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爱萍专利>正文

一种铜管用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64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用退火炉,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侧设置有上料台,上料台上设置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限位架和上料转辊,所述上料台上设置有限位架,限位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料台上;所述限位架的下方设置有上料转辊;所述上料装置的后侧设置有炉体,炉体的内侧设置有退火室;所述退火室内设置有置放架;本铜管用退火炉,通过设置的机体、上料装置、上料台、限位架、上料转辊、炉体、退火室、置放架、前液压缸、转轴、转座、后液压缸、下料台、隔槽板和下料转辊的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处理容量和处理效率,而且使得上料和下料更加方便快速,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用退火炉
本技术涉及铜管用退火炉领域,具体是一种铜管用退火炉。
技术介绍
退火炉:是将金属机件放在不同的退火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自然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常用的退火工艺有:①完全退火。②球化退火。③等温退火。④再结晶退火。⑤石墨化退火。⑥扩散退火。⑦去应力退火。现有的退火炉在使用时,存在处理量小,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同时现有的退火炉没有很好的高效,节能的自动上料和下料装置,这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劳动量;这使得专利技术一种新的铜管用退火炉成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用退火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管用退火炉,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侧设置有上料台,上料台上设置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限位架和上料转辊,所述上料台上设置有限位架,限位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料台上;所述限位架的下方设置有上料转辊;所述上料装置的后侧设置有炉体,炉体的内侧设置有退火室;所述退火室内设置有置放架;置放架的前侧下方设置有前液压缸,置放架的后侧下方设置有后液压缸;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的底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炉体的底部;所述前液压缸的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和置放架的前部铰接;所述后液压缸的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和置放架的后部铰接;所述置放架的底部中间两侧设置有转轴,转轴焊接在置放架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座,转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轴的两端铰接在转座内;所述退火室的后侧设置有下料台,下料台倾斜布置,下料台上设置有隔槽板,隔槽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下料台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架为不锈钢材质,限位架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的尺寸和铜管的尺寸相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转辊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退火室正对上料台。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置放架为多层框架结构,置放架上设置有多个置放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退火室内设置有和滑轨相配合的滑槽,转座通过滑轨和滑槽的配合和炉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铜管用退火炉,通过设置的机体、上料装置、上料台、限位架、上料转辊、炉体、退火室、置放架、前液压缸、转轴、转座、后液压缸、下料台、隔槽板和下料转辊的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处理容量和处理效率,而且使得上料和下料更加方便快速,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铜管用退火炉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铜管用退火炉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铜管用退火炉中的炉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铜管用退火炉中的置放架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上料装置2、上料台3、限位架4、上料转辊5、炉体6、退火室7、置放架8、前液压缸9、转轴10、转座11、后液压缸12、下料台13、隔槽板14、下料转辊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铜管用退火炉,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前侧设置有上料台3,上料台3上设置有上料装置2,上料装置2包括限位架4和上料转辊5,所述上料台3上设置有限位架4,限位架4为不锈钢材质,限位架4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的尺寸和铜管的尺寸相等,限位架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料台3上,所述限位槽用于对铜管进行限位,从而方便和置放架8对位,方便铜管进入置放架8;所述限位架4的下方设置有上料转辊5,上料转辊5为不锈钢材质,上料转辊5用于对铜管进行传送;所述上料装置2的后侧设置有炉体6,炉体6的内侧设置有退火室7,退火室7正对上料台3;所述退火室7内设置有置放架8,置放架8为多层框架结构,置放架8上设置有多个置放孔,置放孔用于存放铜管;置放架8的前侧下方设置有前液压缸9,置放架8的后侧下方设置有后液压缸12;前液压缸9和后液压缸12的底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炉体6的底部;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前液压缸9的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和置放架8的前部铰接;所述后液压缸12的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和置放架8的后部铰接;所述置放架8的底部中间两侧设置有转轴10,转轴10焊接在置放架8上;所述转轴10上设置有转座11,转座1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轴10的两端铰接在转座11内;所述转座11上设置有滑轨,所述退火室7内设置有和滑轨相配合的滑槽,转座11通过滑轨和滑槽的配合和炉体6连接;所述转座11用于对置放架8进行支撑和限位,同时用于方便置放架8转动;所述前液压缸9和后液压缸12用于置放架8进行升降和对置放架8进行倾斜,从而实现下料功能;所述退火室7的后侧设置有下料台13,下料台13倾斜布置,下料台13上设置有隔槽板14,隔槽板1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下料台13上,所述隔槽板14用于对铜管进行阻隔,方便对铜管的下料和整理;所述下料台13上设置有下料转辊15,下料转辊15用于方便对铜管进行传送;在使用时,铜管通过上料台3和上料转辊5向前传送,通过限位架4进行限位和对位;同时通过前液压缸9和后液压缸12带动置放架8进行上升,使得铜管逐层进行插装,置放架8装满后,停止上料;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完成后,前液压缸9上升,后液压缸12下降,带动置放架8倾斜,实现对铜管的下料;然后铜管通过下料台13滑出。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管用退火炉,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侧设置有上料台(3),上料台(3)上设置有上料装置(2),上料装置(2)包括限位架(4)和上料转辊(5),所述上料台(3)上设置有限位架(4),限位架(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料台(3)上;所述限位架(4)的下方设置有上料转辊(5);所述上料装置(2)的后侧设置有炉体(6),炉体(6)的内侧设置有退火室(7);所述退火室(7)内设置有置放架(8);置放架(8)的前侧下方设置有前液压缸(9),置放架(8)的后侧下方设置有后液压缸(12);前液压缸(9)和后液压缸(12)的底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炉体(6)的底部;所述前液压缸(9)的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和置放架(8)的前部铰接;所述后液压缸(12)的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和置放架(8)的后部铰接;所述置放架(8)的底部中间两侧设置有转轴(10),转轴(10)焊接在置放架(8)上;所述转轴(10)上设置有转座(11),转座(1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轴(10)的两端铰接在转座(11)内;所述退火室(7)的后侧设置有下料台(13),下料台(13)倾斜布置,下料台(13)上设置有隔槽板(14),隔槽板(1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下料台(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用退火炉,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侧设置有上料台(3),上料台(3)上设置有上料装置(2),上料装置(2)包括限位架(4)和上料转辊(5),所述上料台(3)上设置有限位架(4),限位架(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料台(3)上;所述限位架(4)的下方设置有上料转辊(5);所述上料装置(2)的后侧设置有炉体(6),炉体(6)的内侧设置有退火室(7);所述退火室(7)内设置有置放架(8);置放架(8)的前侧下方设置有前液压缸(9),置放架(8)的后侧下方设置有后液压缸(12);前液压缸(9)和后液压缸(12)的底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炉体(6)的底部;所述前液压缸(9)的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和置放架(8)的前部铰接;所述后液压缸(12)的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和置放架(8)的后部铰接;所述置放架(8)的底部中间两侧设置有转轴(10),转轴(10)焊接在置放架(8)上;所述转轴(10)上设置有转座(11),转座(11)上设置有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陈爱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