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的机床底座
本技术涉及机床底座
,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机床底座。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而机床底座则是用于支撑安装机床的支撑部件。当数控机床在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碎屑,并且碎屑通常会伴随着加工过程使用到的冷却液,从而导致碎屑在沾上冷却液后具有一定粘附性,通常的清理方式是通过人工收集清理,而这种收集清理方式较为缓慢,同时难以将碎屑和冷却液进行分离处理,为后期处理加大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数控机床的机床底座,解决了当数控机床在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碎屑,并且碎屑通常会伴随着加工过程使用到的冷却液,从而导致碎屑在沾上冷却液后具有一定粘附性,通常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的机床底座,包括开口(1)和轨道板(2),所述开口(1)开设于垫块(4)左右两侧中部,且开口(1)内侧底端面中部开设有安装螺孔(3),所述轨道板(2)对称焊接有两个于底座板(5)顶端面左右两端,且轨道板(2)顶端面前后两端开设有固定螺孔(6),所述垫块(4)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底座板(5)底端面前后两端;/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机构(7),所述收集机构(7)设置于底座板(5)内侧底端,所述收集机构(7)由导流槽(71)、入口(72)、蓄液槽(73)、开关门(74)、排液管(75)、碎屑收集框(76)、轴杆(77)、齿条(78)、定位机构(79)、扇形齿轮(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的机床底座,包括开口(1)和轨道板(2),所述开口(1)开设于垫块(4)左右两侧中部,且开口(1)内侧底端面中部开设有安装螺孔(3),所述轨道板(2)对称焊接有两个于底座板(5)顶端面左右两端,且轨道板(2)顶端面前后两端开设有固定螺孔(6),所述垫块(4)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底座板(5)底端面前后两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机构(7),所述收集机构(7)设置于底座板(5)内侧底端,所述收集机构(7)由导流槽(71)、入口(72)、蓄液槽(73)、开关门(74)、排液管(75)、碎屑收集框(76)、轴杆(77)、齿条(78)、定位机构(79)、扇形齿轮(710)、T型杆(711)、套筒(712)、弹簧(713)和透孔(714)组成,所述导流槽(71)开设于底座板(5)内侧后端,所述入口(72)垂直贯穿于导流槽(71)内侧顶端面和底座板(5)顶端面中部,所述蓄液槽(73)开设于导流槽(71)内侧底端面后部,所述开关门(74)铰接于底座板(5)后端面顶部,所述排液管(75)衔接于蓄液槽(73)内侧底端面,所述碎屑收集框(76)左右两端前端通过轴杆(77)与蓄液槽(73)内侧顶端转动连接,且碎屑收集框(76)内侧底端面开设有透孔(714),所述齿条(78)穿过垫块(4)前端面顶部后与扇形齿轮(710)底部相互啮合,所述定位机构(79)设置于齿条(78)前侧,所述扇形齿轮(710)左端面顶部与蓄液槽(73)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所述T型杆(711)贴合于扇形齿轮(710)后端面,且T型杆(711)穿过套筒(712)内侧后与碎屑收集框(76)底端面前侧转动连接,所述套筒(712)锁固于蓄液槽(73)内侧左端,所述弹簧(71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T型杆(711)内侧底端面和套筒(712)底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9)由第一固定板(791)、推杆(792)、椭圆形板(793)、第二固定板(794)和压缩弹簧(795)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791)和第二固定板(794)垂直焊接于底座板(5)底端面,且第一固定板(791)位于第二固定板(7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