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拉索的减隔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减隔震
,具体涉及一种带拉索的减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近年来的地震灾害表明,一旦地震使交通线遭到严重破坏,可能导致的生命财产和间接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巨大。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咽喉,其抗震性能关系到整个交通生命线的畅通与否,进而影响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速度。因此,桥梁结构的抗震研究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经历了传统的强度抗震理论、延性抗震理论和减隔震技术理论等阶段。传统的强度抗震理论对结构仅仅进行强度设计,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严重的破坏,采用这种抗震设计方法的结构往往需要更高的初期成本。延性抗震理论通过在结构中选定部位的塑性变形(形成塑性铰)来抵抗地震作用,这种设计允许较大的地震能量传递到结构的重要构件上,由于结构需要特定部位发生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震后的修复工作比较麻烦。减隔震技术理论是指,在保证结构正常使用时具有足够刚度的前提下,采用柔性支承延长结构周期,减小结构地震内力响应,同时采用阻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拉索的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球面板和缓冲单元;球面板设置在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之间;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通过缓冲单元连接;/n所述缓冲单元包括拉索、滑块和缓冲件;缓冲件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两根拉索连接;/n缓冲单元横穿上支座板,缓冲单元两端连接在下支座板上;或者是缓冲单元横穿下支座板,缓冲单元两端连接在上支座板上;或者是两种方式的结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拉索的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球面板和缓冲单元;球面板设置在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之间;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通过缓冲单元连接;
所述缓冲单元包括拉索、滑块和缓冲件;缓冲件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两根拉索连接;
缓冲单元横穿上支座板,缓冲单元两端连接在下支座板上;或者是缓冲单元横穿下支座板,缓冲单元两端连接在上支座板上;或者是两种方式的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拉索的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并联设置的弹簧和蛇形钢条,蛇形钢条套设在弹簧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拉索的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滑道孔,第一滑道孔的轴线方向与上支座板的板面平行;上支座板的两侧开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第一凹槽,转动轴与第一滑道孔垂直设置;上支座板的下表面设有凹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拉索的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滑道孔,第二滑道孔的轴线方向与下支座板的板面平行;下支座板的两侧开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第二凹槽,转动轴与第二滑道孔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带拉索的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包括轴芯和套在轴芯上的轴套,轴芯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标,汪伟浩,蒋丽忠,贾晓龙,符云集,胡章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