用螺母5进行加固,支撑杆3的上端通过栓杆18与平台1连接,平台1的右侧与支撑柱16外侧的卡接件进行卡接,底板7的上端的螺纹座9螺纹连接直杆8,直杆8的上端与平台1下端的限位座17卡接,在安装栓杆18上端,将软梯26套设在栓杆18上,软梯26下端与限位勾4卡接,避免软梯26摇晃偏离,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21带动升降仓12升降(传统电梯的原理),升降仓12上升到顶端时,连接两个平台1,侧面通过软梯26实现升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包括平台(1)、底板(7)、支撑座(10)、升降仓(12)、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的竖向为两个,支撑座(10)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16),即支撑柱(16)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柱(16)之间滑动卡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仓(12),支撑柱(16)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柱(14),支撑柱(16)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座(20),连接座(20)的上端设置有电机(21),连接座(20)内纵向设置有二号轴(19),固定柱(14)之间纵向设置有一号轴(13),二号轴(19)与一号轴(13)的端部均设置有转轮(23),上下转轮(23)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一(24),电机(21)与二号轴(19)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二(25);/n所述支撑座(10)的外侧均设置有底板(7),底板(7)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支撑杆(3),支撑杆(3)的总数为四个,支撑杆(3)的上端设置有平台(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包括平台(1)、底板(7)、支撑座(10)、升降仓(12)、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的竖向为两个,支撑座(10)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16),即支撑柱(16)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柱(16)之间滑动卡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仓(12),支撑柱(16)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柱(14),支撑柱(16)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座(20),连接座(20)的上端设置有电机(21),连接座(20)内纵向设置有二号轴(19),固定柱(14)之间纵向设置有一号轴(13),二号轴(19)与一号轴(13)的端部均设置有转轮(23),上下转轮(23)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一(24),电机(21)与二号轴(19)之间设置有传动链二(25);
所述支撑座(10)的外侧均设置有底板(7),底板(7)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支撑杆(3),支撑杆(3)的总数为四个,支撑杆(3)的上端设置有平台(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外侧固定有两个螺栓(6),螺栓(6)上套设有支撑杆(3),螺栓(6)的外侧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彬董学玲
申请(专利权)人:谢文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