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00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搅拌仓;所述固定架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架的两侧竖直端内壁通过翻转杆与搅拌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顶部设置有纵置伺服电机,所述纵置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延伸至搅拌仓的内腔与搅拌架传动连接,且搅拌架的外壁对称式设置有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搅拌混匀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架,既能够对搅拌仓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横置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使得搅拌仓在固定架内进行上下翻转操作,从而颠倒搅拌仓内的涂料位置,使得涂料能够相互混合流动,并配合搅拌杆的循环搅拌处理,确保了搅拌仓内的涂料能够被全面高效的搅拌混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
本技术涉及涂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而在涂料的生产加工中,需要对涂料进行搅拌混匀处理,以提高涂料加工的质量。然而现有的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通常只能够在水平面上对搅拌仓内的涂料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匀处理,由于涂料的厚度较厚,导致涂料上下之间的流动性较差,不能够全面均匀的相互混合,导致搅拌杆无法对涂料进行全面均匀的搅拌混匀处理,并且在涂料在搅拌混匀过程中,涂料也容易残留聚集在搅拌仓的内壁,从而无法将涂料全部排出搅拌仓,也影响了后续对搅拌仓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搅拌仓;所述固定架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架的两侧竖直端内壁通过翻转杆与搅拌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顶部设置有纵置伺服电机,所述纵置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延伸至搅拌仓的内腔与搅拌架传动连接,且搅拌架的外壁对称式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仓的一侧外壁上端连通有出料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横置伺服电机;所述横置伺服电机设置在固定架的一侧竖直端外壁;所述横置伺服电机通过联轴与齿轮盘传动连接,且齿轮盘通过传动链条与翻转杆绕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搅拌仓的一侧外壁;所述温控器通过导线与嵌设在搅拌仓内壁的电加热板连接;所述搅拌仓的内壁且位于电加热板的外侧设置有散热板,且散热板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缓存槽;所述缓存槽开设在搅拌杆的末端;所述缓存槽的内壁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外侧弹性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刮片,且刮片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嵌设在缓存槽的开口端内壁;所述密封环的内壁直径与伸缩杆的外壁直径大小一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清刷杆;所述清刷杆设置在搅拌架的底部;所述清刷杆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弹片,且金属弹片的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毛刷头。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搅拌混匀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架,既能够对搅拌仓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确保搅拌仓的搅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在横置伺服电机和翻转杆的共同驱动下,使得搅拌仓在固定架内进行上下翻转操作,从而颠倒搅拌仓内的涂料位置,使得涂料能够相互混合流动,并配合搅拌杆的循环搅拌处理,确保了搅拌仓内的涂料能够被全面高效的搅拌混匀。(2):该搅拌混匀装置通过设置的清刷杆,使其能够随着搅拌架进行同步旋转,配合毛刷头对搅拌仓的内壁底部残留的涂料进行快速的清刷处理,防止涂料在搅拌仓的内壁发生聚集过多的现象,同时配合刮片的刮擦效果,也实现了搅拌仓侧壁的清刷效果,最大化的确保了搅拌仓内壁的整洁性,防止涂料残留聚集在搅拌仓的内壁而影响后续的涂料混匀搅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搅拌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搅拌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清刷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齿轮盘;2、横置伺服电机;3、传动链条;4、翻转杆;5、固定架;6、搅拌仓;61、电加热板;62、散热板;7、盖板;8、纵置伺服电机;9、搅拌架;10、出料管;11、温控器;12、搅拌杆;121、缓存槽;122、弹簧;123、密封环;124、伸缩杆;125、刮片;13、清刷杆;131、金属弹片;132、毛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包括:固定架5和搅拌仓6;固定架5的截面为U形结构,固定架5的两侧竖直端内壁通过翻转杆4与搅拌仓6转动连接;还包括横置伺服电机2,横置伺服电机2设置在固定架5的一侧竖直端外壁,横置伺服电机2通过联轴与齿轮盘1传动连接,且齿轮盘1通过传动链条3与翻转杆4绕接;搅拌仓6的顶部设置有盖板7,且盖板7的顶部设置有纵置伺服电机8,纵置伺服电机8通过联轴延伸至搅拌仓6的内腔与搅拌架9传动连接,且搅拌架9的外壁对称式设置有搅拌杆12;搅拌仓6的一侧外壁上端连通有出料管10。工作原理:将需要搅拌的涂料混合物添加到搅拌仓6内,通过盖板7对搅拌仓6进行密封固定,此时启动纵置伺服电机8,纵置伺服电机8带动搅拌架9旋转,并且使得搅拌杆12在搅拌仓6内同步旋转,对搅拌仓6内的混合物料进行快速搅拌处理,当横置伺服电机2启动时,横置伺服电机2带动齿轮盘1旋转,并在传动链条3的驱动下,通过翻转杆4使得搅拌仓6在固定架5内翻转,从而颠倒搅拌仓6内的涂料位置,使得涂料能够相互混合流动,并配合搅拌杆12的循环搅拌处理,确保了搅拌仓6内的涂料能够被全面高效的搅拌混匀,而搅拌混匀的涂料从出料管10内向外排出。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温控器11,温控器11设置在搅拌仓6的一侧外壁,温控器11通过导线与嵌设在搅拌仓6内壁的电加热板61连接,搅拌仓6的内壁且位于电加热板61的外侧设置有散热板62,且散热板62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通过温控器11设置并控制电加热板61的加热温度,使得电加热板61产生的热量进入空心的散热板62内,并大面积的传导给涂料混合物,对涂料混合物进行加热稀释,从而加快涂料搅拌时的相对流动速度。如图3所示,还包括缓存槽121,缓存槽121开设在搅拌杆12的末端,缓存槽121的内壁设置有弹簧122,且弹簧122的外侧弹性连接有伸缩杆124,伸缩杆124的外侧设置有刮片125,且刮片125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还包括密封环123,密封环123嵌设在缓存槽121的开口端内壁,密封环123的内壁直径与伸缩杆124的外壁直径大小一致,当搅拌杆12不旋转时,弹簧122处于正常状态,此时伸缩杆124会位于缓存槽121内,而刮片125与搅拌仓6的侧壁不接触,当搅拌杆12旋转时,弹簧122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拉伸变形,使得伸缩杆124从缓存槽121内向外移出,此时刮片125会与搅拌仓6的侧壁接触,从而对搅拌仓6侧壁上残留的涂料进行刮擦清理,提高搅拌仓6侧壁的整洁度。如图4所示,还包括清刷杆13,清刷杆13设置在搅拌架9的底部,清刷杆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5)和搅拌仓(6);/n所述固定架(5)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架(5)的两侧竖直端内壁通过翻转杆(4)与搅拌仓(6)转动连接;/n所述搅拌仓(6)的顶部设置有盖板(7),且盖板(7)的顶部设置有纵置伺服电机(8),所述纵置伺服电机(8)通过联轴延伸至搅拌仓(6)的内腔与搅拌架(9)传动连接,且搅拌架(9)的外壁对称式设置有搅拌杆(12);/n所述搅拌仓(6)的一侧外壁上端连通有出料管(10);/n还包括清刷杆(13);/n所述清刷杆(13)设置在搅拌架(9)的底部;/n所述清刷杆(13)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弹片(131),且金属弹片(131)的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毛刷头(1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5)和搅拌仓(6);
所述固定架(5)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架(5)的两侧竖直端内壁通过翻转杆(4)与搅拌仓(6)转动连接;
所述搅拌仓(6)的顶部设置有盖板(7),且盖板(7)的顶部设置有纵置伺服电机(8),所述纵置伺服电机(8)通过联轴延伸至搅拌仓(6)的内腔与搅拌架(9)传动连接,且搅拌架(9)的外壁对称式设置有搅拌杆(12);
所述搅拌仓(6)的一侧外壁上端连通有出料管(10);
还包括清刷杆(13);
所述清刷杆(13)设置在搅拌架(9)的底部;
所述清刷杆(13)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弹片(131),且金属弹片(131)的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毛刷头(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料的搅拌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置伺服电机(2);
所述横置伺服电机(2)设置在固定架(5)的一侧竖直端外壁;
所述横置伺服电机(2)通过联轴与齿轮盘(1)传动连接,且齿轮盘(1)通过传动链条(3)与翻转杆(4)绕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钦俊
申请(专利权)人:格瑞大连精密涂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