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线结构消减SNSPD暗计数的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900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线结构消减SNSPD暗计数的设计,将2根氮化铌纳米线不交叉的相互缠绕,构成双线结构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用一根纳米线调控另一根纳米线的行为,调节偏置电流接近超导临界电流;采用光纤将光信号引入探测器光敏区,通过2根纳米线分别输出2路信号,使两根纳米线之间的暗计数相互激发,经电压比较器和异或门,消减暗计数信号,保留光子响应信号;通过使用双线结构SNSPD独特性能,能有效抑制探测器暗计数的产生,后期通过工艺提升,进一步提高SNSPD暗计数的耦合效率,有望实现完全抑制SNSPD系统的暗计数,极大提升探测器的信噪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线结构消减SNSPD暗计数的设计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导单光子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暗计数消减技术。
技术介绍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探测单光子的新型光探测器,感光部分为使用超导薄膜材料制成的纳米线蜿蜒结构。探测器工作时,被偏置在稍低于其超导临界电流的位置,当纳米线吸收光子后,吸收区域的超导态被破坏,产生热岛,热岛区域在电流焦耳热的协助下,增长到一定范围,经纳米线自身和衬底的冷却,热岛消失,纳米线恢复到初始状态。探测器吸收光子的过程,在电路上表现为快速上升、随后指数衰减的电脉冲,通过将此脉冲信号放大,探测器就可以鉴别单光子的到达。暗计数(DarkCountRate,DCR)是指,在没有光子入射时,SNSPD输出的响应脉冲,标志着SNSPD器件的本底噪声,一般将SNSPD的暗计数分为背景辐射暗计数和本征暗计数,背景辐射暗计数主要是光纤的背景热辐射和外界干扰造成的,本征暗计数的成因目前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实验证实,理论物理学家们围绕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释。<br>目前大家比较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线结构消减SNSPD暗计数的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将2根氮化铌(NbN)纳米线不交叉的相互缠绕,构成双线结构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用一根纳米线调控另一根纳米线的行为,调节偏置电流接近超导临界电流;采用光纤将光信号引入探测器光敏区,通过2根纳米线分别输出2路信号,使两根纳米线之间的暗计数相互激发,经电压比较器和异或门,消减暗计数信号,保留光子响应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线结构消减SNSPD暗计数的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将2根氮化铌(NbN)纳米线不交叉的相互缠绕,构成双线结构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用一根纳米线调控另一根纳米线的行为,调节偏置电流接近超导临界电流;采用光纤将光信号引入探测器光敏区,通过2根纳米线分别输出2路信号,使两根纳米线之间的暗计数相互激发,经电压比较器和异或门,消减暗计数信号,保留光子响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线结构消减SNSPD暗计数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两根氮化铌纳米线不交叉的相互缠绕,包括:将2根纳米线并排排列,从左到右的长度为10至20μm,宽度为50~80nm,厚度设计为5~8nm,2根纳米线的最小间距为50~120nm,最大间距为300~400nm,缠绕周期为9~20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双线结构消减SNSPD暗计数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结构,包括:纳米线转角处的外部纳米线包围内部纳米线,转角内部半径为200~250nm,外部半径为300~400nm.单根线条宽度80nm,2根纳米线使用4根电极分别引出,缠绕周期为9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线结构消减SNSPD暗计数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包括:纳米线芯片边长5mm,中心区域为纳米线结构,周围分布11根由宽到窄的渐变电极,最宽处0.7mm,连接外部电路,最窄处0.01mm,连接纳米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蜡宝印睿张彪陈奇吕嘉煜葛睿康琳吴培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