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茂明专利>正文

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93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检测采样设备领域。该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通过驱动电机旋转带动驱动杆和从动管旋转,进而带动钻杆下降并推动取样管下移进入土壤内部采样,方式采用驱动电机驱动下降的方式,相比人力敲打踩压用力力度更大,下移行程更长,有效的增加了采样的深度,通过把手杆、传动块和爪头配合U形钢表面的齿牙结构,往复下压把手杆能够将传动套向上抬升,通过把手杆有效的增加了抬升操作时的力臂长度,能够更加方便的将取样管从土壤中拔出,采样更加便捷省力。这解决了现有的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取样深度较浅,取样后样本不容易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检测采样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通过采集到的土壤样本能够分析片区域内的土壤土质及成分厚度等,在土壤修复作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2128728B)公开了一种土壤定容取样装置,包括内设空腔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空腔内设有其底部带活塞盘。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装置的长度有限,不能对深层的土壤样本进行采样操作;2、该装置将杆体打入土壤内部非常费力,且打入后人力拖拽杆体十分不便,不方便将杆体和样本取出;3、该装置在取样时不方便用力,敲击杆体时容易因用力方向不对导致杆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取样深度较浅,取样后样本不容易取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向下管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3),所述驱动杆(3)的底端活动套接有钻孔装置(4),所述钻孔装置(4)活动套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所述钻孔装置(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取样装置(5),所述壳体(1)的背侧活动连接有抬升装置(6),所述抬升装置(6)与所述钻孔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由一个棒状套壳与一个三棱管前后拼接而成,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背侧和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销杆(7),所述水平销杆(7)的表面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向下管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3),所述驱动杆(3)的底端活动套接有钻孔装置(4),所述钻孔装置(4)活动套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所述钻孔装置(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取样装置(5),所述壳体(1)的背侧活动连接有抬升装置(6),所述抬升装置(6)与所述钻孔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由一个棒状套壳与一个三棱管前后拼接而成,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背侧和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销杆(7),所述水平销杆(7)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脚座(8),所述脚座(8)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表面相抵触,所述脚座(8)的底端靠近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为圆角弧面;所述钻孔装置(4)包括传动套(401),所述传动套(401)活动穿插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的背侧,所述传动套(401)的内侧旋转连接有从动管(402),所述驱动杆(3)的底端活动套接在所述从动管(402)的内侧,所述从动管(4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钻杆(403),所述钻杆(403)的底端贯穿所述从动管(402)的底端并延伸至壳体(1)的底侧;所述从动管(402)与所述驱动杆(3)的横切面均为正六边形,所述从动管(402)的长度大于所述驱动杆(3);所述抬升装置(6)包括U形钢(601),所述U形钢(601)的正面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套(401)的背面,所述U形钢(601)的内侧开设有齿牙(602),所述壳体(1)的背部的底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茂明
申请(专利权)人:邓茂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