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筛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813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筛选系统,包括用于运载工件移动的传送带、摄像机、光源、PLC、计算机、传送带控制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第一收纳筐、第二收纳筐、第三收纳筐、第四收纳筐,所述PLC与所述计算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对不同标识错误类别的工件的检测、筛选、剔除,设备简单,便于控制和拓展,且可以实现不停线检测、筛选、剔除,效率提升,准确度与可靠性提高。采用RS‑422接口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光电传感器通用性强、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检测精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筛选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器视觉
,具体是一种智能筛选系统。
技术介绍
机器视觉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综合了光学工程、电子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机械工程和软件工程等多领域知识。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光源、镜头、摄像器件、图像存储体、监视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等设备组成。光源为视觉系统提供足够的照度,镜头将被测场景中的目标成像到视觉传感器(即摄像器件)的成像面上,图像存储体负责将电信号转变为数字图像,即把每个像素点的亮度转变为灰度级数据,并存储为一幅或多幅图像,计算机系统负责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判断和识别,最终给出检测结果。如今,中国正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应用范围涵盖了工业、农业、医药、军事、航天、气象、天文、公安、交通、安全、科研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重要原因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加工中心,高要求的零部件加工及其相应的先进生产线,使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视觉系统和应用经验也进入了中国。在视觉检测过程中,结合标记、剔除等装置,组成基于视觉检测的标识检测筛选系统便可很容易将不合格品筛选清理。然而,不同类别的标识错误往往可能需要不同的返工程序和处理方式,比如,如果是“无标识字符”,后续处理只需只需在此标签上重新打标即可,如果是“标识灰度错误”则可能需要报废此标签重新制作标记。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标识检测时,往往不需要比对和区分具体属于哪一种标识错误,只要一检测到标识不符合预设,即判别不合格进行剔除,然后统一报废,这样比较浪费;也有的情况下,需要挑选出还可以使用或者经过简单后续处理就可以变为合格的报废标识,则进行二次检测、分类、再处理,这样的方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筛选系统,实现不同标识错误类别的判别、分别剔除、分别收纳,以便后续处理,解决现有的基于视觉检测的标识检测筛选技术存在的比较浪费、效率不够高等的问题。本技术是基于硬件结构的改善,其软件部分采用现有成熟技术便可实现,故未再详细阐述软件部分。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筛选系统,包括用于运载工件移动的传送带、摄像机、光源、PLC、计算机、传送带控制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第一收纳筐、第二收纳筐、第三收纳筐、第四收纳筐,所述PLC与所述计算机相连;所述传送带控制器用于根据PLC的指令控制传送带的工作节拍;所述光源设于工件上方,用于为摄像机提供照明,并与所述PLC相连;所述摄像机设于工件上方,用于采集工件的标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的标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所述摄像机与PLC相连;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检测传送带上工件的位置,并分别与PLC相连;第一位置传感器处传送带的两侧设有水平对向布置的第一推杆、第三推杆,第二位置传感器处传送带的两侧设有水平对向布置的第二推杆、第四推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的杆端均朝向工件且位置均高于传送带上表面,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分别与PLC相连;在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收纳筐、第二收纳筐、第三收纳筐、第四收纳筐。第一收纳筐、第二收纳筐、第三收纳筐、第四收纳筐分别用于收集不同标识错误类别的标识错误一、标识错误二、标识错误三、标识错误四的不合格工件(比如,标识错误一、标识错误二、标识错误三、标识错误四分别对应“无标识字符”、“标识字符不全”、“标识灰度错误”、“标识位置错误”四种不同类别的标识错误),当第一位置传感器感应到传送带运载工件到达时,摄像机采集工件的标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的标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标识数据是否有误进行分析判断:如果标识数据,则系统正常运行;如果出现标识错误一,计算机与PLC交互,PLC控制第三推杆将工件推入第一收纳筐;如果出现标识错误三,计算机与PLC交互,PLC控制第一推杆将工件推入第三收纳筐;如果出现标识错误二,计算机与PLC交互,当工件到达第二位置传感器位置时,第二位置传感器反馈信号给PLC,PLC控制第四推杆将工件推入第二收纳筐;如果出现标识错误四,计算机与PLC交互,当工件到达第二位置传感器位置时,第二位置传感器反馈信号给PLC,PLC控制第二推杆将工件推入第四收纳筐。这样就实现了不同标识错误类别的工件的检测、筛选、剔除,设备简单,便于控制和拓展,且可以实现不停线检测、筛选、剔除,减小了浪费,效率提升,PLC与计算机相连,使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准确度与可靠性提高。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均为电力驱动推杆。电力驱动推杆方便速度、推力等的控制。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的杆端均设有橡胶缓冲套。橡胶缓冲套可以减小推杆对工件的撞击,增加了防护,方便防止工件受损。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第四推杆均沿与传送带正交方向布置。正交的布置使推杆更精准的对准工件,减少误动作,提高了剔除的有效性。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对检测物体的限制少,通用性强,非接触检测不会对检测物体和传感器造成损伤。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检测精确度高。优选的,所述PLC与所述计算机通过RS-422接口连接。RS-422采用全双工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检测精度。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实现对不同标识错误类别的工件的检测、筛选、剔除,设备简单,便于控制和拓展,且可以实现不停线检测、筛选、剔除,减小了浪费,效率提升,PLC与计算机相连,使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准确度与可靠性提高。(2)本技术正交的布置使推杆更精准的对准工件,减少误动作,提高了剔除的有效性。RS-422采用全双工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检测精度。(3)橡胶缓冲套可以减小推杆对工件的撞击,增加了防护,方便防止工件受损。光电传感器对检测物体的限制少,通用性强,非接触检测不会对检测物体和传感器造成损伤,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检测精确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传送带,3、摄像机,4、光源,5、PLC,6、计算机,7、传送带控制器,11、第一位置传感器,12、第二位置传感器,21、第一推杆,22、第二推杆,23、第三推杆,24、第四推杆,31、第一收纳筐,32、第二收纳筐,33、第三收纳筐,34、第四收纳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筛选系统,包括用于运载工件移动的传送带1、摄像机3、光源4、PLC5、计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载工件移动的传送带(1)、摄像机(3)、光源(4)、PLC(5)、计算机(6)、传送带控制器(7)、第一位置传感器(11)、第二位置传感器(12)、第一推杆(21)、第二推杆(22)、第三推杆(23)、第四推杆(24)、第一收纳筐(31)、第二收纳筐(32)、第三收纳筐(33)、第四收纳筐(34),所述PLC(5)与所述计算机(6)相连;/n所述传送带控制器(7)用于根据PLC(5)的指令控制传送带(1)的工作节拍;/n所述光源(4)设于工件上方,用于为摄像机(3)提供照明,并与所述PLC(5)相连;/n所述摄像机(3)设于工件上方,用于采集工件的标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标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6),所述摄像机(3)与PLC(5)相连;/n所述传送带(1)的一侧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11)、第二位置传感器(12),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1)、第二位置传感器(12)用于感应检测传送带(1)上工件的位置,并分别与PLC(5)相连;/n第一位置传感器(11)处传送带(1)的两侧设有水平对向布置的第一推杆(21)、第三推杆(23),第二位置传感器(12)处传送带(1)的两侧设有水平对向布置的第二推杆(22)、第四推杆(24),第一推杆(21)、第二推杆(22)、第三推杆(23)、第四推杆(24)的杆端均朝向工件且位置均高于传送带(1)上表面,第一推杆(21)、第二推杆(22)、第三推杆(23)、第四推杆(24)分别与PLC(5)相连;/n在第一推杆(21)、第二推杆(22)、第三推杆(23)、第四推杆(24)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收纳筐(31)、第二收纳筐(32)、第三收纳筐(33)、第四收纳筐(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筛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载工件移动的传送带(1)、摄像机(3)、光源(4)、PLC(5)、计算机(6)、传送带控制器(7)、第一位置传感器(11)、第二位置传感器(12)、第一推杆(21)、第二推杆(22)、第三推杆(23)、第四推杆(24)、第一收纳筐(31)、第二收纳筐(32)、第三收纳筐(33)、第四收纳筐(34),所述PLC(5)与所述计算机(6)相连;
所述传送带控制器(7)用于根据PLC(5)的指令控制传送带(1)的工作节拍;
所述光源(4)设于工件上方,用于为摄像机(3)提供照明,并与所述PLC(5)相连;
所述摄像机(3)设于工件上方,用于采集工件的标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标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6),所述摄像机(3)与PLC(5)相连;
所述传送带(1)的一侧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11)、第二位置传感器(12),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1)、第二位置传感器(12)用于感应检测传送带(1)上工件的位置,并分别与PLC(5)相连;
第一位置传感器(11)处传送带(1)的两侧设有水平对向布置的第一推杆(21)、第三推杆(23),第二位置传感器(12)处传送带(1)的两侧设有水平对向布置的第二推杆(22)、第四推杆(24),第一推杆(21)、第二推杆(22)、第三推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甲汤何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火眼金睛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