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95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罐体、一组喷头、均风板和挡水板;罐体呈圆柱状,竖直设置,侧壁上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底部设有排水口;均风板水平设于罐体内,且位于进风口的上方;挡水板水平设于罐体内,位于出风口的下方,且位于均风板的上方;罐体的侧壁上设有一组方向向内的喷头,喷头均位于均风板和挡水板之间。该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成本经济,通过对喷头空间分布的优化以及喷头内部结构的优化,使废气在净化器内与水雾充分冲刷和交换,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废气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环保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锦纶纺丝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空气中存在聚酰胺低聚物、乳化油雾等污染物。生产过程中由于螺杆挤压所产生高温会导致聚酰胺低聚物析出并挥发到周围空气中。另外,纺丝生产工艺要求丝束必须经过加热牵伸,丝束的加热牵伸会致使乳化油剂挥发,最终形成油雾。因此,锦纶纺丝厂生产车间通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同时会有灰蒙蒙的油雾,并伴有少量烟尘。如果被污染的气体不进行处理,一方面会对车间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和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必须对厂房内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该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成本经济,通过对喷头空间分布的优化以及喷头内部结构的优化,使废气在净化器内与水雾充分冲刷和交换,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废气的净化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罐体、一组喷头、均风板和挡水板;罐体呈圆柱状,竖直设置,侧壁上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底部设有排水口;均风板水平设于罐体内,且位于进风口的上方;挡水板水平设于罐体内,位于出风口的下方,且位于均风板的上方;罐体的侧壁上设有一组方向向内的喷头,喷头均位于均风板和挡水板之间。上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过程如下。喷头向罐体内喷水,在均风板和挡水板之间形成水雾,水雾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运动。同时,使用送风设备,如鼓风机,将废气从进风口通入罐体内,废气在罐体内自下而上流动,流经均风板后,废气流动平顺稳定。废气继续向上流动,与水雾相互混合。废气中的颗粒物在水雾的冲刷作用下逐渐聚集并随水雾下落,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经过与雾滴的反复交换被吸收到水雾中并随水雾下落。经过净化的气体流过挡水板,去除一部分水分后排出。下落的水雾最终汇集到罐体底部,从排水口排出。其中,均风板和挡水板均可以选用波纹板或多孔板。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每一个喷头的方向与径向方向的夹角均呈角度相等的锐角;每一个喷头的方向与轴向方向的夹角均呈角度相等的锐角;一组喷头整体呈螺旋向下方向设置。通过对喷头的布局和角度的优化,使喷出的水雾在罐体内呈螺旋向下运动,使水雾与废气的摩擦交换更加充分高效,从而提升净化效果。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挡板,挡板水平设于罐体内,且位于进风口的下方。挡板优选波纹板。由于罐体底部储有一定量的积水,增设挡板可以有效减轻进风口吹入的废气对积水的搅动,减轻积水液面的波动。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喷头优选为气液混合式喷头。气液混合式喷头雾化效果好,不需要非常高的压力,雾化效果受压力波动的影响也较小,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喷头包括基座和前盖;基座分为底部的座体和上部的凸起部,座体和凸起部一体连接;有一条气道设于基座内,并上下贯穿座体和凸起部;前盖套设于凸起部上,凸起部与前盖之间的空间为储水腔,有一条水道贯穿座体并连通储水腔;有一组进水孔将储水腔与气道连通。使用时,将压缩空气从气道接入,将水道与水源连通,压缩空气在气道内快速流动,与从进水孔流入的水流相互撞击,形成微小液滴后吹出。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气道从下至上由进气段、整流段、收缩段、扩散段、进水段、混合室和喷口依次连接;进气段位于座体内并上下贯穿座体,喷口位于凸起部的顶部,进水孔设于进水段。进气段用于与外接的压缩空气连接,压缩空气流至进水段时与从进水孔流入的水撞击并初步混合,然后进入混合室进一步混合后从喷口喷出。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进水孔包括一组第一进水孔和一组第二进水孔;第一进水孔的进水方向与气道前进方向的夹角大于90°;第二进水孔的进水方向与气道前进方向的夹角小于90°;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均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由于夹角不同,因此与气流接触时的混合状态也不相同;第一进水孔内的水流方向与气流方向的夹角大于90°,水流与气流正面撞击,雾化效果好,但能量损失也较大;第二进水孔与第一进水孔的夹角不同,能够与第一进水孔形成互补;另外来自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内的水流经气流撞击后在气流径向形成的密度分布是不同的,因此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配合使用,能够使混合更加均匀。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罐体内还设有占位柱;占位柱为中空且四周封闭的圆柱形柱体,竖直固定于罐体内;占位柱的中心轴与罐体的中心轴重合;占位柱的上端与挡水板的下端齐平;位柱的下端与均风板的上端齐平。罐体内沿着径向方向,水雾的分布和流速是不同的。考虑到喷头的喷雾能力和流速是有极限的,因此当罐体直径过大时,上述的径向分布不均会更加明显,可能会导致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为了适应大直径的罐体,可以在罐体内设置占位柱,占据罐体中央的区域,既能减小上述的径向不均,又能增大废气和水雾的相对流速,从而增加水的利用效率,并提升废气的净化效果。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成本经济,通过对喷头空间分布的优化以及喷头内部结构的优化,使废气在净化器内与水雾充分冲刷和交换,实现优异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截面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截面的截面图;图5为实施例2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喷头内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罐体1、喷头2、均风板3、挡水板4、挡板5、占位柱6、进风口11、出风口12、排水口13、基座21、前盖22、储水腔23、座体211、凸起部212、气道213、水道214、进水孔215、进气段2131、整流段2132、收缩段2133、扩散段2134、进水段2135、混合室2136、喷口2137、第一进水孔2151、第二进水孔2152。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罐体1、一组喷头2、均风板3和挡水板4;罐体1呈圆柱状,竖直设置,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1,顶部设有出风口12,底部设有排水口13;均风板3水平设于罐体1内,且位于进风口11的上方;挡水板4水平设于罐体1内,位于出风口12的下方,且位于均风板3的上方;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组方向向内的喷头2,喷头2均位于均风板3和挡水板4之间。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喷头2的方向与径向方向的夹角均呈角度相等的锐角;每一个喷头2的方向与轴向方向的夹角均呈角度相等的锐角;一组喷头2整体呈螺旋向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一组喷头(2)、均风板(3)和挡水板(4);所述罐体(1)呈圆柱状,竖直设置,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1),顶部设有出风口(12),底部设有排水口(13);所述均风板(3)水平设于所述罐体(1)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1)的上方;所述挡水板(4)水平设于所述罐体(1)内,位于所述出风口(1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均风板(3)的上方;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组方向向内的喷头(2),所述喷头(2)均位于所述均风板(3)和所述挡水板(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一组喷头(2)、均风板(3)和挡水板(4);所述罐体(1)呈圆柱状,竖直设置,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1),顶部设有出风口(12),底部设有排水口(13);所述均风板(3)水平设于所述罐体(1)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1)的上方;所述挡水板(4)水平设于所述罐体(1)内,位于所述出风口(1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均风板(3)的上方;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组方向向内的喷头(2),所述喷头(2)均位于所述均风板(3)和所述挡水板(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喷头(2)的方向与径向方向的夹角均呈角度相等的锐角;每一个所述喷头(2)的方向与轴向方向的夹角均呈角度相等的锐角;一组所述喷头(2)整体呈螺旋向下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5),所述挡板(5)水平设于所述罐体(1)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1)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为气液混合式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处理前纺废气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包括基座(21)和前盖(22);所述基座(21)分为底部的座体(211)和上部的凸起部(212),所述座体(211)和所述凸起部(212)一体连接;有一条气道(213)设于所述基座(21)内,并上下贯穿所述座体(211)和所述凸起部(212);所述前盖(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申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