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路缘石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49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高稳定路缘石包括石本体,所述石本体包括石顶壁和石底壁,所述石本体的侧壁包括用于与人行道固定的固定壁,所述石顶壁开设有顶孔,所述固定壁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连通顶孔;所述顶孔内穿设有管一,所述侧孔穿设有管二,所述管一、管二内部连通形成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的两端分别为顶孔的孔口、侧孔的孔口。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水泥砂浆更易进入人行道、路缘石接触部位的底部,使路缘石的安装更为稳固;通过管一底部与安装孔的插接以及水泥固定,进一步提升了路缘石的安装稳固性;管一、管二在石本体内形成骨架结构,提高了路缘石的耐冲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稳定路缘石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特别涉及高稳定路缘石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参照图1,为一种常见的市政道路,包括路面8和高于路面8的人行道9,人行道9和路面8之间设置有高于路面8的路缘石。路缘石俗称马路牙子,路缘石用于分割路面8和人行道9,使路面8、人行道9的边缘结构保持稳固。若人行道由石材或砖块铺成,则人行道、路缘石间的固定一般通过灌注水泥砂浆的方式完成,当人行道、路缘石的间隙过小时,由于水泥砂浆粘稠的特性,水泥砂浆难以进入两者的接触部位,尤其是人行道、路缘石接触部位的底部,导致路缘石的安装不够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路缘石,水泥砂浆更易进入人行道、路缘石接触部位的底部,使路缘石的安装更为稳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包括石本体,所述石本体包括石顶壁和石底壁,所述石本体的侧壁包括用于与人行道固定的固定壁,所述石顶壁开设有顶孔,所述固定壁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连通顶孔;所述顶孔内穿设有管一,所述侧孔穿设有管二,所述管一、管二内部连通形成注入通道,所述注入通道的两端分别为顶孔的孔口、侧孔的孔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本体通过固定壁与人行道的侧壁紧贴后,人员可通过顶孔、注入通道注入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沿注入通道进入路缘石、人行道的间隙内,水泥砂浆能自发填补人行道、石本体的间隙,水泥砂浆更易进入人行道、路缘石接触部位的底部,使路缘石的安装更为稳固。r>优选的,所述管一的管壁贯穿设有供管二穿入的穿孔,所述管一的内壁设有供管二端部插接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正对穿孔,所述管二的管壁贯穿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位于管一内部并向上连通管一的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方便地完成管一、管二的拆装,且管一、管二的结构便于生产制造。优选的,所述管一的底端向下凸出石底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管一的底端能与路面预设的安装孔进行插接,进一步提高路缘石安装后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管一靠近底端的管壁贯穿设有流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砂浆落至管一的内底部后,水泥砂浆能通过流通孔自由流动,便于水泥砂浆填充安装孔,凝固后使管一与路面结合稳固。优选的,所述顶孔包括上段孔和下段孔,所述上段孔的孔径小于下段孔,所述管一包括与上段孔滑动配合的上管段、与下段孔滑动配合的下管段,所述下管段无法进入上段孔;所述穿孔设于上管段,所述上管段能向上滑出顶孔并使穿孔高于石顶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路缘石前需要将石本体搬运至安装位置附近。搬运前,将管二拔出侧孔,上拉管一使穿孔高于石顶壁,然后将管二插入穿孔和定位槽,此时管一、管二组合形成提手,通过管一、管二的组合搬运或吊运石本体。这样设置对石本体的搬运较为方便。优选的,沿背离管一的方向,所述管二倾斜向下延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当管二安装于侧孔内时,能使管二的端部更靠近人行道、路缘石接触部位的底部。另一方面,当管二抽出侧孔、管一与管二组合形成提手后,提手的形状更便于手提或吊运。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路缘石的施工方法,使路缘石的安装更为稳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稳定路缘石的施工方法,使用了高稳定路缘石,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路缘石搬运至路面、人行道之间,将固定壁紧贴人行道的侧壁;步骤S2:在顶孔的顶部灌入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沿注入通道进入路缘石、人行道的间隙内;步骤S3:在路缘石、人行道的间隙上方灌入水泥砂浆;步骤S4:将水泥砂浆找平,等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完成施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路缘石及其施工方法,能使石本体和人行道间更易充满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更易进入人行道、路缘石接触部位的底部,使路缘石的安装更为稳固。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搬运前,将管二拔出侧孔,上拉管一使穿孔高于石顶壁,然后将管二插入穿孔和定位槽,此时管一、管二组合形成提手;搬运时,通过管一、管二的组合搬运或吊运石本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搬运石本体时,管一、管二组合形成提手,通过管一、管二的组合搬运或吊运石本体。这样设置对石本体的搬运较为方便。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步骤S1前的准备步骤:在路面上开设供管一下端插入的安装孔;所述步骤S1时,将管一的下端插入安装孔内,所述步骤S2时,通过顶孔向安装孔内灌注水泥砂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管一底部与安装孔的插接以及水泥固定,进一步提升了路缘石的安装稳固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水泥砂浆更易进入人行道、路缘石接触部位的底部,使路缘石的安装更为稳固;2、通过管一底部与安装孔的插接以及水泥固定,进一步提升了路缘石的安装稳固性;3、管一、管二在石本体内形成具有弹性的骨架结构,提高了路缘石的耐冲击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种市政道路的结构;图2为实施例一的高稳定路缘石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管一、管二的爆炸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管一、管二组合后的顶部视图;图6为管一、管二组合成提手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施工方法完成后的示意图。图中,1、石本体;11、石顶壁;12、石底壁;13、固定壁;14、顶孔;15、侧孔;2、管一;3、管二;4、注入通道;141、上段孔;142、下段孔;21、上管段;22、下管段;23、流通孔;24、穿孔;25、定位槽;31、连通孔;5、密封块;8、路面;9、人行道;8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包括石本体1,石本体1整体呈长方体状,石本体1包括石顶壁11和石底壁12,石底壁12用于与路面8接触;石本体1的侧壁包括用于与人行道9固定的固定壁13。石顶壁11开设有顶孔14,固定壁13开设有侧孔15,侧孔15连通顶孔14;顶孔14内穿设有管一2,侧孔15内穿设有管二3,管一2、管二3均为金属管。管一2、管二3内部连通形成注入通道4,注入通道4的两端分别为顶孔14的顶部孔口、侧孔15的孔口。顶孔14、侧孔15沿石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套,管一2的数量、位置与顶孔14对应,管二3的数量、位置与侧孔15对应。顶孔14、侧孔15均为圆形的直孔,管一2、管二3均为圆形的直管,管一2、管二3能够分离,且均能与石本体1分离。沿背离顶孔14的方向,侧孔15倾斜向下延伸;沿背离管一2的方向,管二3倾斜向下延伸。管一2靠近底端的管壁贯穿设有多个流通孔23。顶孔14包括同轴开设的上段孔141和下段孔142,上段孔141的孔径小于下段孔142,上段孔141的上端向上贯穿至石顶壁11,上段孔141的下端与下段孔142的上端连通,下段孔142的下端向下贯穿至石底壁12。管一2包括与上段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包括石本体(1),所述石本体(1)包括石顶壁(11)和石底壁(12),所述石本体(1)的侧壁包括用于与人行道(9)固定的固定壁(13),其特征是:所述石顶壁(11)开设有顶孔(14),所述固定壁(13)开设有侧孔(15),所述侧孔(15)连通顶孔(14);所述顶孔(14)内穿设有管一(2),所述侧孔(15)穿设有管二(3),所述管一(2)、管二(3)内部连通形成注入通道(4),所述注入通道(4)的两端分别为顶孔(14)的孔口、侧孔(15)的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包括石本体(1),所述石本体(1)包括石顶壁(11)和石底壁(12),所述石本体(1)的侧壁包括用于与人行道(9)固定的固定壁(13),其特征是:所述石顶壁(11)开设有顶孔(14),所述固定壁(13)开设有侧孔(15),所述侧孔(15)连通顶孔(14);所述顶孔(14)内穿设有管一(2),所述侧孔(15)穿设有管二(3),所述管一(2)、管二(3)内部连通形成注入通道(4),所述注入通道(4)的两端分别为顶孔(14)的孔口、侧孔(15)的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其特征是:所述管一(2)的管壁贯穿设有供管二(3)穿入的穿孔(24),所述管一(2)的内壁设有供管二(3)端部插接的定位槽(25),所述定位槽(25)正对穿孔(24),所述管二(3)的管壁贯穿设有连通孔(31),所述连通孔(31)位于管一(2)内部并向上连通管一(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其特征是:所述管一(2)的底端向下凸出石底壁(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其特征是:所述管一(2)靠近底端的管壁贯穿设有流通孔(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路缘石,其特征是:所述顶孔(14)包括上段孔(141)和下段孔(142),所述上段孔(141)的孔径小于下段孔(142),所述管一(2)包括与上段孔(141)滑动配合的上管段(21)、与下段孔(142)滑动配合的下管段(22),所述下管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阳杰胡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