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89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涉及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包括双腔式连续交换,通过原料热交换组可实现热蒸汽和原料的初步热交换过程,原料从10℃加热到60℃,降低烘缸烘干能耗;热蒸汽初步热交换后进入到废水热交换组,从而可通过后续的交换器对热蒸汽进行二次热交换,废水和热蒸汽热交换,从而使得热交换后的污水保持在30‑40℃,符合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最适处理温度;大型热交换筒内加入隔流板,可使得原料在热交换器内左右往复向上运动,大大加长的原料的流程,原料换热时间较长,可保证原料的出口温度保持在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
本技术属于热交换器
,涉及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烘缸是一种用于溶液或糊状物料干燥的设备,它是通过传导加热干燥器,将热能用传导方式传递给物料,使物料中水分汽化,达到湿物料干燥的目的。因其热效率高、干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酿造、制造、制药、肥料、城市污泥处理等领域。然而烘缸产生过量热蒸汽经常被直接排放,过量大量高热量蒸汽的直接排放会造成一部分的热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采用双腔式连续交换,通过原料热交换组可实现热蒸汽和原料的初步热交换过程,原料从10℃加热到60℃,降低烘缸烘干能耗;热蒸汽初步热交换后进入到废水热交换组,从而可通过后续的交换器对热蒸汽进行二次热交换,废水和热蒸汽热交换,从而使得热交换后的污水保持在30-40℃,符合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最适处理温度;大型热交换筒内加入隔流板,可使得原料在热交换器内左右往复向上运动,大大加长的原料的流程,原料换热时间较长,可保证原料的出口温度保持在6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原料换热组、废水换热组和连接法兰;所述废水换热组设置在原料换热组下方;所述原料换热组和废水换热组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所述原料换热组包括大型换热筒、第一导热管和阀门;所述大型换热筒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盘;两所述第一密封盘上方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小孔;所述第一导热管两端设置在两第一密封盘之间的第一小孔上;所述大型换热筒顶部设置有蒸汽进口法兰;所述大型换热筒左侧下方设置有原料进口;所述大型换热筒右侧上方设置有原料出口。优选的,所述废水换热组包括小型换热筒和第二导热管;所述小型换热筒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密封盘;两第二密封盘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导热管两端设置在两第二密封盘之间的第二小孔上;所述小型换热筒底部设置有集水管;所述小型换热筒左侧下方设置有废水进口;所述小型换热筒右侧上方设置有废水出口。优选的,所述下方的第一密封盘和上方的第二密封盘通过连接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大型换热筒右侧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中部上方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和原料出口连通;所述连接管和排污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污管上的阀门设置在连接管左侧。优选的,所述大型换热筒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流板;底部隔流板设置在原料进口上方;顶部隔流板设置在原料出口下方。优选的,所述隔流板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底部隔流板上的通孔设置在右侧;所述顶部隔流板上的通孔设置在左侧;上下相邻两隔流板上的通孔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集水管右侧中部设置有废气排口。优选的,所述集水管底部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右端设置有冷凝水排口。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通过原料热交换组可实现热蒸汽和原料的初步热交换过程,原料从10℃加热到60℃,降低烘缸烘干能耗。2、热蒸汽初步热交换后进入到废水热交换组,从而可通过后续的交换器对热蒸汽进行二次热交换,废水和热蒸汽热交换,从而使得热交换后的污水保持在30-40℃,符合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最适处理温度。3、大型热交换筒内加入隔流板,可使得原料在热交换器内左右往复向上运动,大大加长的原料的流程,原料换热时间较长,可保证原料的出口温度保持在60℃。4、换热过程中,热蒸汽中的水分不断凝结成水珠,最后废气从废气排口排除,水从冷凝水排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的原料换热组内部结构局部剖视图。图4为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的废水换热组内部结构局部剖视图。图中:1、原料换热组;101、大型换热筒;102、第一导热管;103、阀门;104、第一密封盘;105、第一小孔;106、蒸汽进口法兰;107、原料进口;108、原料出口;109、排污管;110、连接管;111、隔流板;112、通孔;2、废水换热组;201、小型换热筒;202、第二导热管;203、第二密封盘;204、第二小孔;205、集水管;206、废水进口;207、废水出口;208、废气排口;209、U型管;210、冷凝水排口;3、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包括原料换热组1、废水换热组2和连接法兰3;所述废水换热组2设置在原料换热组1下方;所述原料换热组1和废水换热组2通过连接法兰3连接;所述原料换热组1包括大型换热筒101、第一导热管102和阀门103;所述大型换热筒101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盘104;两所述第一密封盘104上方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小孔105;所述第一导热管102两端设置在两第一密封盘104之间的第一小孔105上;所述大型换热筒101顶部设置有蒸汽进口法兰106;所述大型换热筒101左侧下方设置有原料进口107;所述大型换热筒101右侧上方设置有原料出口108。优选的,所述废水换热组2包括小型换热筒201和第二导热管202;所述小型换热筒20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密封盘203;两第二密封盘20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小孔204;所述第二导热管202两端设置在两第二密封盘203之间的第二小孔204上;所述小型换热筒201底部设置有集水管205;所述小型换热筒201左侧下方设置有废水进口206;所述小型换热筒201右侧上方设置有废水出口207。优选的,所述下方的第一密封盘104和上方的第二密封盘203通过连接法兰3连接。优选的,所述大型换热筒101右侧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09;所述排污管109中部上方设置有连接管110;所述连接管110另一端和原料出口108连通;所述连接管110和排污管109上均设置有阀门103;所述排污管109上的阀门103设置在连接管110左侧。优选的,所述大型换热筒101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流板111;底部隔流板111设置在原料进口107上方;顶部隔流板111设置在原料出口108下方。优选的,所述隔流板111一侧设置有通孔112;所述底部隔流板111上的通孔112设置在右侧;所述顶部隔流板111上的通孔112设置在左侧;上下相邻两隔流板111上的通孔112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集水管205右侧中部设置有废气排口208。优选的,所述集水管205底部设置有U型管209;所述U型管209右端设置有冷凝水排口210。工作原理:(原料热交换过程)向大型换热筒101顶部的蒸汽进口法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换热组(1)、废水换热组(2)和连接法兰(3);所述废水换热组(2)设置在原料换热组(1)下方;所述原料换热组(1)和废水换热组(2)通过连接法兰(3)连接;/n所述原料换热组(1)包括大型换热筒(101)、第一导热管(102)和阀门(103);所述大型换热筒(101)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盘(104);两所述第一密封盘(104)上方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小孔(105);所述第一导热管(102)两端设置在两第一密封盘(104)之间的第一小孔(105)上;所述大型换热筒(101)顶部设置有蒸汽进口法兰(106);所述大型换热筒(101)左侧下方设置有原料进口(107);所述大型换热筒(101)右侧上方设置有原料出口(108)。/n

【技术特征摘要】
1.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换热组(1)、废水换热组(2)和连接法兰(3);所述废水换热组(2)设置在原料换热组(1)下方;所述原料换热组(1)和废水换热组(2)通过连接法兰(3)连接;
所述原料换热组(1)包括大型换热筒(101)、第一导热管(102)和阀门(103);所述大型换热筒(101)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盘(104);两所述第一密封盘(104)上方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小孔(105);所述第一导热管(102)两端设置在两第一密封盘(104)之间的第一小孔(105)上;所述大型换热筒(101)顶部设置有蒸汽进口法兰(106);所述大型换热筒(101)左侧下方设置有原料进口(107);所述大型换热筒(101)右侧上方设置有原料出口(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换热组(2)包括小型换热筒(201)和第二导热管(202);所述小型换热筒(20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密封盘(203);两第二密封盘(20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小孔(204);所述第二导热管(202)两端设置在两第二密封盘(203)之间的第二小孔(204)上;所述小型换热筒(201)底部设置有集水管(205);所述小型换热筒(201)左侧下方设置有废水进口(206);所述小型换热筒(201)右侧上方设置有废水出口(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缸热蒸汽双腔连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梅陈志强刘银升常超刘立娟徐婷婷李丹丹陈志颖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