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夹芯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969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夹芯墙板。所述预制夹芯墙板包括A叶墙板、保温层、若干个连接件、B叶墙板及连接槽;所述A叶墙板及所述B叶墙板设置了相互对应的咬合面;所述A叶墙板、所述保温层、所述B叶墙板通过若干个连接件连接成为所述预制夹芯墙板,所述预制夹芯墙板四周端侧设置了连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持了夹芯墙板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优点,同时由于内外两叶墙板设置了咬合面,可大幅降低夹芯墙板分层脱落的风险;墙板四周端侧留设了连接槽,用于墙板拼接后灌浆形成整体,可明显减少墙板拼接开裂、渗水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夹芯墙板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夹芯墙板。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传统的现场用砌块砌筑墙体的方式已逐渐失去优势,墙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预制墙板主要有以下三大类:①预制夹芯类墙板。其通常由若干层功能层通过连接件和粘接层组合而成,这些功能层由于性质差异大,很难粘结牢固,易脱落;且粘接层含甲醛等有害有机物,不环保,而且墙板拼接缝开裂率较高。②预制非夹芯类墙板。墙板整体性较好,不存在分层脱落的隐患,但是由于其无夹芯保温层,往往墙体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不满足绿色节能的要求,而且墙体顺拼接缝容易开裂,容易引发业主投诉及后续的渗水隐患。③半装配式墙板。这类墙板采用预制骨架、现场灌浆的工艺技术,可以很好的保持墙体的整体性,减少墙体分层脱落、开裂、渗水等现象。但是这类墙板预制安装工艺往往比较复杂,而且现场湿作业量大,复杂的预制及现场湿作业工艺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夹芯墙板,该预制夹芯墙板具有夹芯类墙板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优点,同时可大幅降低了夹芯墙板分层脱落的风险,提高墙板拼接后的整体性,减少了墙体拼接缝处开裂、渗水的隐患。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夹芯墙板,包括A叶墙板、保温层、若干个连接件、B叶墙板及连接槽;所述A叶墙板与所述B叶墙板均为浇筑后形成的凝固件、且均设置有咬合面、且所述A叶墙板与所述B叶墙板的咬合面凹凸相互对应,两者可以实现相互咬合;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A叶墙板和所述B叶墙板之间;所述A叶墙板、所述保温层、所述B叶墙板通过若干个连接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所述的预制夹芯墙板;所述连接槽为凹槽,所述A叶墙板、所述保温层、所述B叶墙板连接成为所述预制夹芯墙板后四周端侧形成凹槽。所述咬合面为凹凸面。所述若干个连接件均穿过保温层、两端伸入所述A叶墙板及所述B叶墙板中。所述连接槽设有若干个注浆孔,用于墙板拼装后灌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由于两叶墙板之间增加了咬合面,墙板的自重通过咬合面可以有效竖向传递,因此大幅降低了墙板分层脱落的风险。(2)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由于预制墙板之间预留了连接槽进行后灌浆封闭,因此明显提高了墙板拼接后的整体性,减少了墙板与墙板、墙板与周边构件之间拼接缝处开裂、渗水的隐患;而且拼接缝处用灌浆代替填缝胶,耐久性明显提高,填缝更加密实,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更好。(3)相对于半装配墙板,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预制及施工都更加简单,成本更低。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H向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的施工拼接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的安装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预制夹芯墙板,11:A叶墙板,12:保温层,13:连接件,14:B叶墙板,15:连接槽,1a:另一种尺寸规格的预制夹芯墙板,1b:又一种尺寸规格的预制夹芯墙板,L:墙板周边的梁,Z:墙板周边的柱或剪力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A叶墙板11、保温层12、若干个连接件13、B叶墙板14;A叶墙板11、保温层12、B叶墙板14通过若干个连接件13连接成为整体后四周端侧形成凹槽,即连接槽15;连接槽15的一侧设置有注浆孔16。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由于两叶墙板之间增加了咬合面,墙板的自重通过咬合面可以有效竖向传递,因此大幅降低了墙板分层脱落的风险。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实施例一的预制夹芯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所述连接件13的预设位置放置所述连接件13;S2:安装所述A叶墙板模具,浇筑所述A叶墙板凝固件11;S3:以所述A叶墙板凝固件11为底模,安装所述B叶墙板侧模,浇筑所述B叶墙板凝固件14。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A叶墙板的其中一面形成凹凸面,且所述凹凸面朝向所述B叶墙板;所述保温层12应在浇筑所述B叶墙板凝固件前设置完成,且所述保温层12位于所述A叶墙板与所述B叶墙板之间;浇筑所述A叶墙板凝固件及所述B叶墙板凝固件时,所述预制夹芯墙板四周端侧形成凹槽,即所述连接槽15;在所述连接槽15的一侧所述注浆孔位置预留注浆孔16。实施例三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实施例一的预制夹芯墙板的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所述预制夹芯墙板的预设位置安装所述预制夹芯墙板;S2:在所述预制夹芯墙板的所述注浆孔16处安装注浆管;S3:注浆直至充满所述连接槽;S4:拆除注浆管。本申请的预制夹芯墙板,由于预制墙板之间预留了连接槽进行后灌浆封闭,因此明显提高了墙板拼接后的整体性,减少了墙板与墙板、墙板与周边构件之间拼接缝处开裂、渗水的隐患;而且拼接缝处用灌浆代替填缝胶,耐久性明显提高,填缝更加密实,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更好。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夹芯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A叶墙板、保温层、若干个连接件、B叶墙板及连接槽;/n所述A叶墙板与所述B叶墙板均为浇筑后形成的凝固件、且均设置有咬合面、且所述A叶墙板与所述B叶墙板的咬合面凹凸相互对应,两者可以实现相互咬合;/n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A叶墙板和所述B叶墙板之间;/n所述A叶墙板、所述保温层、所述B叶墙板通过若干个连接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所述的预制夹芯墙板;/n所述连接槽为凹槽,位于所述预制夹芯墙板四周端侧;所述A叶墙板、所述保温层、所述B叶墙板连接成为整体后四周端侧形成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夹芯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A叶墙板、保温层、若干个连接件、B叶墙板及连接槽;
所述A叶墙板与所述B叶墙板均为浇筑后形成的凝固件、且均设置有咬合面、且所述A叶墙板与所述B叶墙板的咬合面凹凸相互对应,两者可以实现相互咬合;
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A叶墙板和所述B叶墙板之间;
所述A叶墙板、所述保温层、所述B叶墙板通过若干个连接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所述的预制夹芯墙板;
所述连接槽为凹槽,位于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