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461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7
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该具割圈绒双面布由一第一面层及一与该第一面层连接的第二面层组成,该第二面层于远离该第一面层一侧成形多个割圈绒,该方法于一实施例中,首先使用该圆编机所属两个针床的其中之一针织该第一面层,再以另一该针床针织出一底纱组织及多个连接该底纱组织的纱圈,驱动同一该针床上所设置的多个切刀对该些纱圈进行切纱,形成多个分别连接该底纱组织的割圈绒,该些割圈绒与该底纱组织构成该第二面层。最后,使用该两个针床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连接该第一面层与该第二面层,编成该具有割圈绒双面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编机的针织方法,尤指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以圆编机织成布料具割圈绒的专利如US4,592,212、US4,409,800、US9,890,486、GB988,865所揭,但前述专利织出的布料均仅具单面,导致业者如欲增加布料的丰厚感、保暖性或组织多样性,便需以黏合另一单面布料的方式,制成具割圈绒双面布才可完成需求。此外,前述两个单面布料的黏合需以胶水实施,而为了符合布料可多次清洗等基础需求,胶水需具备较强的黏性。如此一来,将变相导致胶水毒性增加,使皮肤较敏感的消费者容易出现过敏问题。此外,前述胶水更为化合物质,如不当排入周边环境,将导致环境污染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具割圈绒双面布无法一次织造完成而需额外加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次要目的,在于令具割圈绒双面布无需使用胶水黏合,避免胶水残留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该具割圈绒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所述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由一第一面层以及一与所述第一面层连接的第二面层所组成,所述第二面层在远离所述第一面层的一侧成形多个割圈绒,所述圆编机具有对应设置的两个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步骤:/n针织第一面层步骤:使用其中一所述针床针织所述第一面层;/n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使用另一所述针床针织出一底纱组织以及多个连接所述底纱组织的纱圈,驱动同一所述针床上所设置的多个切刀对所述纱圈进行切纱,形成多个分别连接所述底纱组织的割圈绒,所述割圈绒与所述底纱组织构成所述第二面层;以及/n交织步骤:使用所述两个针床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将所述第一面层与所述第二面层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所述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由一第一面层以及一与所述第一面层连接的第二面层所组成,所述第二面层在远离所述第一面层的一侧成形多个割圈绒,所述圆编机具有对应设置的两个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步骤:
针织第一面层步骤:使用其中一所述针床针织所述第一面层;
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使用另一所述针床针织出一底纱组织以及多个连接所述底纱组织的纱圈,驱动同一所述针床上所设置的多个切刀对所述纱圈进行切纱,形成多个分别连接所述底纱组织的割圈绒,所述割圈绒与所述底纱组织构成所述第二面层;以及
交织步骤:使用所述两个针床同时针织,而以多个连接纱将所述第一面层与所述第二面层连接,编成所述具有割圈绒双面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第二面层步骤中,对进行针织中的其中一所述针床喂入两个纱线,所述两个纱线的其中之一编成所述底纱组织,另一则与所述底纱组织连接并被施予勾纱及挂纱以形成所述纱圈的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以圆编机针织具有割圈绒双面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纱圈的其中一纱线为一毛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仁伟
申请(专利权)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