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54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泵站筒体设置在泵站上部和泵站底部之间;泵站筒体内设置液位计,液位计的外部设置有液位计保护套管,所述液位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泵站上部的下表面,液位计的下端悬空至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液位计的下端与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泵站筒体内设置所述潜水泵,液位的控制避免了水位太低水泵的空转或液位太高造成泵站淹没,泵站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浮球;潜水泵的出口设置出水连接,出水连接与出水管相连;泵站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口、出水管口以及线缆出口;控制柜的线缆从该线缆口伸入泵站筒体内与其内的泵及液位传感器连接,并且出水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也与所述控制柜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站
,更为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
技术介绍
传统给出泵站占地面积大,系统集成度低,要求有开阔的施工空间,若在道路和居民住宅区施工,还要充分考虑交通和拆迁等问题。传统给出泵站通常采用钢砼结构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浇注和养护需要2-3个月,并且需建专门的控制室,专人管理,并且其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投资成本显著增加。前期投入和后期管理费用都较高。就使用寿命而言,传统给水泵站中的混凝土为多孔材料,其会与土壤中的气体和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易腐蚀、泄漏;并且由于地层不稳定产生裂缝,传统给水泵站的防漏效果并不能达到要求。传统泵站其泵坑底部为平坦的底部设计以及较长的水力停留设计,易产生淤积和细菌产生污染。因此,科技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一体化给水泵站缓解受城市空间条件约束的压力是必然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系统集成度高,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泵站的1/3,施工量小、施工周期短,1周内即可完成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给水泵站的泵站筒体设置在泵站上部和泵站底部之间;泵站筒体内设置液位计,液位计的外部设置有液位计保护套管,所述液位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泵站上部的下表面,液位计的下端悬空至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液位计的下端与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泵站筒体内设置所述潜水泵,液位的控制避免了水位太低水泵的空转或液位太高造成泵站淹没,泵站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浮球;潜水泵的出口设置出水连接,出水连接与出水管相连;泵站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口、出水管口以及线缆出口;控制柜的线缆从该线缆口伸入泵站筒体内与其内的泵及液位传感器连接,并且出水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也与所述控制柜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设置有控制柜,其为一种智能化泵站,其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专用监控系统以实现泵站远程控制、无人值守。本专利技术的各组件配合度高,各部件100%匹配,确保高效的泵站系统。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其采用的玻璃钢材质有较强的抗化学腐蚀能力,有效地延长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工厂进行组装和预制,在出厂前进行防渗漏压力测试,100%不渗漏,防渗漏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给出泵站。本专利技术在运行中只产生极低的噪音,可放心安装在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本专利技术投资成本低,人工成本低,可广泛安装于室外、绿化带、道路等场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泵站上部、泵站筒体、出水管、泵站底部、潜水泵、液位计、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液位计以及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泵站筒体设置在泵站上部和泵站底部之间;在泵站筒体内设置液位计,液位计的外部设置有液位计保护套管,所述液位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泵站上部的下表面,液位计的下端悬空至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所述液位计的下端为所述液位计的第二端,所述液位计的第二端与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在泵站筒体内设置所述潜水泵,通过液位计进行液位的控制避免了水位太低造成潜水泵的空转或液位太高造成泵站淹没,潜水泵的出口与出水管道连接;所述泵站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口、出水管口以及线缆出口;所述控制柜的线缆从该线缆口伸入泵站筒体内与其内的液位计连接,并且出水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也与所述控制柜进行连接,所述泵站筒体内内置加热装置,保证泵站内部温度恒定可以在严寒地区的安全运行;所述泵站筒体内设置通风系统,保证桶内空气新鲜性避免泵站内滋生细菌。进水阀门井进水管上依次设置进水蝶阀、Y型过滤器以及液位控制电磁阀,在出水阀门井内的出水管上设依次设置闸阀、止回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出水总管法兰。水蝶阀和闸阀在设备检修时用于关断阀门,液位控制电磁阀与液位计联动控制泵桶内液位的高低,使得液位控制在安全液位,保证泵站运行;止回阀防止水锤对潜水泵的损坏,压力传感器使得系统在稳定的压力状态运行,控制水泵流量和流速,Y型过滤器设置在进水蝶阀之后的进水管上以对进入泵站的水进行过滤。优选地,所述泵站上部设置有扶手、通风管,所述泵站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扶梯、以便供操作人员爬上泵站的顶部,所述扶梯的爬梯为防滑防踢,以保护人员安全,操作人员通过扶梯爬上泵站上部后,抓住扶手,登上所述泵站上部。优选地,其中单个给水泵站进行抗浮设计,采用混凝土底板和泵站周围的回填土压实抗浮,混凝土底板和预制泵站采用压板和螺栓连接及底部水泥浇注固化结合连接。优选地,所述泵站筒体的内部管道管材选用SS304不锈钢,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优选地,所述泵体筒体内集成有多个给水处理部件。优选地,所述泵站筒体采用食品级玻璃钢材质中缠绕而成,使泵站筒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泵站内的水体渗漏,同时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优选地,所述泵站筒体为食品级纤维缠绕玻璃钢,同时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进入泵站之前经过进水阀门井,所述进水管通过进水管口通入泵站筒体的内部,所述进水管通过进水总管法兰连接至进水管口,所述进水总管法兰的外侧设置进水挠性接头,在位于泵站筒体的外侧的出水管处设置出水挠性接头,经过出水挠性接头的出水管进入出水阀门井,在泵站内出水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出水管通过出水总管法兰通入出水阀门井外。优选地,所述潜水泵采用变频控制,根据用户流量和压力要求自动切换启动水泵台数以及水泵转速。优选地,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液位控制电磁阀,保证泵站内液位在可控范围内实现对泵站和水泵的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其采用泵站筒体,即泵桶,代替水箱能够有效避免水箱内壁长绿毛的滋生细菌的死角;利用潜水泵代替干式安装离心泵避免了过度抽水而对管道造成负压从而影响附近用水用户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与传统给水泵站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同时实现了对泵站监控管理便利,例如,其能够现场控制、手动、自动、远程监控,实现无人值守;本专利技术的泵站采用数据备份存储,自动出分析报告;同时能够手机短信报警。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管道的管材选用优质SS304不锈钢管材可以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制给水泵站,其采用地埋式安装,占地面积小,对环境非常友好。其建设周期短,并且能够按需建设,量身定制,以降低成本;其能够解决传统泵站设备占地和所需人力大的问题,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成本投入,有效缓解受城市空间条件约束的压力。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所述控制柜18与液位计11以及压力传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泵站上部、泵站筒体、出水管、泵站底部、潜水泵、液位计、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液位计以及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泵站筒体设置在泵站上部和泵站底部之间;在泵站筒体内设置液位计,液位计的外部设置有液位计保护套管,所述液位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泵站上部的下表面,液位计的下端悬空至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所述液位计的下端为所述液位计的第二端,所述液位计的第二端与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在泵站筒体内设置所述潜水泵,通过液位计进行液位的控制避免了水位太低造成潜水泵的空转或液位太高造成泵站淹没,潜水泵的出口与出水管道连接;所述泵站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口、出水管口以及线缆出口;所述控制柜的线缆从该线缆口伸入泵站筒体内与其内的液位计连接,并且出水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也与所述控制柜进行连接,所述泵站筒体内内置加热装置,保证泵站内部温度恒定可以在严寒地区的安全运行;所述泵站筒体内设置通风系统,保证桶内空气新鲜性避免泵站内滋生细菌;进水阀门井进水管上依次设置进水蝶阀、Y型过滤器以及液位控制电磁阀,在出水阀门井内的出水管上设依次设置闸阀、止回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出水总管法兰;水蝶阀和闸阀在设备检修时用于关断阀门,液位控制电磁阀与液位计联动控制泵桶内液位的高低,使得液位控制在安全液位,保证泵站运行;止回阀防止水锤对潜水泵的损坏,压力传感器使得系统在稳定的压力状态运行,控制水泵流量和流速,Y型过滤器设置在进水蝶阀之后的进水管上以对进入泵站的水进行过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泵站上部、泵站筒体、出水管、泵站底部、潜水泵、液位计、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液位计以及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泵站筒体设置在泵站上部和泵站底部之间;在泵站筒体内设置液位计,液位计的外部设置有液位计保护套管,所述液位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泵站上部的下表面,液位计的下端悬空至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所述液位计的下端为所述液位计的第二端,所述液位计的第二端与所述泵站筒体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在泵站筒体内设置所述潜水泵,通过液位计进行液位的控制避免了水位太低造成潜水泵的空转或液位太高造成泵站淹没,潜水泵的出口与出水管道连接;所述泵站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口、出水管口以及线缆出口;所述控制柜的线缆从该线缆口伸入泵站筒体内与其内的液位计连接,并且出水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也与所述控制柜进行连接,所述泵站筒体内内置加热装置,保证泵站内部温度恒定可以在严寒地区的安全运行;所述泵站筒体内设置通风系统,保证桶内空气新鲜性避免泵站内滋生细菌;进水阀门井进水管上依次设置进水蝶阀、Y型过滤器以及液位控制电磁阀,在出水阀门井内的出水管上设依次设置闸阀、止回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出水总管法兰;水蝶阀和闸阀在设备检修时用于关断阀门,液位控制电磁阀与液位计联动控制泵桶内液位的高低,使得液位控制在安全液位,保证泵站运行;止回阀防止水锤对潜水泵的损坏,压力传感器使得系统在稳定的压力状态运行,控制水泵流量和流速,Y型过滤器设置在进水蝶阀之后的进水管上以对进入泵站的水进行过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制湿式给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上部设置有扶手、通风管,所述泵站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扶梯、以便供操作人员爬上泵站的顶部,所述扶梯的爬梯为防滑防踢,以保护人员安全,操作人员通过扶梯爬上泵站上部后,抓住扶手,登上所述泵站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飞田建军颉春春赵向勇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硕达智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