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321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包括用于让黑水虻进行集中产卵的集卵机构和用于采集黑水虻虫卵的采卵机构,所述集卵机构包括集卵器,该集卵器设置在养殖室内,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集卵板;其中,相邻两个集卵板之间的间隙构成集卵缝;所述采卵机构包括用于将虫卵从集卵板上吹落的吹风机构以及用于驱动集卵器进行自转或者驱动吹风机构绕着集卵器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集卵器的下方设有用于对落下的虫卵进行统一收集的收卵斗。该产卵集卵装置不仅能够自动对黑水虻虫卵进行集中的收集,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收集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
技术介绍
为适应有机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引进了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其中,黑水虻原产于美洲,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其幼虫营腐生生活,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并能够富有效率地将易腐有机垃圾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和油脂,向市场提供大量优质而廉价的动物蛋白来源,从而在环保和农业领域同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黑水虻的养殖方式逐渐由传统的散养方式转为高效的集中养殖方式,尤其是在黑水虻产卵过程中,将黑水虻引导至专门设置的产卵装置上,使得黑水虻在统一、集中的位置产卵,以便后续对虫卵进行统一处理,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042543A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黑水虻集卵方法,在该集卵方式中,虽然能够集中地获得大批量的虫卵,但是在黑水虻产下虫卵后,需要人工取出集卵装置,利用刮刀采集虫卵,这样不仅会制约采卵的效率,还可能会在人工收集卵过程造成虫卵的损坏。为此,现有技术中提供一些能够自动采集虫卵的技术,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731313A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卵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在该收集方式中,虽然能够自动地对集卵板上的虫卵进行采集,无需人工参与,极大地提高了虫卵的采集效率,但是该收集方式同时存在以下的不足:1、需要单独配置采集设备,而且采集工序繁多,生产成本高。2、需要将集卵板转移出集卵地进行统一采集,不够便捷,而且还需要将处理后的集卵板重新装回原集卵地,以便黑水虻继续产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该产卵集卵装置不仅能够自动对黑水虻虫卵进行集中的收集,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收集效率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包括用于让黑水虻进行集中产卵的集卵机构和用于采集黑水虻虫卵的采卵机构,所述集卵机构包括集卵器,该集卵器设置在养殖室内,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集卵板;其中,相邻两个集卵板之间的间隙构成集卵缝;所述采卵机构包括用于将虫卵从集卵板上吹落的吹风机构以及用于驱动集卵器进行自转或者驱动吹风机构绕着集卵器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集卵器的下方设有用于对落下的虫卵进行统一收集的收卵斗。上述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黑水虻的生长习性可知,成虫不需进食,只需要补充水分,光源充足时,喜欢选择在有臭味的狭小缝隙中产卵。将黑水虻关养在养殖室内,当黑水虻成虫交配后,会聚集在集卵板上并将虫卵产在集卵缝中的集卵板表面上,当集卵缝中的虫卵密集到一定程度时,开始进行原地的自动采卵工作。启动吹风机构,将快速的气流吹向集卵器,快速的风流撞击附着在集卵板表面的虫卵上,使得虫卵从集卵板上脱离下来,由下方的收卵斗进行统一收集。进一步,以旋转驱动机构驱动集卵器进行自转为例,由于集卵器由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集卵板构成,亦即集卵器为圆柱形的集合体,虫卵密布在圆柱面上,所以当吹风机构正前方的集卵板完成采集工作后,旋转驱动机构驱动集卵器自转一定角度,使得下一个相邻的集卵板转动至吹风机构的正前方,从而开展吹扫采卵工作。按照上述采集流程,依次沿着圆周的方向将集卵器中的全部虫卵吹落至收卵斗中,再进行孵化的工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卵板竖向设置或者横向设置。优选地,当集卵板竖向设置时,该集卵板呈两端薄、中间厚的结构,使板与板之间狭缝更小。优选地,当集卵板横向设置时,该集卵板呈两端薄、中间厚的扇形结构,且自上而下与中心轴呈一定角度层叠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卵板竖向设置;所述吹风机构包括风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风嘴在集卵器的外侧进行升降移动的竖向驱动机构;所述风嘴的出风口往下倾斜地朝向集卵器,且该风嘴与提供高速风流的送风装置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卵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待采集的集卵板远离集卵时所处的位置的顶出机构和用于驱动采集完毕的集卵板复位至集卵时所处的位置的复位机构。在实际的养殖场合中,为了吸引黑水虻成虫产卵(黑水虻喜欢选择在狭小缝隙中产卵),相邻的两个集卵板会尽可能地靠近,亦即两个集卵板的间距比较小,这样虽然能够有效地吸引大量的黑水虻进行产卵,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集卵缝的尺寸窄小,集卵缝中的虫卵密度比较大,虫卵的附着力比较大,依靠风力难以高效且彻底地完成采集的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优选设置了可以将待采集的集卵板顶出的顶出机构,使得集卵板以及附着在集卵板的两个侧面上的虫卵离开集卵时所处的位置,远离集卵器,将虫卵从窄小的集卵缝中带到外侧,单独地移动至风嘴之前,这样便于高速的风力将集卵板的两个侧面上的虫卵吹落,从而保证高效且彻底的采集工作。进一步,当该集卵板完成采集时,复位机构会驱动其复位至集卵时所处的位置。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凸台挤压结构和顶出动力机构,所述凸台挤压结构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面向第二凸台的一侧设有倾斜的顶出面,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位于多个集卵板的中心位置的升降杆上,所述升降杆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在顶出动力机构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集卵板的内侧,当第二凸台随着对应的待采集的集卵板转动至第一凸台之前时,顶出动力机构驱动升降杆作相应的升降移动,第一凸台靠近并往外挤压第二凸台,将该待采集的集卵板顶出并远离集卵时所处的位置。上述结构,将顶出结构的设置在集卵器的内部,在集卵器的内部将集卵板顶出,结构十分巧妙,不占用养殖室的其他空间。进一步,所述顶出动力机构包括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有多个,且与集卵板一一对应;所述复位弹簧水平地连接在集卵板和集卵安装架之间,所述集卵安装架设置在多个集卵板的内侧,且该集卵安装架上沿着圆周的方向设有多个导向部,所述集卵板配合在导向部内。进一步,所述导向部设有两组,相对地设置在集卵安装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集卵板卡在顶部和底部的导向部之间。进一步,所述升降杆延伸至集卵安装架的内侧,所述集卵安装架沿着圆周的方向上设有多个避让孔,所述第二凸台穿过避让孔延伸至集卵安装架的内侧。这样在保证基本的集卵功能的基础上,集合了顶出以及复位的功能,结构十分紧凑、巧妙。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卵机构包括用于驱动集卵器进行自转的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安装架、旋转驱动电机以及旋转传动组件,所述集卵器同轴地连接在旋转安装架的外侧,所述旋转安装架的顶部往上延伸至养殖室的外侧,并通过所述旋转传动组件与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优选地,所述旋转传动组件由同步带结构组成,或者由同步齿轮结构组成。优选地,所述顶出气缸设置在养殖室的顶部表面上,所述升降杆穿过旋转安装架的中心往下延伸,通过上述结构,既能驱动集卵器进行自转,又能驱动单个集卵板顶出,结构十分巧妙。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让黑水虻进行集中产卵的集卵机构和用于采集黑水虻虫卵的采卵机构,所述集卵机构包括集卵器,该集卵器设置在养殖室内,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集卵板;其中,相邻两个集卵板之间的间隙构成集卵缝;/n所述采卵机构包括用于将虫卵从集卵板上吹落的吹风机构以及用于驱动集卵器进行自转或者驱动吹风机构绕着集卵器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n所述集卵器的下方设有用于对落下的虫卵进行统一收集的收卵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让黑水虻进行集中产卵的集卵机构和用于采集黑水虻虫卵的采卵机构,所述集卵机构包括集卵器,该集卵器设置在养殖室内,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集卵板;其中,相邻两个集卵板之间的间隙构成集卵缝;
所述采卵机构包括用于将虫卵从集卵板上吹落的吹风机构以及用于驱动集卵器进行自转或者驱动吹风机构绕着集卵器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
所述集卵器的下方设有用于对落下的虫卵进行统一收集的收卵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虫卵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卵板竖向设置或者横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虫卵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卵板竖向设置;所述吹风机构包括风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风嘴在集卵器的外侧进行升降移动的竖向驱动机构;所述风嘴的出风口往下倾斜地朝向集卵器,且该风嘴与提供高速风流的送风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卵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待采集的集卵板远离集卵时所处的位置的顶出机构和用于驱动采集完毕的集卵板复位至集卵时所处的位置的复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凸台挤压结构和顶出动力机构,所述凸台挤压结构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面向第二凸台的一侧设有倾斜的顶出面,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位于多个集卵板的中心位置的升降杆上,所述升降杆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在顶出动力机构的驱动端上;
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集卵板的内侧,当第二凸台随着对应的待采集的集卵板转动至第一凸台之前时,顶出动力机构驱动升降杆作相应的升降移动,第一凸台靠近并往外挤压第二凸台,将该待采集的集卵板顶出并远离集卵时所处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有多个,且与集卵板一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铭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