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831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将huc:eGFP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待检测的废水中至24hpf,将暴露后的胚胎取出后,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进行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转基因斑马鱼的评估手段,借助生物显微技术,即绿色荧光(GFP)易于检测的特性,实现了废水发育神经毒性的直接可视化及半定量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废水发育神经毒性评估,也适用于化学品及其他众多环境水体的毒性评估。且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废水的监控仍以化学分析法为主。从简单的总有机碳(TOC)、总磷(TP)、总氮(TN)测定等到复杂的色谱、质谱及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均只能大致了解污染物的浓度信息,并且往往需要昂贵的化学药品和设备,同时分析过程中也容易引入二次污染[1]。更重要是这种纯粹的化学方法无法提供有关暴露时间变化或污染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毒性危害信息[2]。因而生物毒性测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废水水质评估及生态风险评估中。由于生物在遭受废水暴露时表现出物种、器官及生物系统敏感性差异巨大,生物毒性测试也成为了一个具有多物种、多毒性终点及多检测手段等特点的复杂评估体系。发育神经毒性则其中是一个与物种繁殖高度相关的毒性终点,决定着后代生物的生存能力。而目前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却受到较少关注。现有发育神经毒性的检测方法主要由运动行为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反应(ELISA)或是其他分子生物学手段。廖等人借助运动检测仪器记录并分析了氯胺酮和甲基苯丙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huc:eGFP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待检测的废水中至24hpf,将暴露后的胚胎取出后,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进行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huc:eGFP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待检测的废水中至24hpf,将暴露后的胚胎取出后,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uc:eGFP转基因斑马鱼胚胎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huc:eGFP转基因斑马鱼成鱼饲养于鱼缸中,雌鱼和雄鱼要分开养殖,其养殖条件均一样:水温为28℃,光照周期为14h光照,10h黑暗,养殖密度为5-8尾/L,每天中、晚各喂食一次虾;
S2:每天第二次喂食结束后30min后进行配鱼,鱼缸盛水量为鱼缸体积的三分之二,每个鱼缸中为两雌一雄或一雌一雄,鱼缸中间用隔板将雌雄分开,次日光照开启时抽去隔板,13~20min雌鱼开始排卵,在30~40min时收集胚胎,去除死卵、粪便和其它杂物,用E3培养基洗涤数次,转移到28.5℃恒温培养箱中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3培养基中,各组分的浓度为:5mMNaCl,0.17mMKCl,0.33mMCaCl2·2H2O,0.33mMMgSO4·7H2O;溶剂为水,pH为7.2~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发育神经毒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废水预处理后得到待检测的废水,所述的预处理包括:(1)调节pH;(2)过滤杂质;(3)将野生型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废水中,记录胚胎死亡情况,根据胚胎死亡情况评估结果,对废水进行浓缩或稀释至0%<致死率≤20%。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陈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