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68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9
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包括套筒、用于对工件进行扩张的扩张模具管、进行水循环的循环套筒和对本模具进行固定安装的法兰盘,扩张模具管固定安装在套筒内,循环套筒和法兰盘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的两端,在扩张模具管内设有工件通孔,在扩张模具管的侧壁上设有负压孔,工件伸入工件通孔内,再通过负压孔对工件通孔进行负压,使得工件发生扩张,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扩张,本扩张模具的的结构简单,利于生产,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减小企业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
技术介绍
热缩管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热收缩套管,在生产加工时,把待加工管材加热到高弹态,施加载荷使其扩张,在保持扩张的情况下快速冷却,使其进入玻璃态,这种状态就固定住了。在使用时再次加热,管材就会恢复至高弹态,若此时没有载荷则管材回缩。利用热缩管的这种特性可对管径进行扩张。目前,现有的热缩管一般采用负压抽真空方式或布带扩张方式进行扩管,目前市面上的扩张模具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模具生产,使得设备的成本变高,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本模具的结构简单,利于生产,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减小企业的成本投入。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包括套筒、扩张模具管、循环套筒和法兰盘,扩张模具管固定安装在套筒内,循环套筒和法兰盘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的两端,在扩张模具管内设有工件通孔,在扩张模具管的侧壁上设有负压孔。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同时,本技术还进一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扩张模具管包括第一水冷段、第二水冷段和扩张段,第一水冷段和第二水冷段固定连接在扩张段的两端,在扩张段的侧壁上设有负压孔。扩张段在与第一水冷段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端面盘,第一水冷段的外侧端部设有第二端面盘,第一端面盘、第二端面盘、第一水冷段和套筒之间形成第一水冷腔。在第一端面盘上设有过水孔,过水孔贯穿扩张段。负压孔沿扩张段的轴向分布,负压孔离第一水冷段越远其相邻的间距越大。过水孔与负压孔交错设置。在套筒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和抽气孔,进水孔的位置与第一水冷腔的位置相对应,抽气孔的位置与扩张段的位置相对应。在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料孔和连接孔,扩张模具管通过连接孔伸入循环套筒内,出料孔与工件通孔连接,在循环套筒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负压孔包括第一负压段和第二负压段,第一负压段位于第二负压段的外侧,第一负压段的孔径大于第二负压段的孔径。在法兰盘内固定安装有进管件,在进管件内设有进管孔,进管孔为外小内大的锥形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件伸入工件通孔内,再通过负压孔对工件通孔进行负压,使得工件发生扩张,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扩张,本扩张模具的的结构简单,利于生产,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减小企业的成本投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扩张模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A处的局部方大图。附图标记:套筒1,扩张模具管2,循环套筒3,法兰盘4,工件通孔5,负压孔6,第一水冷段7,第二水冷段8,扩张段9,第一端面盘10,第二端面盘11,第一水冷腔12,过水孔13,进水孔14,抽气孔15,负压腔16,出料孔17,连接孔18,出水孔19,第二水冷腔20,第一负压段21,第二负压段22,进管件23,进管孔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包括套筒1、用于对工件进行扩张的扩张模具管2、进行水循环的循环套筒3和对本模具进行固定安装的法兰盘4,扩张模具管2固定安装在套筒1内,循环套筒3和法兰盘4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1的两端,在扩张模具管2内设有工件通孔5,在扩张模具管2的侧壁上设有负压孔6,工件伸入工件通孔5内,再通过负压孔6对工件通孔5进行负压,使得工件发生扩张,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扩张,本扩张模具的的结构简单,利于生产,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减小企业的成本投入。扩张模具管2包括第一水冷段7、第二水冷段8和扩张段9,第一水冷段7和第二水冷段8固定连接在扩张段9的两端,在扩张段9的侧壁上设有负压孔6,优选的,负压孔6沿扩张模具管2的直径方向设置,第一水冷段7、第二水冷段8和扩张段9分别与套筒1配合形成对应的水冷腔和负压腔,实现冷却以及扩张的现象,扩张段9与循环套筒形成负压腔16。扩张段9在与第一水冷段7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端面盘10,第一水冷段7的外侧端部设有第二端面盘11,第一端面盘10、第二端面盘11、第一水冷段7和套筒1之间形成第一水冷腔12,通过第一水冷腔12的设置,对工件表面进行降温,使得扩张后工件的表面更为光滑。在第一端面盘10上设有过水孔13,过水孔13贯穿扩张段9,便于第一水冷腔12内的冷水流入第二水冷段内。负压孔6沿扩张段9的轴向分布,负压孔6离第一水冷段7越远其相邻的间距越大,在工作时,工件首先经过第一水冷段,然后再经过扩张段,最后经过第二水冷段,工件在刚刚移动至扩张段时需要较大的扩张力,所以在靠近第一水冷段7的位置上设有较为密集的负压孔6。过水孔13与负压孔6交错设置,防止过水孔13内的水分流入负压孔6内,实现扩张和水冷分离。在套筒1的侧壁上设有进行水循环的进水孔14和形成负压的抽气孔15,进水孔14的位置与第一水冷腔12的位置相对应,抽气孔15的位置与扩张段9的位置相对应。在循环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料孔17和连接孔18,扩张模具管2通过连接孔18伸入循环套筒3内,出料孔17与工件通孔5连接,在循环套筒3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19,在出料孔17和连接孔18之间形成第二水冷腔20,第一水冷腔和第二水冷腔形成水循环回路。负压孔6包括第一负压段21和第二负压段22,第一负压段21位于第二负压段22的外侧,第一负压段21的孔径大于第二负压段22的孔径,由于负压孔6的孔径较小,在钻孔时容易使得钻头发生断裂,通过将负压孔6设置成阶梯轴形,可以便于对负压孔6进行加工。在法兰盘4内固定安装有进管件23,在进管件23内设有进管孔24,进管孔24为外小内大的锥形孔,通过锥形孔的设置,可以减小工件与进管件23之间的间隙,防止漏气,从而提高工件的扩张效率。在本模具安装时,通过生料带对部件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缠绕,从而保证部件之间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扩张模具管(2)、循环套筒(3)和法兰盘(4),扩张模具管(2)固定安装在套筒(1)内,循环套筒(3)和法兰盘(4)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1)的两端,在扩张模具管(2)内设有工件通孔(5),在扩张模具管(2)的侧壁上设有负压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扩张模具管(2)、循环套筒(3)和法兰盘(4),扩张模具管(2)固定安装在套筒(1)内,循环套筒(3)和法兰盘(4)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1)的两端,在扩张模具管(2)内设有工件通孔(5),在扩张模具管(2)的侧壁上设有负压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扩张模具管(2)包括第一水冷段(7)、第二水冷段(8)和扩张段(9),第一水冷段(7)和第二水冷段(8)固定连接在扩张段(9)的两端,在扩张段(9)的侧壁上设有负压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扩张段(9)在与第一水冷段(7)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端面盘(10),第一水冷段(7)的外侧端部设有第二端面盘(11),第一端面盘(10)、第二端面盘(11)、第一水冷段(7)和套筒(1)之间形成第一水冷腔(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端面盘(10)上设有过水孔(13),过水孔(13)贯穿扩张段(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热缩管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负压孔(6)沿扩张段(9)的轴向分布,负压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禹沃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