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858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具有气体入口、液体入口及泡沫喷射口的气液混合装置、与气体入口连接的储气装置以及与液体入口连接的泡沫混合液装置;其中,储气装置包括容器及位于容器内将容器内部空间分隔为储气腔和储水腔的分隔部件,容器设置有与储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及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气口、排气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有阀门,排气口与气体入口连接,从进水口进入的水能够推动分隔部件对储气腔内的气体加压,被加压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至气液混合装置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沫产生系统,不仅节省设备,降低功耗及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另外,该泡沫产生系统可以长时间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地涉及以一种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
技术介绍
压缩气体泡沫灭火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其发泡原理是将高压气体与泡沫混合液混合,并在一个特制的混合腔内强制混合,促成泡沫混合液发泡,形成性能优良的气体。在混合过程高压气体与泡沫混合液需保持的一定的压力,而且混合比例要固定。当泡沫混合液流量提高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也需要相应提高。当前,这种压缩气体泡沫灭火系统所需的气体主要通过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气体管网、鼓风机等设备来提供。因此,当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都配置了不同类型的供气设备。但是,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气体管网、鼓风机等供气设备复杂、价格昂贵,而且功率大,能耗高。因此,供气问题是阻碍压缩气体泡沫灭火系统在石化系统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供应压缩气体的设备复杂、价格昂贵,且功率大、能耗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具有气体入口、液体入口及泡沫喷射口的气液混合装置、与所述气体入口连接以向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内注入气体的储气装置以及与所述液体入口连接以向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内注入泡沫混合液的泡沫混合液装置;其中,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容器及位于所述容器内将所述容器内部空间分隔为储气腔和储水腔的分隔部件,所述容器设置有与所述储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及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气口、所述排气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气体入口连接,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水能够推动所述分隔部件对所述储气腔内的气体加压,被加压的气体从所述排气口排出至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内。优选地,所述储气腔设置在所述储水腔上方,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均设置在所述储气腔的顶壁上,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侧壁上,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腔的底壁上。优选地,所述储气装置设置有两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储气装置的所述排气口均连接至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所述气体入口。优选地,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进水总管,每个所述储气装置的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均连接至所述进水总管。优选地,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排水总管,每个所述储气装置的所述排水口分别连接有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均连接至所述排水总管。优选地,所述泡沫产生系统还包括泡沫液储罐,所述泡沫混合液装置具有用于注入水的水入口、用于注入泡沫液的泡沫液入口以及用于与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液体入口连接的泡沫混合液出口,所述泡沫液储罐连接至所述泡沫液入口。优选地,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进水总管,与所述进水总管连接有连通至所述泡沫混合液装置的水入口的支管路和连通至所述储水装置的所述进水口的支管路。优选地,所述泡沫混合液装置为用于容纳所述泡沫混合液的容器。优选地,所述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储气腔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泡沫产生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储气装置的所述进水口供水的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为提供消防水的消防水系统,所述储气装置的所述进水口连接至所述消防水系统的消防水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沫产生系统,采用向储气装置内注入水来提高气体压力从而获取压缩气体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气体管网、鼓风机等设备获取压缩气体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省设备,降低能耗,节省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另外,该供气方式可以长时间运行,利于泡沫产生系统长时间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液混合装置;11-气体入口;12-液体入口;13-泡沫喷射口;2-储气装置;21-容器;22-分隔部件;A-储气腔;B-储水腔;23-进气口;24-排气口;25-进水口;26-排水口;27-压力传感器;3-泡沫混合液装置;31-水入口;32-泡沫液入口;33-泡沫混合液出口;4-泡沫液储罐;5-排气总管;51-第一排气管;52-第二排气管;6-进水总管;61-第一支路;611-第一进水管;612-第二进水管;62-第二支路;7-排水总管;71-第一排水管;72-第二排水管;C1-第一进气阀;D1-第一排气阀;E1-第一进水阀;F1-第一排水阀;C2-第二进气阀;D2-第二排气阀;E2-第二进水阀;F2-第二排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如图1所述,该泡沫产生系统包括具有气体入口11、液体入口12及泡沫喷射口13的气液混合装置1、与所述气体入口11连接以向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内注入气体的储气装置2以及与所述液体入口12连接以向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内注入泡沫混合液的泡沫混合液装置3。其中,所述储气装置2包括容器21及位于所述容器21内将所述容器21内部空间分隔为储气腔A和储水腔B的分隔部件22,所述容器21设置有与所述储气腔A连通的进气口23和排气口24及与所述储水腔B连通的进水口25和排水口26,所述进气口23、排气口24、进水口25和出水口26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气口24与气液混合装置1的气体入口11连接,这样,从储气装置2的进水口25进入的水能够推动所述分隔部件22对储气腔A内的气体加压,被加压的气体从排气口24排出至气液混合装置1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沫产生系统,采用向储气装置2内注入水来提高气体压力从而获取压缩气体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气体管网、鼓风机等设备获取压缩气体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省设备,降低成本,节省能耗,而且操作简单。另外,该供气方式可以长时间运行,利于泡沫产生系统长时间工作。下面根据图1提供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泡沫产生系统包括气液混合装置1、储气装置2和泡沫混合液装置3,储气装置2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具有气体入口(11)、液体入口(12)及泡沫喷射口(13)的气液混合装置(1)、与所述气体入口(11)连接以向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内注入气体的储气装置(2)以及与所述液体入口(12)连接以向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内注入泡沫混合液的泡沫混合液装置(3);/n其中,所述储气装置(2)包括容器(21)及位于所述容器(21)内将所述容器(21)内部空间分隔为储气腔(A)和储水腔(B)的分隔部件(22),所述容器(21)设置有与所述储气腔(A)连通的进气口(23)和排气口(24)及与所述储水腔(B)连通的进水口(25)和排水口(26),所述进气口(23)、所述排气口(24)、所述进水口(25)和所述出水口(26)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气口(24)与所述气体入口(11)连接,从所述进水口(25)进入的水能够推动所述分隔部件(22)对所述储气腔(A)内的气体加压,被加压的气体从所述排气口(24)排出至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增压式压缩气体泡沫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具有气体入口(11)、液体入口(12)及泡沫喷射口(13)的气液混合装置(1)、与所述气体入口(11)连接以向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内注入气体的储气装置(2)以及与所述液体入口(12)连接以向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内注入泡沫混合液的泡沫混合液装置(3);
其中,所述储气装置(2)包括容器(21)及位于所述容器(21)内将所述容器(21)内部空间分隔为储气腔(A)和储水腔(B)的分隔部件(22),所述容器(21)设置有与所述储气腔(A)连通的进气口(23)和排气口(24)及与所述储水腔(B)连通的进水口(25)和排水口(26),所述进气口(23)、所述排气口(24)、所述进水口(25)和所述出水口(26)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气口(24)与所述气体入口(11)连接,从所述进水口(25)进入的水能够推动所述分隔部件(22)对所述储气腔(A)内的气体加压,被加压的气体从所述排气口(24)排出至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腔(A)设置在所述储水腔(B)上方,且所述进气口(23)和所述排气口(24)均设置在所述储气腔(A)的顶壁上,所述进水口(25)设置在所述储水腔(B)的侧壁上,所述排水口(26)设置在所述储水腔(B)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装置(2)设置有两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储气装置(2)的所述排气口(24)均连接至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的所述气体入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需庆姜春明谈龙妹牟小冬吴京峰尚祖政周日峰陶彬刘全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