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前囊粉碎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前囊粉碎仪。
技术介绍
晶状体从解剖学角度出发,由前囊、皮质、核、后囊构成,而在这些构成要素中发生浑浊的现象就是白内障。白内障是在过了60岁的人群中急剧增加,且其发展以及浑浊程度显著增加的成人疾病,它是导致失明的最常见的疾病。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治疗方法为去除浑浊的晶状体,在它的位置上插入人工制备的透明的人工晶状体的手术方法。目前,白内障手术方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进行晶状体乳化术后,再进行人工晶状体囊内插入术的方法。第一步便需要切开晶状体前囊,通过形成一个切口来取出晶状体,晶状体前囊的切口大小非常考验手术水平,若是晶状体前囊的切口过大,则会导致晶状体发生脱落从而引发医疗事故;若是晶状体前囊的切口过小,则晶状体前囊会发生萎缩,而诱发视力低下,故符合标准的切口大小对于手术操作的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切开晶状体前囊时能够进行引导的装置,来帮忙医生精确、方便的进行晶状体前囊的切开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前囊粉碎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切开角膜(21)表面来伸入至角膜(21)内侧的接触构件、设置在角膜(21)外侧用于带动接触构件移动并将其固定的驱动构件、以及设置在角膜(21)外侧并用以产生超声的超声主机(31);/n所述的接触构件包括有透超声隔热外壳(11),所述的透超声隔热外壳(11)朝向晶状体前囊(221)的一侧开设有接触槽(12),在该接触槽(12)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将超声转化成热能的介质单元(13),所述的介质单元(13)延伸出接触槽(12)并与晶状体前囊(221)相触,所述的介质单元(13)具有柔性;/n所述的超声主机(31)设置在角膜(21)外侧的正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前囊粉碎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切开角膜(21)表面来伸入至角膜(21)内侧的接触构件、设置在角膜(21)外侧用于带动接触构件移动并将其固定的驱动构件、以及设置在角膜(21)外侧并用以产生超声的超声主机(31);
所述的接触构件包括有透超声隔热外壳(11),所述的透超声隔热外壳(11)朝向晶状体前囊(221)的一侧开设有接触槽(12),在该接触槽(12)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将超声转化成热能的介质单元(13),所述的介质单元(13)延伸出接触槽(12)并与晶状体前囊(221)相触,所述的介质单元(13)具有柔性;
所述的超声主机(31)设置在角膜(21)外侧的正上方,且该超声主机(31)包括有朝向角膜(21)设置的超声探头(32),所述的超声主机(31)所产生的超声可通过超声探头(32)穿过透超声隔热外壳(11),以使透超声隔热外壳(11)内的介质单元(13)受到超声的作用转化并释放出热能,从而通过灼烧晶状体前囊(221)并使其形成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前囊粉碎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超声隔热外壳(11)的接触槽(12)与晶状体前囊(22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透超声隔热外壳(11)内还设置有与透超声隔热外壳(11)采用相同材质的内挡块(14),所述的内挡块(14)位于介质单元(13)的正上方并与透超声隔热外壳(11)配合形成所述的接触槽(12),所述的内挡块(14)的侧方固定设置有与介质单元(13)采用相同材质的介质块(15),所述的介质块(15)与晶状体前囊(221)相接壤的虹膜(23)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前囊粉碎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透超声隔热外壳(11)内开设有与介质块(15)相触的冷却通道(16),并通过在该冷却通道(16)内注入冷却水来实现对介质块(15)的导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前囊粉碎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超声隔热外壳(11)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延伸出角膜(21)表面的侧臂(17),所述的冷却通道(16)跟随侧臂(17)进行延伸以达到从角膜(21)外侧进行导入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勤美,黄锦海,邓大辉,高蓉蓉,梅晨阳,曾震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