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草次酸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854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草次酸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甘草次酸包合物以环糊精为环状空腔,碱性氨基酸和甘草次酸形成两亲结构,环糊精通过氢键将形成的两亲结构包合在环状空腔中,从而形成固态三元复合物——甘草次酸包合物。该甘草次酸包合物,以碱性氨基酸和甘草次酸形成两亲结构,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环状空腔结构,亲水部分可以作为包合物的表面活性剂,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将非水溶性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同时降低了包合物的结晶度,从而增加甘草次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生物活性;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条件温和,全程无高温,减少了甘草次酸在制备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甘草次酸的包埋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草次酸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甘草次酸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简写GA)为白色晶体,分子式为C30H46O4,相对分子量470.64,一种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次酸在医药化妆品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化妆品领域可用来调节皮肤的免疫能力及抗病能力,去除炎症,防止过敏、清洁皮肤,同时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化抑制黑色素的产生,达到美白的效果;在医药领域,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但是甘草次酸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在医药领域中常规给药方式,例如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甘草次酸基本不被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下,如此一来,甘草次酸的临床应用价值就大大降低。并且,甘草次酸会有钠潴留、钾潴留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剂量依赖。所以,探究甘草次酸新的剂型,提高生物利用度和降低副作用就很有价值。目前,提高甘草次酸的水溶性的方法主要有脂质体、包合物、聚合物胶束、固体脂质纳米粒、聚合物纳米粒和磷脂复合物等,但是以上这些方法只能很有的提高甘草次酸的溶解度,并对于甘草次酸抗炎等生物活性的改善有限。如何能够在提高甘草次酸溶解度的同时,改善甘草次酸生物活性、提高其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草次酸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提高甘草次酸溶解度的同时,改善甘草次酸的生物活性、并提高其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甘草次酸包合物,以环糊精为环状空腔,碱性氨基酸和甘草次酸形成两亲结构,环糊精通过氢键将形成的两亲结构包合在环状空腔中,从而形成固态三元复合物——甘草次酸包合物。所述甘草次酸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甘草次酸完全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澄清溶液一;S2、将环糊精及碱性氨基酸完全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溶液二;S3、将澄清溶液一和澄清溶液二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S4、利用旋转蒸发去除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固形物;S5、向固形物中加水进行溶解,用微孔过滤膜进行过滤,之后进行干燥,即得甘草次酸包合物。进一步的所述甘草次酸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1~1:20;优选的,甘草次酸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5。进一步的,所述甘草次酸与碱性氨基酸的质量比为2:1~1:10;优选的,甘草次酸与碱性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1。进一步的,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或氯仿。进一步的,所述环糊精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羟丙基-γ-环糊精中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进一步的,所述碱性氨基酸包括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优选的,所述碱性氨基酸为精氨酸。进一步的,S3中澄清溶液一和澄清溶液二的混合温度为15℃~70℃,时间为15min~24h,且混合过程中持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rpm/min~400rpm/min。进一步的,S4中所述旋转蒸发的温度为15℃~50℃。进一步的,S5中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环糊精是由α-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而形成的具有刚性空腔的环状低聚糖,空腔内部疏水,外部亲水,是一个包埋性能良好的主体分子。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分子复合物,其疏水空腔可以包合客体分子的疏水部分,改变客体小分子的物化性质。因为甘草次酸为酸性物质,可以添加辅助剂碱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同时通过氢键与环糊精以及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成盐的酸性药物同时相互作用而形成固态的三元复合物。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甘草次酸包合物,以碱性氨基酸和甘草次酸形成两亲结构,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环状空腔结构,亲水部分可以作为包合物的表面活性剂,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将非水溶性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同时降低了包合物的结晶度,从而增加甘草次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生物活性;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甘草次酸包合物,其中的碱性氨基酸可与甘草次酸成盐,与环糊精起到辅助协同作用;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甘草次酸包合物,通过抗溶法、干燥制备水溶性甘草次酸,制备条件温和,全程无高温,减少了甘草次酸在制备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甘草次酸的包埋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和设备。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溶性甘草次酸包合物,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精确称取100mg甘草次酸溶于10ml氯仿中,得到澄清溶液一;S2、精确称取50mgα-环糊精、50mg精氨酸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溶液二;S3、将澄清溶液一和澄清溶液二进行混合,在30摄氏度下,以100rpm/min转速搅拌3h,得到混合溶液;S4、将混合溶液在30摄氏度旋转蒸发一段时间,除去有机溶剂,得到固形物;S5、向固形物中加入30ml水进行溶解,0.45μm微孔过滤膜过滤后,在-80℃冷冻干燥24h,得到甘草次酸-精氨酸-α-环糊精包合物。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溶性甘草次酸包合物,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精确称取50mg甘草次酸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得到澄清溶液一;S2、精确称取250mgβ-环糊精、100mg赖氨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溶液二;S3、将澄清溶液一和澄清溶液二进行混合,在40摄氏度下,以200rpm/min转速搅拌4h,得到混合溶液;S4、将混合溶液在40摄氏度旋转蒸发一段时间,除去有机溶剂,得到固形物;S5、向固形物加入100ml水进行溶解,0.45μm微孔过滤膜过滤后,在-80℃冷冻干燥24h,得到甘草次酸-赖氨酸-β-环糊精包合物。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溶性甘草次酸包合物,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精确称取500mg甘草次酸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得到澄清溶液一;S2、精确称取5g羟丙基-β-环糊精、1g组氨酸溶于400ml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溶液二;S3、将澄清溶液一和澄清溶液二进行混合,在40摄氏度下,以600rpm/min转速搅拌8h,得到混合溶液;S4、将混合溶液在40摄氏度旋转蒸发一段时间,除去有机溶剂,得到固形物;S5、向固形物加入1000ml水进行溶解,0.45μm微孔过滤膜过滤后,喷雾干燥,得到甘草次酸-组氨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溶性甘草次酸包合物,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精确称取50mg甘草次酸溶于10ml乙醇中,得到澄清溶液一;S2、精确称取500mg羟丙基-β-环糊精、50mgL-精氨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草次酸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次酸包合物以环糊精为环状空腔,碱性氨基酸和甘草次酸形成两亲结构,环糊精通过氢键将形成的两亲结构包合在环状空腔中,从而形成固态三元复合物——甘草次酸包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草次酸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次酸包合物以环糊精为环状空腔,碱性氨基酸和甘草次酸形成两亲结构,环糊精通过氢键将形成的两亲结构包合在环状空腔中,从而形成固态三元复合物——甘草次酸包合物。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甘草次酸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甘草次酸完全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澄清溶液一;
S2、将环糊精及碱性氨基酸完全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溶液二;
S3、将澄清溶液一和澄清溶液二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S4、利用旋转蒸发去除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固形物;
S5、向固形物中加水进行溶解,用微孔过滤膜进行过滤,之后进行干燥,即得甘草次酸包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草次酸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次酸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1~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草次酸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次酸与碱性氨基酸的质量比为2:1~1:10。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浩刘赛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