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缝合生物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缝合生物膜、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组织缺损修复常用到生物膜,在使用时常常需要缝合以达到固定或密闭的效果。但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胶原膜,强度不符合要求,禁不住缝合线的拉扯,很容易导致膜的开裂,导致这种材料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虽然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适当提升抗缝合线的剪切力,但这种提升作用十分有限,而且临床上对材料的厚度有严格要求,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缝合生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缝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浓度为0.5-1.5wt%的天然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的溶液,加入浓度为0.1-0.5%的聚乙烯醇,混匀,离心取上层清液分成若干等份;S2,取步骤S1得到的一份上层清液倒入容器,多方向振荡5-10分钟,在温度5-15℃、湿度为30-70%的条件下风干形成一层薄膜,再将另一份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缝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配置浓度为0.5-1.5wt%的天然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的溶液,加入浓度为0.1-0.5%的聚乙烯醇,混匀,离心取上层清液分成若干等份;/nS2,取步骤S1得到的一份上层清液倒入容器,多方向振荡5-10分钟,在温度5-15℃、湿度为30-70%的条件下风干形成一层薄膜,再将另一份上层清液倒入容器中已形成的薄膜上,多方向振荡5-10分钟,同样的条件下风干形成两层复合膜,重复这样操作多次直至上层清液用完,形成多层复合膜,用氨水浸泡后清洗至中性,沥干;/nS3,用交联剂将步骤S2得到的多层复合膜进行交联,清洗至中性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可缝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浓度为0.5-1.5wt%的天然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的溶液,加入浓度为0.1-0.5%的聚乙烯醇,混匀,离心取上层清液分成若干等份;
S2,取步骤S1得到的一份上层清液倒入容器,多方向振荡5-10分钟,在温度5-15℃、湿度为30-70%的条件下风干形成一层薄膜,再将另一份上层清液倒入容器中已形成的薄膜上,多方向振荡5-10分钟,同样的条件下风干形成两层复合膜,重复这样操作多次直至上层清液用完,形成多层复合膜,用氨水浸泡后清洗至中性,沥干;
S3,用交联剂将步骤S2得到的多层复合膜进行交联,清洗至中性,沥干,最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所述可缝合生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缝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选自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缝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的温度为3-5℃,转速为2800-32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4-6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缝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份的份数为2至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缝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酯类交联剂、醛类交联剂、多糖类交联剂、胺类交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研发人员:陈燃,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纽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