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地漏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90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结构,更具体为楼板地漏防水结构。目的是解决现在楼房的阳台或卫生间的地漏容易漏水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楼板管道防漏安装结构。包括楼板及贯穿该楼板的第一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包括与楼板高度相等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贯穿该安装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地漏,该地漏上方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地漏的外侧靠近上方的周边设有环绕该地漏的第一防水层,所述楼板及安装部的上方设有第一密封层,该第一密封层与第一防水层相连接;还包括至少一个处于地漏及第一密封层上方的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与地漏粘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板地漏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水结构,更具体为楼板地漏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楼房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楼房一旦漏水,则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同时漏水对室内家具造成危害。目前的楼房建造结构,其水管连接处和阳台及卫生间的地漏连接处为漏水高发区,随着社会发展,慢慢有了一些各种防水产品、防水胶等,这些产品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在楼房的阳台或卫生间的地漏容易漏水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楼板管道防漏安装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楼板地漏防水结构,包括楼板及贯穿该楼板的第一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包括与楼板高度相等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贯穿该安装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地漏,该地漏上方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地漏的外侧靠近上方的周边设有环绕该地漏的第一防水层,所述楼板及安装部的上方设有第一密封层,该第一密封层与第一防水层相连接;还包括至少一个处于地漏及第一密封层上方的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与地漏粘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楼板地漏防水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作为本技术楼板地漏防水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地漏和安装部之间设有具备粘性的发泡填充部。作为本技术楼板地漏防水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层上方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包裹于第二防水层上下。作为本技术楼板地漏防水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混凝土层的上方设有同时与地漏的上部粘合连接的第二密封层。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创新优点:1.本技术具有内外多重防水结构,其密封性和防水性比传统的防水能力大大增加;2.其安装部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排水量,采用不同口径大小的第二安装孔的安装部,使其可以安装不同大小的地漏,具有可调节性;3.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以及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相互结合,使环绕地漏的整个结构防水性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分解效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正面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组成部分“楼板”部分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组成部分“安装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组成部分“地漏”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10是图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10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楼板,2.第一安装孔,3.安装部,4.第二安装孔,5.地漏,6.第一防水层,7.第二防水层8.第一密封层,9.第二密封层,11.发泡填充部,12.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楼板地漏防水结构,包括楼板1,所述楼板1的第一安装孔2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孔洞,该第一安装孔2的内部安装有安装部3,所述安装部3可以为一个与第一安装孔2相吻合的主体,也可以为一个浇筑于第一安装孔2内的固体,该安装部3的内部设有贯穿于安装部3的第二安装孔4,通过该第二安装孔4安装有地漏5,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现场的需要,将第二安装孔4的孔径设置为不同的大小,以使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地漏;所述的地漏5的尺寸为刚好与第一安装孔2相吻合,同时地漏5上方的尺寸为大于第二安装孔4,这样使地漏5可以更加稳固的安装于第二安装孔4内;为了进一步增加紧固性,在地漏5和第二安装孔4之间的空隙处,还设有具备粘性的发泡填充部11,使地漏5和第二安装孔4之间无间隙固定连接;为了增加地漏5上方的防水性,在地漏5上方的周边还设有环绕该地漏5的第一防水层6,将侧面的防水性能也进行增加;同时在楼板1和安装部3的上方还设有第一密封层8,使安装部3和楼板1之间的密封性也进一步增加;在第一防水层6的上方,还进一步的设有第二防水层7,该第二防水层7同时环绕包裹于地漏5周边且与地漏5粘合连接,同时第二防水层7与第一防水层6相连接,使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空间,将地漏5的侧面及上方,进行全方位的包裹防水;在安装完第二防水层7后,在其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层12,混凝土层12为直接浇筑在第二防水层上方,其混凝土层12完全包裹于第二防水层上下,再次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同时在混凝土层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层9,该第二密封层9同时与地漏5的上方进行粘合连接。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任何在本技术权利要求基础上的改动都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楼板地漏防水结构,包括楼板及贯穿该楼板的第一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包括与楼板高度相等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贯穿该安装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地漏,该地漏上方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地漏的外侧靠近上方的周边设有环绕该地漏的第一防水层,/n所述楼板及安装部的上方设有第一密封层,该第一密封层与第一防水层相连接;/n还包括至少一个处于地漏及第一密封层上方的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与地漏粘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楼板地漏防水结构,包括楼板及贯穿该楼板的第一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包括与楼板高度相等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贯穿该安装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地漏,该地漏上方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地漏的外侧靠近上方的周边设有环绕该地漏的第一防水层,
所述楼板及安装部的上方设有第一密封层,该第一密封层与第一防水层相连接;
还包括至少一个处于地漏及第一密封层上方的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与地漏粘合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英于乔宋敦清张科翁世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青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