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雨水树井结构
:本技术属于市政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雨水树井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不断扩张,城区范围内不透水区域面积也迅速扩大。通常,城市路面、广场和屋面等不透水区域内存留着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废弃食物和油脂、石油类物质、粉尘颗粒及大气沉降物等各类杂质。雨天时,这些杂质会因降雨冲刷而进入地表雨水径流,并使其中携带大量的污染物,如颗粒物、有机物、氮、磷、油脂、重金属等。而大量雨水,特别是污染物浓度极高的初期雨水,往往经市政雨水管网收集后,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天然水体。相关研究显示,目前雨水污染物对城市水体污染的贡献率超过60%。因此,未经处理与净化的雨水将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环境,并已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甚至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雨水也是宝贵的资源,开展城市雨水的综合利用对社会、经济与环境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雨水渗透能够适当提高地下水位,补充地下水,对于地下水超采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雨水的综合利用可减少城市街道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的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雨水树井结构,该结构配套设置于车行道与人行道的交界位置,或设置于道路绿化带附近,用于疏导、收集和净化雨水;其特征在于:/n主要包括:树井主体和集水管路;所述树井主体由四周井壁、底板、以及顶板围成,所述顶板为篦子结构并设有供植物生长的开口;/n树井主体内部为水体净化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覆盖层、基质层、碎石层和卵石层,卵石层内布置所述集水管路,集水管路还连接有溢流管,溢流管上口伸出填料层顶面;所述顶板的下部,沿树井主体周围或一侧设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处设有滤篮和消能布水堰;树井主体内填料层顶面的高度应低于消能布水堰顶面高度10 cm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雨水树井结构,该结构配套设置于车行道与人行道的交界位置,或设置于道路绿化带附近,用于疏导、收集和净化雨水;其特征在于:
主要包括:树井主体和集水管路;所述树井主体由四周井壁、底板、以及顶板围成,所述顶板为篦子结构并设有供植物生长的开口;
树井主体内部为水体净化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覆盖层、基质层、碎石层和卵石层,卵石层内布置所述集水管路,集水管路还连接有溢流管,溢流管上口伸出填料层顶面;所述顶板的下部,沿树井主体周围或一侧设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处设有滤篮和消能布水堰;树井主体内填料层顶面的高度应低于消能布水堰顶面高度10c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雨水树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发酵松鳞层,厚度2~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雨水树井结构,其特征在于:砂石层厚度为10~15cm;铺设直径1~3cm碎石或细卵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华,杨顺,陈兵奇,向婷,王心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