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栽培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茶园土壤必须具备自然肥力水平高、土层深厚、土体疏松、沙壤质地、通气性能良好、土体中没有隔层、不积水、腐殖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而平衡、呈酸性或弱酸性等。最好是选用油沙土、乌沙土、黄泥沙土、香灰土等带沙性土壤。但目前符合上述要求的土地还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把目前很多不适合种茶的土地改良成适合种茶的土地迫在眉睫。茶叶生产靠土壤和大气,茶叶生产必需喷施叶面肥、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而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使环境和大气产生或多或少的污染,这些污染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茶叶的生长环境,茶叶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有害物质如有害金属、农药等化学成分,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因而,改良土壤、引入一种全新的纯天然无公害环保健康的栽培技术是本专利技术的重要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公害环保健康的茶叶栽培技术,称之为“炭茶栽培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炭茶由炭和茶叶组成,炭一般采用备长炭又称白炭,还有竹炭,炭的粒径大小一般<Ф1厘米,硬度约17~18度,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10%;茶叶一般采用乌龙茶、绿茶或红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炭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1)移栽前的土壤改良,采用碱性的炭粉进行土壤改良,炭粉深施,每亩1~2吨;2)移栽后的田间管理:栽种后浇灌竹、木醋液,再田间铺草、施有机肥、防治病虫害;草和有机肥用竹木醋液堆腐杀菌;使用以竹木醋液为主的植物源驱虫剂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3)定型修剪采摘,从茶叶种下成活后经定型修剪后就可稳量采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1)移栽前的土壤改良,采用碱性的炭粉进行土壤改良,炭粉深施,每亩1~2吨;2)移栽后的田间管理栽种后浇灌竹、木醋液,再田间铺草、施有机肥、防治病虫害;草和有机肥用竹木醋液堆腐杀菌;使用以竹木醋液为主的植物源驱虫剂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3)定型修剪采摘,从茶叶种下成活后经定型修剪后就可稳量采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移栽前土壤改良,按划定的茶行挖种植沟,沟深30~50cm,宽25~30cm,埋入炭粉,每亩1~2吨;移栽,株距是小行距25~33厘米、大行距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