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834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包括以下原料: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比分别称取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2)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混合后搅拌,即制得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食品级乙醇、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食品级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在制备除蜡质添加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除去了金花茶花朵的蜡质,解决了如何除去金花茶花朵花瓣蜡质,缩短金花茶花朵内营养物质溶出时间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花茶加工
,具体涉及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chi)为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系植物。金花茶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性的名贵观赏植物,其花蜡质金黄,金瓣玉蕊,晶莹光洁,其被誉为“茶族皇后”。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金花茶,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广西的南宁、钦州市以及越南也有少量发现,但数量极少。金花茶属于无毒级、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并且无毒副作用。特别是金花茶不仅富含茶多糖、茶多酚、总皂甙、总黄酮、茶色素、咖啡因、蛋白质、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脂肪酸、B-胡萝卜素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还含有茶氨酸、苏氨酸等几十种氨基酸,以及富含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机锗(Ge)、硒(Se)、钼(M)、锌(Zn)、钒(V)等微量元素,和钾(K)、钙(Ca)、镁(Mg)等宏量元素。金花茶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血压和血脂,改善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各种不适应症状,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B-脂蛋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血流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力、抗菌消炎、清热解毒、通便利尿去湿、增进肝脏代谢、防癌抑制肿瘤生长等。由此可见,金花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金花茶花茶传统的加工方法,有晒制和炒制两种。但是晒制方法天气变化大,不可控制,容易使产品变质;炒制方法的温度也难以控制,容易使产品烧焦变黑,降低产品的色泽及质量。上述两种加工方法不仅存在干花花朵容易萎缩变形,色泽变淡褐黄色,色泽不均匀,花托有脱落,无清香味,有烘干焦味的现象,而且会使金花茶花茶的多种营养物质如总糖、茶多酚、总氨基酸、维生素E、C、铁等流失,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了改进金花茶花茶的品质,出现了一些新的加工方法,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07960A,公开了一种金花茶花茶的加工方法,其主要是将金花茶鲜花经过蒸汽漂烫后,再经热风干燥或冷冻干燥而制得产品,虽然其加工过程可控,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可提高金花茶花茶的品质,但是蒸汽漂烫的温度高至100℃,热风干燥的温度范围高至80~100℃;高温下,容易破坏金花茶鲜花的原色泽。采用冷冻干燥能保持鲜花的原色泽,但存在青臭味,口感欠佳,特别是泡饮的时候会带着一股青味,不是特别顺口。虽然该申请中的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加工时间,但是对金花茶鲜花原色泽的保护及提高花茶口感,适应大众口味方面还不够理想。此外,金花茶花朵花瓣表面有着特有的蜡质,传统的喝金花茶花朵茶方式主要是泡茶为主,金花茶花朵花瓣因表层特有的蜡质,使其一般要煮10~15分钟茶水才能充分融合,金花茶花朵内营养物质才能充分溶出,存在耗时久的问题,目前不论是传统的加工方法还是新的加工方法,都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既能除去金花茶花朵花瓣蜡质,缩短金花茶花朵内营养物质溶出时间,又能保持原有的天然金黄颜色和营养物质,同时提高花茶的口感的金花茶花茶加工新方法,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如何除去金花茶花朵花瓣蜡质,缩短金花茶花朵内营养物质溶出时间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包括以下原料: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优选地,所述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的重量比为1:0.09~0.2:0.03~0.12。优选地,所述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的重量比为1:0.15:0.08。优选地,所述乙醇为食品级乙醇。优选地,所述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优选地,所述食品级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比分别称取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2)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混合后搅拌,即制得添加剂。优选地,步骤(2)中称取好的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混合后搅拌的条件:在转速为200~300r/min下搅拌10-15min。更优选地,步骤(2)中称取好的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混合后搅拌的条件:在转速为300r/min下搅拌10min。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食品级乙醇、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食品级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在制备除蜡质添加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除去了金花茶花朵的蜡质,提高了总黄酮溶出量,这是:由于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极性较低,既与食品级乙醇有较好的亲和性,又能提高食品级乙醇的溶剂化能力,极大提高金花茶花朵中的低极性蜡质组分的溶解;食品级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中的非极性基团,与蜡质的烃基有较强的亲和力,可形成共聚体,此外,还能使金花茶花朵界面的表面张力大大增加,易于蜡质从金花茶花朵表面分离。在食品级乙醇、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食品级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三者的相互配合下,协同除去了金花茶花朵的蜡质,提高了总黄酮溶出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现采用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以下实施例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述高品质金花茶的冷干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喷洒除蜡质添加剂:向采摘不超过5h的每千克金花茶鲜花朵中喷洒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20~30克,所述添加剂由食品级乙醇、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食品级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按重量比为1:0.09~0.2:0.03~0.12组成,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比分别称取食品级乙醇、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食品级山梨醇酐单油酸酯;(2)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食品级乙醇、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食品级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混合后在转速为200~300r/min下搅拌10-15min,即制得添加剂;S2、速冻定型:将步骤S1中喷洒除蜡质添加剂的金花茶鲜花朵放入冻库中,在温度为-32℃~-24℃下速冻定型0.5~0.8h;S3、第一次真空干燥:将步骤S2速冻定型的金花茶花朵转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在温度为-60℃~-55℃,真空度为26~34Pa下真空冷冻干燥5~7h,干燥至花朵的含水量为15%~18%,制得真空冷冻干燥后的金花茶花朵;S4、除蜡质处理:将步骤S3制得的真空冷冻干燥后的金花茶花朵恢复至常温,然后同时进行脉冲电场处理和超声波处理1.5~2h,获得除蜡质后的金花茶花朵,其中脉冲电场处理条件为:电场强度为32~35kV/cm,脉冲宽度为23~26μs,温度为26~28℃,脉冲频率为800~1000Hz;超声波处理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500~800W,温度为26~28℃;S5、超声波杀青:将步骤S4获得除蜡质后的金花茶花朵进行超声波杀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的重量比为1:0.09~0.2:0.03~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的重量比为1:0.15:0.0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为食品级乙醇。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丙二醇脂肪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去除金花茶表面蜡质的添加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林谭立豪杜光汉梁云
申请(专利权)人:崇左市青林金花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