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旋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壳体旋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壳体产品尺寸较大,对外观要求严格,对产品的直线度和壳体口部的平面度要求很高,且需要满足其装配焊接要求,不允许在口部存在接刀口,刀口毛刺还不能太大,只能一次性切出。但是此产品为壳体拉伸产品,在拉伸之后,由于材料的流动和各向异性的存在,会导致产品的边缘部分直线度差距过大。而传统工艺很难满足,市场上旋切关于大型壳体实例较少,存在的均是圆筒形或小型矩形电池壳体的旋切,传统的旋切大部分是导向块,导轨,凹模或凸模在同一方向,这种旋切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导轨受力太大,容易损坏,产品旋切出的平面度很难保证在要求范围之内,刀口的寿命较低,造成修模频繁。而且在冲压后需要反复修整,一方面工艺上不能确保满足要求,另一方面生产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一上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壳体旋切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壳体旋切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设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的旋切模板组件,所述的旋切模板组件包括凹模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设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的旋切模板组件,所述的旋切模板组件包括凹模组件、凸模组件和导轨,所述的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相互配合,需要加工的产品设于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之间,凹模组件设于上模座上,凸模组件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凹模组件包括旋切凹模、旋切凹模固定板,凸模组件包括旋切凸模、旋切凸模固定板,旋切凹模固定板将旋切凹模固定于上模座上,旋切凸模设于下模座上且与所述的旋切凹模对齐,所述的旋切凸模固定板的外侧设有凸起的导向块,所述导轨内侧设有导轨槽,该导向块与导轨槽配合,驱动旋切凸模固定板带动旋切凸模向四周浮动实现将位于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设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的旋切模板组件,所述的旋切模板组件包括凹模组件、凸模组件和导轨,所述的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相互配合,需要加工的产品设于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之间,凹模组件设于上模座上,凸模组件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凹模组件包括旋切凹模、旋切凹模固定板,凸模组件包括旋切凸模、旋切凸模固定板,旋切凹模固定板将旋切凹模固定于上模座上,旋切凸模设于下模座上且与所述的旋切凹模对齐,所述的旋切凸模固定板的外侧设有凸起的导向块,所述导轨内侧设有导轨槽,该导向块与导轨槽配合,驱动旋切凸模固定板带动旋切凸模向四周浮动实现将位于旋切凹模和旋切凸模之间的产品进行切边工作;导轨和导向块采用分离的方式,导向块在下,导轨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包括前导轨、后导轨、左导轨和右导轨,分别设于所述旋切凹模固定板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每个导轨靠近旋切凹模固定板的一侧的内侧面设有导轨槽,当导轨下行时,设于旋切凸模固定板外侧的导向块可在导轨槽内在水平方向上向四周浮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壳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导轨靠块,所述的导轨靠块分别设于前导轨的前侧、后导轨的后侧、左导轨的左侧、右导轨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组件还包括卸料顶芯和卸料顶杆,所述的卸料顶芯设于所述的旋切凹模内,卸料顶芯与旋切凹模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的卸料顶杆位于卸料顶芯内,卸料顶杆的末端与设于旋切凹模内的垫块固定;所述的凸模组件还包括产品定位块、浮料块和浮料块顶杆,所述的产品定位块设于旋切凸模的上方,旋切凸模固定板的中心设有垫块,所述的旋切凸模设于该垫块的上方,产品套在产品定位块上,产品的上表面与卸料顶芯的下表面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燕华,叶强,蒋小波,邱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优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