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46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7
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该具割圈绒双面布由一第一面层及一与该第一面层连接的第二面层组成,该第二面层于远离该第一面层一侧成形多个割圈绒,该方法于一实施例中,首先使用该圆编机所属两个针床的其中之一针织该第一面层,再以另一该针床针织出一底纱组织及多个连接该底纱组织的纱圈,驱动同一该针床上所设置的多个切刀对该些纱圈进行切纱,形成多个分别连接该底纱组织的割圈绒,该些割圈绒与该底纱组织构成该第二面层。最后,使用该两个针床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连接该第一面层与该第二面层,编成该具有割圈绒双面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编机的针织方法,尤指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以圆编机织成布料具割圈绒的专利如US4,592,212、US4,409,800、US9,890,486、GB988,865所揭,但前述专利织出的布料均仅具单面,导致业者如欲增加布料的丰厚感、保暖性或组织多样性,便需以黏合另一单面布料的方式,制成具割圈绒双面布才可完成需求。此外,前述两个单面布料的黏合需以胶水实施,而为了符合布料可多次清洗等基础需求,胶水需具备较强的黏性。如此一来,将变相导致胶水毒性增加,使皮肤较敏感的消费者容易出现过敏问题。此外,前述胶水更为化合物质,如不当排入周边环境,将导致环境污染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具割圈绒双面布无法一次织造完成而需额外加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次要目的,在于令具割圈绒双面布无需使用胶水黏合,避免胶水残留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该具割圈绒双面布由一第一面层以及一与该第一面层连接的第二面层所组成,该第二面层于远离该第一面层一侧成形多个割圈绒,该圆编机具有对应设置的两个针床,该方法包含步骤:针织第一面层步骤:使用其中一该针床针织该第一面层;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使用另一该针床针织出一底纱组织以及多个连接该底纱组织的纱圈,驱动同一该针床上所设置的多个切刀对该些纱圈进行切纱,形成多个分别连接该底纱组织的割圈绒,该些割圈绒与该底纱组织构成该第二面层;以及交织步骤:使用该两个针床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将该第一面层与该第二面层连接,编成该具割圈绒双面布。一实施例中,该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中,对进行针织中的其中一该针床喂入两个纱线,该两个纱线的其中之一编成该底纱组织,另一则与该底纱组织连接并被施予勾纱及挂纱以形成该些纱圈的其中之一。一实施例中,形成该些纱圈的其中一该纱线为一毛纱。除前述实施例之外,本专利技术亦提供另一方法以针织该具割圈绒双面布,该方法包含步骤: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使用其中一该针床针织出一底纱组织以及多个连接该底纱组织的纱圈,驱动同一该针床上所设置多个切刀对该些纱圈进行切纱,形成多个分别连接该底纱组织的割圈绒,而以该些割圈绒与该底纱组织构成该第二面层;针织第一面层步骤:使用其中一该针床针织该第一面层;以及交织步骤:使用该两个针床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将该第一面层与该第二面层连接,编成该具割圈绒双面布。透过本专利技术前述实施,相较于习用具有以下特点:本专利技术该方法令该具割圈绒双面布直接由该圆编机编织完成,简化了该具割圈绒双面布的生产程序。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该具割圈绒双面布无需使用胶水黏合两布层,避免胶水残留物质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具割圈绒双面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用圆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10,首先解释本专利技术欲织成的该具有割圈绒双面布20,该具有割圈绒双面布20是由一第一面层21以及一与该第一面层21连接的第二面层22所组成,进一步地,该第二面层22是由一底纱组织221以及多个连接该底纱组织221的割圈绒222组成。此外,本文于此所称该底纱组织221是由一纱线223交织产生,而该些割圈绒222则分别是由另一纱线224成环后割开形成。再者,用以实施本专利技术该方法10的一圆编机30包含两个针床31、32,该两个针床31、32为对应设置,就如图3所示。此外,该两个针床31、32上均设有多个织针311、321,而拟用于针织该第二面层22的其中一该针床32更设有多个用以实施挂纱的沉降片322、多个用以搭配该些沉降片322实施挂纱的勾纱针323以及多个切刀324。一实施例中,每一该切刀324可与其中一该织针321一体成形。承上,并请同时搭配图1,于本实施例中,该方法10包含:针织第一面层步骤11:使用其中一该针床31针织该第一面层21;针织第二面层步骤12:使用另一该针床32针织出该底纱组织221以及多个连接该底纱组织221的纱圈225,驱动同一该针床32上所设置的该些切刀324对该些纱圈225进行切纱,形成分别连接该底纱组织221的该些割圈绒222,该些割圈绒222与该底纱组织221构成该第二面层22;以及交织步骤13:使用该二针床31、32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23将该第一面层21与该第二面层22连接,编成该具割圈绒双面布20。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该方法10的实施经过,于编织初始,被设定为针织该第一面层21的其中一该针床31基于布样设定而以该些织针311织成该第一面层21。随后,进入该针织第二面层步骤12,以另一该针床32进行该第二面层22的针织,在针织过程中,该针床32被喂入二该纱线223、224,其中一该纱线223被该些织针321织成该底纱组织221,另一该纱线224则除被该些织针321作用而连接该底纱组织221之外,更被施予勾纱及挂纱,也就是说,该纱线224受其中一该勾纱针323勾引,而挂于对应该勾纱针323设置的其中一该沉降片322之上,进而形成前述所称该些纱圈225的其中之一。此后,该针床32驱动该些切刀324的其中之一,对挂于该沉降片322的该纱圈225实施切纱,令该纱圈225被割开而形成连接该底纱组织221的该些割圈绒222的其中之一。进一步地,该割圈绒222的长度是取决于该纱圈225成形时受其中一该勾纱针323的勾纱长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中用以形成该些纱圈225的其中一该纱线224为一毛纱。于该第二面层22针织完成后,即进入该交织步骤13,于此步骤进行时,该圆编机30的该二针床31、32被同时驱动,令该些连接纱23以半针交织或全针交织的方式,将该第一面层21及该第二面层22连接,就如图2所示。再者,本专利技术该方法10除前述实施例之外,亦可以另一实施例进行。请搭配图4,于所述实施例中,该方法40包含步骤:针织第二面层步骤41:使用其中一该针床32针织出该底纱组织221以及连接该底纱组织221的该些纱圈225,驱动同一该针床32上所设置的该些切刀324对该些纱圈225进行切纱,形成分别连接该底纱组织221的该些割圈绒222,而以该些割圈绒222与该底纱组织221构成该第二面层22;针织第一面层步骤42:使用另一该针床31针织该第一面层21;以及交织步骤43:使用该二针床31、32同时针织,而以该些连接纱23将该第一面层21与该第二面层22连接,编成该具割圈绒双面布20。承上,本实施例所揭该方法40与前一实施例所揭该方法20,仅差异在于该第一面层21与该第二面层22的织造顺序,该领域通常知识者当可由前述清楚了解而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所述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由一第一面层以及一与所述第一面层连接的第二面层所组成,所述第二面层在远离所述第一面层的一侧成形多个割圈绒,所述圆编机具有对应设置的两个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步骤:/n针织第一面层步骤:使用其中一所述针床针织所述第一面层;/n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使用另一所述针床针织出一底纱组织以及多个连接所述底纱组织的纱圈,驱动同一所述针床上所设置的多个切刀对所述纱圈进行切纱,形成多个分别连接所述底纱组织的割圈绒,所述割圈绒与所述底纱组织构成所述第二面层;以及/n交织步骤:使用所述两个针床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将所述第一面层与所述第二面层连接,编成所述具有割圈绒双面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所述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由一第一面层以及一与所述第一面层连接的第二面层所组成,所述第二面层在远离所述第一面层的一侧成形多个割圈绒,所述圆编机具有对应设置的两个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步骤:
针织第一面层步骤:使用其中一所述针床针织所述第一面层;
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使用另一所述针床针织出一底纱组织以及多个连接所述底纱组织的纱圈,驱动同一所述针床上所设置的多个切刀对所述纱圈进行切纱,形成多个分别连接所述底纱组织的割圈绒,所述割圈绒与所述底纱组织构成所述第二面层;以及
交织步骤:使用所述两个针床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将所述第一面层与所述第二面层连接,编成所述具有割圈绒双面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中,对进行针织中的其中一所述针床喂入两个纱线,所述两个纱线的其中之一编成所述底纱组织,另一则与所述底纱组织连接并被施予勾纱及挂纱以形成所述纱圈的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纱圈的其中一纱线为一毛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仁伟
申请(专利权)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