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敬专利>正文

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51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围拢套单体,所述围拢套单体包括主体Ⅰ和主体Ⅱ,主体Ⅰ和主体Ⅱ为方形壳体结构,主体Ⅰ和主体Ⅱ上下扣合连接在一起构成方形箱体结构,多个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围拢套结构。在围拢套单体中填充沙石土或零碎物,然后将围拢套单体连接在一起用于沙漠中的单兵掩体或用于抗洪防汛。围拢套单体填充物料后形成方形实体结构,在主体Ⅰ和主体Ⅱ的外侧设置尼龙粘,相邻围拢套单体之间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方形实体结构使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后,相邻围拢套单体之间不会出现间隙,在抗洪防汛中能起到更好的截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围拢套
,具体涉及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洪水每年都会导致重大破坏,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各种类型的屏障都被用作防洪装置,比如说沙袋屏障。沙袋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来装沙或土,当洪水消退后,从沙袋中除去沙或土又是需要花费不少人力来完成,且最后的沙袋基本都是破的,不可重复利用,且污染环境。而且沙袋之间存在空隙,洪水仍然可以从空隙中流走。同时,在野外尤其是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南极或北极等极地环境中,由于受地质环境和运输等诸多因素制约,无法解决个人防护及生存需求的装备使用问题,一种便于携带、贮存、运输、使用、不产生丢弃污染环境的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就显得极为地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围拢套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包括多个围拢套单体,所述围拢套单体包括主体Ⅰ和主体Ⅱ,主体Ⅰ和主体Ⅱ为方形壳体结构,主体Ⅰ和主体Ⅱ上下扣合连接在一起构成方形箱体结构,多个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围拢套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围拢套单体还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设置在主体Ⅰ和主体Ⅱ构成的箱体结构中且与主体Ⅰ和主体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件为可折叠的方形框体结构,支撑部件的一个框边连接在主体Ⅰ上,与连接在主体Ⅰ上的框边相对的另一个框边连接在主体Ⅱ上。进一步的,所述主体Ⅰ和主体Ⅱ均采用布质材料制成,对布材进行剪裁,然后折叠将主体Ⅰ和主体Ⅱ做成方形壳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主体Ⅰ与主体Ⅱ扣合后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件采用布质材料制成,采用布带缝制成方形框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围拢套单体填充物料后形成方形实体结构,在主体Ⅰ和主体Ⅱ的外侧设置尼龙粘,相邻围拢套单体之间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为步骤1.先取两块布料,对布料进行剪裁、折叠形成主体Ⅰ和主体Ⅱ;步骤2.布带缝制成方形框体结构形成支撑部件,将支撑部件缝合在主体Ⅰ和主体Ⅱ;步骤3.在主体Ⅰ和主体Ⅱ扣合四个边的连接均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S1.将主体Ⅰ和主体Ⅱ连接成箱体结构,折叠后携带备用;S2.当在沙漠环境中用于单兵掩体时或用于抗洪防汛时,向围拢套单体中填充沙、石、土或其它填充物,再将围拢套单体通过尼龙粘连接在一起;S3.当在野外时围拢套可拼接砌成帐篷使用,就地取材填充围拢套单体,围拢套单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尼龙粘,多个围拢套单体之间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堆砌成可临时休息的帐篷;S4.在南极或北极等极地环境中,可直接用冰、雪等进行填充构筑帐篷;S5.围拢套单体加工成宽体结构,用作野外单人睡袋进行御风雨雪寒潮湿和虫蛇叮咬;S6.当不使用时,将围拢套单体中的填充物倒出,并将围拢套单体折叠带走下次再次使用。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多个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围拢套结构,在围拢套单体中填充沙石土雪冰块或零碎物,然后将围拢套单体连接在一起用于沙漠中的单兵掩体或用于抗洪防汛或用于极地环境中人员生存必须的御寒帐篷等。2、本专利技术围拢套单体填充物料后形成方形实体结构,在主体Ⅰ和主体Ⅱ的外侧设置尼龙粘,相邻围拢套单体之间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方形实体结构使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后,相邻围拢套单体之间不会出现间隙,在抗洪防汛中能起到更好的截水效果。3、本专利技术主体Ⅰ与主体Ⅱ连接的的四个边可均通过尼龙粘连接,这样不仅方便填充物的填充,也方便将围拢套单体中填充的物料清理出来。围拢套单体之间、主体Ⅰ和主体Ⅱ之间均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实现可拆卸,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围拢套结构,不用时方便拆开和折叠,再次回收利用。4、围拢套单体因由高强度帆布制作而成,可随意折叠,既可方便存放,又可随身携带,单个围拢套不足一公斤,每个人可携带若干个。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围拢套单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围拢套单体爆炸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主体Ⅰ;2、主体Ⅱ;3、支撑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围拢套单体,所述围拢套单体包括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为方形壳体结构,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上下扣合连接在一起构成方形箱体结构,多个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围拢套结构。在围拢套单体中填充沙石土或零碎物,然后将围拢套单体连接在一起用于沙漠中的单兵掩体或用于抗洪防汛。围拢套单体填充物料后形成方形实体结构,在主体Ⅰ1和主体Ⅱ2的外侧设置尼龙粘,相邻围拢套单体之间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方形实体结构使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后,相邻围拢套单体之间不会出现间隙,在抗洪防汛中能起到更好的截水效果。围拢套单体还包括支撑部件3,支撑部件3设置在主体Ⅰ1和主体Ⅱ2构成的箱体结构中且与主体Ⅰ1和主体Ⅱ2连接。为保证围拢套单体填充物料后为方形结构,支撑部件3为可折叠的方形框体结构,支撑部件3的一个框边连接在主体Ⅰ1上,与连接在主体Ⅰ1上的框边相对的另一个框边连接在主体Ⅱ2上。主体Ⅰ1和主体Ⅱ2之间设置多个支撑部件3,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支撑部件3采用布质材料制成,采用布带缝制成方形框体结构,支撑部件3为可折叠方便了围拢套单体的折叠存放及携带。体Ⅰ1和主体Ⅱ2均采用布质材料制成,对布材进行剪裁,然后折叠将主体Ⅰ1和主体Ⅱ2做成方形壳体结构。主体Ⅰ1与主体Ⅱ2扣合后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主体Ⅰ1与主体Ⅱ2连接的的四个边可均通过尼龙粘连接,这样不仅方便填充物的填充,也方便将围拢套单体中填充的物料清理出来。围拢套单体之间、主体Ⅰ1和主体Ⅱ2之间均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实现可拆卸,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围拢套结构,不用时方便拆开和折叠,再次回收利用。上述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的制作方法为:步骤1.先取两块布料,对布料进行剪裁、折叠形成主体Ⅰ1和主体Ⅱ2;步骤2.布带缝制成方形框体结构形成支撑部件3,将支撑部件3缝合在主体Ⅰ1和主体Ⅱ2;步骤3.在主体Ⅰ1和主体Ⅱ2扣合四个边的连接均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上述沙石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围拢套单体,所述围拢套单体包括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为方形壳体结构,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上下扣合连接在一起构成方形箱体结构,多个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围拢套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围拢套单体,所述围拢套单体包括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为方形壳体结构,主体Ⅰ(1)和主体Ⅱ(2)上下扣合连接在一起构成方形箱体结构,多个围拢套单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围拢套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拢套单体还包括支撑部件(3),支撑部件(3)设置在主体Ⅰ(1)和主体Ⅱ(2)构成的箱体结构中且与主体Ⅰ(1)和主体Ⅱ(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为可折叠的方形框体结构,支撑部件(3)的一个框边连接在主体Ⅰ(1)上,与连接在主体Ⅰ(1)上的框边相对的另一个框边连接在主体Ⅱ(2)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Ⅰ(1)和主体Ⅱ(2)均采用布质材料制成,对布材进行剪裁,然后折叠将主体Ⅰ(1)和主体Ⅱ(2)做成方形壳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Ⅰ(1)与主体Ⅱ(2)扣合后通过尼龙粘进行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采用布质材料制成,采用布带缝制成方形框体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沙石碎物围拢套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曹晨张宸睿刘淑华朱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陈敬曹晨张宸睿刘淑华朱光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