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55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防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及其制备方,该装置包括至少两块板材,两所述板材相对设置,且所述板材的一板面贴设于变形缝的缝壁,两所述板材的另一板面之间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弹性层。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止水装置安装在变形缝中,当建筑物受到外力时,变形缝中止水装置接收到该外力,板材之间的弹性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吸收该外力的能量,提高该止水装置的抗压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防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物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结构变形缝是专门针对建筑物变形而预留的构造缝。结构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目前,对于结构缝的防水,多是直接放置止水带或是钢板,当建筑物受到外力变形时,防水结构的抗压性弱,防水结构容易变形,容易导致防水失效。对于桥梁的伸缩缝,其防水结构主要采用的是U型钢,通过锚固钢筋固定,在伸缩缝处的桥面上,形成凸起,影响车辆的行驶。并且U型钢的刚性较强,防水结构的抗压性较弱,在受到外力时容易变形,导致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在两板材之间填充有弹性层,板材贴设在缝壁上,提高该止水装置抗压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包括至少两块板材,两所述板材相对设置,且所述板材的一板面贴设于变形缝的缝壁,两所述板材的另一板面之间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弹性层。将本专利技术的止水装置安装在变形缝中,当建筑物受到外力时,变形缝中止水装置接收到该外力,板材之间的弹性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吸收该外力的能量,提高该止水装置的抗压性。进一步地,还包括锚固钉,所述锚固钉与所述板材远离所述弹性层的一板面连接,且所述锚固钉嵌设于所述缝壁内。进一步地,所述板材远离所述弹性层的一板面凸设有防滑凸起。进一步地,还包括钢丝,所述钢丝填充于所述弹性层内。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的一端与一所述板材连接,所述钢丝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板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钢丝为螺旋形、蛇形或U形。进一步地,还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一端与一所述板材连接,所述U型板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板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U型板位于所述变形缝的迎水面。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聚氨酯高分子化合物、橡胶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板材相对放置,并用模板固定所述板材,以形成所述容置腔;S2:向所述容置腔内加入熔融的弹性层,待弹性层凝固后,得到所述止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止水装置包括板材和填充在板材之间的弹性层,板材具有一定的刚性,弹性层具有一定的柔性,将本专利技术的止水装置安装在变形缝中,当建筑物受到外力时,变形缝中止水装置接收到该外力,板材之间的弹性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吸收该外力的能量,提高该止水装置的抗压性。与现有技术的U型止水板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止水装置的抗外力机压性更好。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板材直接贴覆在缝壁上,无需安装锚固钢筋来固定板材,使得安装有该止水装置的变形缝的表面平整、美观。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容置腔中加入熔融的弹性层,待弹性层凝固后,得到止水装置,可预制该止水装置,进行批量化的生产,在施工时,直接使用该止水装置即可,缩短施工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标:1-板材,11-锚固钉,12-防滑凸起,2-弹性层,3-钢丝,4-U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1:如附图1-2所示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包括两块板材1,两所述板材1相对设置,且所述板材1的一板面贴设于变形缝的缝壁,两所述板材1的另一板面之间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弹性层2。将本专利技术的止水装置安装在变形缝中,当建筑物受到外力时,变形缝中止水装置接收到该外力,板材1之间的弹性层2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吸收该外力的能量,提高该止水装置的抗压性。在施工时,将该止水装置放置预留的变形缝处,并使得两板材1分别贴设在变形缝两侧的墙体上,使得该止水装置固定在变形缝内。为提高板材1与墙体连接的牢固性,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在所述板材1远离所述弹性层2的一板面(即板材1的外表面)凸设有防滑凸起12。在施工时,将该防滑凸起12嵌入到墙体内,提高板材1与墙体的连接强度。需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防滑凸起12的形状可以为点状、波纹状、条状等,或者是直接使用波纹钢板作为板材1使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锚固钉11,所述锚固钉11与所述板材1远离所述弹性层2的一板面连接,且所述锚固钉11嵌设于所述缝壁内。如附图所示,锚固钉11为多个,多个锚固钉11可呈矩形阵列分布,在施工时,将锚固钉11嵌入到墙体内(即变形缝的缝壁内),并使得板材1与缝壁贴合,提高该止水装置与墙体的连接强度,同时又能保证板材1与缝壁的密封性。为进一步的提高该止水装置的抗压性和支撑性,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钢丝3,所述钢丝3填充于所述弹性层2内。如附1图所示,所述钢丝3的一端与一所述板材1连接,所述钢丝3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板材1连接。所述钢丝3为螺旋形。当该止水装置受到挤压力时,弹性层2可吸收能量,同时钢丝3又能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提高止水装置的抗压性。本专利技术的止水装置,可用于地下室的变形缝,为提高该止水装置的防水性,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止水装置还可以包括U型板4,所述U型板4的一端与一所述板材1连接,所述U型板4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板材1连接。U型板4与板材1之间形成容置腔,弹性层2填充在容置腔内,在安装时,将该止水装置的所述U型板4放置在所述变形缝的迎水面上,U型板4相较于弹性层2,U型板4的抗压强度高,在U型板4的作用下,可提高该止水装置抵抗室外水压的能力,进而提高止水装置的止水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用到的板材1、锚固钉11和U型板4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强,可延长止水装置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具体的:S1:将板材1相对放置,并采用模板固定所述板材1,并且,以形成所述容置腔,并同时利用板材1将容置腔的周围的开口封闭,仅留下一侧开口,便于浇注,或者是留下浇注口;S2:将弹性层的材料2熔融,并将熔融的弹性层材料2加入到容置腔内,静止,待弹性层材料2凝固后,得到所述止水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加入熔融的弹性层材料2之前,可在板材1的内表面涂覆粘结剂,在模板上涂覆防粘结剂等方便脱模。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板材(1),两所述板材(1)相对设置,两所述板材(1)之间设有弹性层(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板材(1),两所述板材(1)相对设置,两所述板材(1)之间设有弹性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钉(11),所述锚固钉(11)与所述板材(1)远离所述弹性层(2)的一板面连接,且所述锚固钉(11)嵌设于所述缝壁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远离所述弹性层(2)的一板面凸设有防滑凸起(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3),所述钢丝(3)填充于所述弹性层(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变形缝的抗压止水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3)的一端与一所述板材(1)连接,所述钢丝(3)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板材(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念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弗兰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