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丽杰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828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菊花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包括,步骤S1、扦插育苗;步骤S2、苗床准备;步骤S3、移栽定植;步骤S4、成活统计;步骤S5、科学施肥以及虫害治理;步骤S6、采摘以及数据总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食用菊花培育方法进行研究改进,通过扦插方式培育植株,科学的把控移栽、采摘等工作的时机,科学进行肥料的喷施,并且科学的进行施水,避免水资源浪费,减少滥用肥料对环境的影响,科学进行虫害治理,减少农药残留,促使提升食用菊花产量,同时提升食用菊花的口感品质,提升营养价值,整体促进食用菊花培育工作更好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菊花培育
,特别是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食用菊花技术发展较早,用菊花制作糕点茶点自古相传,可谓“菊花如有土,过时有余香”,如今食用菊花因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主要采用的栽培技术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方面往往不够合理,对产量的追求高于质量的控制,不仅给食用菊花的带来口感以及质量安全隐患,而且容易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缺少科学合理的菊花培育方法,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农药使用不合理,栽培步骤不科学以及菊花口感差、质量差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包括,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扦插育苗;步骤S2、苗床准备;步骤S3、移栽定植;步骤S4、成活统计;步骤S5、科学施肥以及虫害治理;步骤S6、采摘以及数据总结;步骤S1:选择口感较好的的食用菊花品种进行扦插,挑选健壮且具有顶芽的枝条,截取长度不低于20cm,进行扦插育苗,扦插深度控制在5cm内,扦插间距保持在10cm左右,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不能让土壤表层出现干土;步骤S2:苗床准备工作中,需要选择肥沃、灌溉方便的土地作为栽种地块,深翻土地30cm,进行旋耕两遍到三遍,加有机生物肥,打喷施具有水果及药食同源蔬菜做成的环保酵素产生生物菌丝;r>步骤S3:扦插苗长3-4片新生叶后,并且注意至少两片已经完全展开时,进行移栽定植工作,将扦插苗挖出,移植至苗床;步骤S4:进行相应的浇水工作,一周内需要对食用菊花植株成长情况进行观察,对具有明显枯萎迹象的植株进行拔出补植,对枯萎植株进行统计并记录,最后进行移栽定植成活百分比计算并记录;步骤S5:移栽的食用菊花成活以后,每个隔十天喷施一次具有水果及药食同源蔬菜成份的环保酵素,并进行观察,在食用菊花植株叶片生长到6-8片时停止环保酵素喷施,进行喷施富硒肥,时间控制在每隔十天喷施一次,共计喷施3次,观察发现食用菊花植株出现虫害迹象时,采用的杀虫剂为0.5kg石硫合剂兑水100kg进行喷施,用1:100波尔多液或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70%的代森锰锌800~1000倍叶喷雾,防治叶枯病;用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防治蚜虫;步骤S6:食用菊花在进入每年的11月份为采摘期,通过大棚繁育的食用菊花采摘期相对较早,食用菊花盛开期间每隔3-5天采摘一次,记录采摘产量,归纳影响植株成长以及产量的因素。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扦插工作可在3-5月的大棚中进行,也可以在6-7月份采用露天黑网遮盖的方式进行,扦插工作中工作人员需佩戴专用手套,并且要避免触碰顶芽,扦插后采用均匀喷水的方式进行施水。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注意观察成长状况,发育缓慢时可进行1:1000倍的水果及药食同源蔬菜成分制成的环保酵素。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可选择性添加砻糠灰、堆肥土以及锯木屑。优选的,所述S3中,植株间距保持在30cm左右,扦插苗挖出时注意保护根系。优选的,所述S3中,需要带土挖出,不可以露出根系,挖出工作中注意不可将根系切断。优选的,所述S4中,完成移栽定植工作后一周内不进行任何肥料的施加。优选的,所述S5中,药剂杀虫工作在距离收割仅存1个自然月时停止药剂使用,距离收割仅存1个自然月时只采用诱光灯杀虫。优选的,所述S5中,采用大棚进行繁育时,遭遇诸如白粉虱类害虫时可采用药剂熏杀方式治理。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食用菊花在每天中的最佳采摘时间为上午十点至下午二点。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食用菊花培育方法进行研究改进,通过扦插方式培育植株,科学的把控移栽、采摘等工作的时机,科学进行肥料的喷施,并且科学的进行施水,避免水资源浪费,减少滥用肥料对环境的影响,科学进行虫害治理,减少农药残留,促使提升食用菊花产量,同时提升食用菊花的口感品质,提升营养价值,整体促进食用菊花培育工作更好的进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内容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包括,步骤S1、扦插育苗;步骤S2、苗床准备;步骤S3、移栽定植;步骤S4、成活统计;步骤S5、科学施肥以及虫害治理;步骤S6、采摘以及数据总结;步骤S1:选择口感较好的的食用菊花品种进行扦插,挑选健壮且具有顶芽的枝条,截取长度不低于20cm,进行扦插育苗,扦插深度控制在5cm内,扦插间距保持在10cm左右,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不能让土壤表层出现干土;步骤S2:苗床准备工作中,需要选择肥沃、灌溉方便的土地作为栽种地块,深翻土地30cm,进行旋耕两遍到三遍,加有机生物肥,打喷施具有水果及药食同源蔬菜做成的环保酵素产生生物菌丝;步骤S3:扦插苗长3-4片新生叶后,并且注意至少两片已经完全展开时,进行移栽定植工作,将扦插苗挖出,移植至苗床;步骤S4:进行相应的浇水工作,一周内需要对食用菊花植株成长情况进行观察,对具有明显枯萎迹象的植株进行拔出补植,对枯萎植株进行统计并记录,最后进行移栽定植成活百分比计算并记录;步骤S5:移栽的食用菊花成活以后,每个隔十天喷施一次具有水果成份的环保酵素,并进行观察,在食用菊花植株叶片生长到6-8片时停止环保酵素喷施,进行喷施富硒肥,时间控制在每隔十天喷施一次,共计喷施3次,观察发现食用菊花植株出现虫害迹象时,采用的杀虫剂为0.5kg石硫合剂兑水100kg进行喷施,用1:100波尔多液或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70%的代森锰锌800~1000倍叶喷雾,防治叶枯病;用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防治蚜虫;步骤S6:食用菊花在进入每年的11月份为采摘期,通过大棚繁育的食用菊花采摘期相对较早,食用菊花盛开期间每隔3-5天采摘一次,记录采摘产量,归纳影响植株成长以及产量的因素;所述步骤S1中,扦插工作可在3-5月的大棚中进行,也可以在6-7月份采用露天黑网遮盖的方式进行,扦插工作中工作人员需佩戴专用手套,并且要避免触碰顶芽,扦插后采用均匀喷水的方式进行施水;所述步骤S1中,注意观察成长状况,发育缓慢时可进行1:1000倍的水果及药食同源蔬菜成分制成的环保酵素;所述步骤S2中,可选择性添加砻糠灰、堆肥土以及锯木屑;所述S3中,植株间距保持在30cm左右,扦插苗挖出时注意保护根系;所述S3中,需要带土挖出,不可以露出根系,挖出工作中注意不可将根系切断;所述S4中,完成移栽定植工作后一周内不进行任何肥料的施加;所述S5中,药剂杀虫工作在距离收割仅存1个自然月时停止药剂使用,距离收割仅存1个自然月时只采用诱光灯杀虫;所述S5中,采用大棚进行繁育时,遭遇诸如白粉虱类害虫时可采用药剂熏杀方式治理;所述步骤S6中,食用菊花在每天中的最佳采摘时间为上午十点至下午二点。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包括步骤S1、扦插育苗;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包括,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扦插育苗;步骤S2、苗床准备;步骤S3、移栽定植;步骤S4、成活统计;步骤S5、科学施肥以及虫害治理;步骤S6、采摘以及数据总结;/n步骤S1:选择口感较好的的食用菊花品种进行扦插,挑选健壮且具有顶芽的枝条,截取长度不低于20cm,进行扦插育苗,扦插深度控制在5cm内,扦插间距保持在10cm左右,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不能让土壤表层出现干土;/n步骤S2:苗床准备工作中,需要选择肥沃、灌溉方便的土地作为栽种地块,深翻土地30cm,进行旋耕两遍到三遍,加有机生物肥,打喷施具有水果及药食同源蔬菜做成的环保酵素产生生物菌丝;/n步骤S3:扦插苗长3-4片新生叶后,并且注意至少两片已经完全展开时,进行移栽定植工作,将扦插苗挖出,移植至苗床;/n步骤S4:进行相应的浇水工作,一周内需要对食用菊花植株成长情况进行观察,对具有明显枯萎迹象的植株进行拔出补植,对枯萎植株进行统计并记录,最后进行移栽定植成活百分比计算并记录;/n步骤S5:移栽的食用菊花成活以后,每个隔十天喷施一次具有水果成份的环保酵素,并进行观察,在食用菊花植株叶片生长到6-8片时停止环保酵素喷施,进行喷施富硒肥,时间控制在每隔十天喷施一次,共计喷施3次,观察发现食用菊花植株出现虫害迹象时,采用的杀虫剂为0.5kg石硫合剂兑水100kg进行喷施,用1:100波尔多液或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70%的代森锰锌800~1000倍叶喷雾,防治叶枯病;用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防治蚜虫;/n步骤S6:食用菊花在进入每年的11月份为采摘期,通过大棚繁育的食用菊花采摘期相对较早,食用菊花盛开期间每隔3-5天采摘一次,记录采摘产量,归纳影响植株成长以及产量的因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菊花的培育方法,包括,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扦插育苗;步骤S2、苗床准备;步骤S3、移栽定植;步骤S4、成活统计;步骤S5、科学施肥以及虫害治理;步骤S6、采摘以及数据总结;
步骤S1:选择口感较好的的食用菊花品种进行扦插,挑选健壮且具有顶芽的枝条,截取长度不低于20cm,进行扦插育苗,扦插深度控制在5cm内,扦插间距保持在10cm左右,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不能让土壤表层出现干土;
步骤S2:苗床准备工作中,需要选择肥沃、灌溉方便的土地作为栽种地块,深翻土地30cm,进行旋耕两遍到三遍,加有机生物肥,打喷施具有水果及药食同源蔬菜做成的环保酵素产生生物菌丝;
步骤S3:扦插苗长3-4片新生叶后,并且注意至少两片已经完全展开时,进行移栽定植工作,将扦插苗挖出,移植至苗床;
步骤S4:进行相应的浇水工作,一周内需要对食用菊花植株成长情况进行观察,对具有明显枯萎迹象的植株进行拔出补植,对枯萎植株进行统计并记录,最后进行移栽定植成活百分比计算并记录;
步骤S5:移栽的食用菊花成活以后,每个隔十天喷施一次具有水果成份的环保酵素,并进行观察,在食用菊花植株叶片生长到6-8片时停止环保酵素喷施,进行喷施富硒肥,时间控制在每隔十天喷施一次,共计喷施3次,观察发现食用菊花植株出现虫害迹象时,采用的杀虫剂为0.5kg石硫合剂兑水100kg进行喷施,用1:100波尔多液或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70%的代森锰锌800~1000倍叶喷雾,防治叶枯病;用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防治蚜虫;
步骤S6:食用菊花在进入每年的11月份为采摘期,通过大棚繁育的食用菊花采摘期相对较早,食用菊花盛开期间每隔3-5天采摘一次,记录采摘产量,归纳影响植株成长以及产量的因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丽杰
申请(专利权)人:任丽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