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修复的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修复的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体。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经验、试验、理论中发现,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往往是剪力墙先损坏,随着地震的持续框架才可能损坏,所以在小震或者中震的情况下,可能仅仅是剪力墙受损,而框架没有损坏。传统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竖缝连接主要是通过预制剪力墙预留钢筋,在竖缝位置与纵向受力钢筋连接,然后立模板并后浇混凝土形成,这种竖缝连接技术存在如下问题:钢筋连接困难,需要立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形成的结构不可拆卸,不利于更换墙体和移动,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修复的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体,其具有实现了构件的可拆卸,便于构件更换和移动,加大建筑结构可修复性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修复的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体,包括至少两个预制墙体,两个所述预制墙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修复的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预制墙体(1),两个所述预制墙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分别位于两个预制墙体(1)的相对面上并与预制墙体(1)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21)朝向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211),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侧壁一体成型设置有可插设至连接槽(211)内的连接板(221),所述连接板(221)与连接槽(211)之间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修复的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预制墙体(1),两个所述预制墙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分别位于两个预制墙体(1)的相对面上并与预制墙体(1)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21)朝向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211),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侧壁一体成型设置有可插设至连接槽(211)内的连接板(221),所述连接板(221)与连接槽(211)之间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修复的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11)的内侧壁等距对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3),所述第一螺栓孔(3)内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31),所述连接板(221)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螺栓(31)进行插设的第二螺栓孔(32),所述第一螺栓(31)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部(21)外侧壁相抵的螺母(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修复的剪力墙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乐,范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惠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