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85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输氧面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包括面罩体和一体成型在面罩体前表面的鼻罩体,所述面罩体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挂耳,所述挂耳上系有弹性固定带,所述鼻罩体的下侧面开设有输氧接口,所述输氧接口内通过安装塞插接有输氧管,所述鼻罩体前表面的下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气出口,所述通气出口内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垫片的另一端连接有子扣,所述鼻罩体上开设有与子扣对应的第一母扣孔,所述面罩体上开设有与子扣对应的第二母扣孔,所述鼻罩体前表面的中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操作孔,本输氧面罩节约氧气,无需取下即可对患者进行鼻腔按摩,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
本技术涉及输氧面罩
,具体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
技术介绍
许多人的一生都有过大病急救的经历,在大病急救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为患者戴上输氧面罩来进行氧气供给,市面上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例如中国技术申请号为CN201420471418.6的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氧面罩,包括面罩体,面罩体前端设有输氧接口,其中一侧面设有通气出口,其中,在所述面罩体上还开设有一小孔,从小孔处安装有提示浮标器,浮标器顶端设有质轻的球形体。但现有的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存在着通气出口口径单一,为了避免病人呼气不通畅往往会开设较大而造成氧气浪费,如果病人鼻腔堵塞或者其他问题需要拿下输氧面罩按摩,按摩完毕后由于卫生问题需要再次更换新的输氧面罩,造成输氧面罩浪费且医护人员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气出口口径单一,为了避免病人呼气不通畅往往会开设较大而造成氧气浪费,如果病人鼻腔堵塞或者其他问题需要拿下输氧面罩按摩,按摩完毕后由于卫生问题需要再次更换新的输氧面罩,造成输氧面罩浪费且医护人员操作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包括面罩体和一体成型在面罩体前表面的鼻罩体,所述面罩体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挂耳,所述挂耳上系有弹性固定带,所述鼻罩体的下侧面开设有输氧接口,所述输氧接口内通过安装塞插接有输氧管,所述鼻罩体前表面的下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气出口,所述通气出口内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垫片的另一端连接有子扣,所述鼻罩体上开设有与子扣对应的第一母扣孔,所述面罩体上开设有与子扣对应的第二母扣孔,所述鼻罩体前表面的中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嵌套有轴片,所述轴片内插接有V形按摩杆,所述V形按摩杆相视的一端连接有按摩球。优选的,所述子扣扣杆的长度值与面罩体的厚度值相同。优选的,所述安装塞的外径值比输氧接口的内径值大1mm。优选的,所述按摩球的表面嵌套有卫生棉套。优选的,所述弹性固定带的长度为30-35cm。优选的,所述面罩体和鼻罩体为注塑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切换通气出口的口径,避免为了病人呼气通畅而造成氧气浪费;2)在不拿下输氧面罩的情况下即可对鼻腔进行按摩,操作简单;3)由于不拿下输氧面罩的情况下即可对鼻腔进行按摩,所以不用更换新的输氧面罩,节省资源和医护人员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面罩体和鼻罩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面垫片打开时罩体和鼻罩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罩体、2鼻罩体、3挂耳、4弹性固定带、5输氧接口、6输氧管、7垫片、8子扣、9第一母扣孔、10第二母扣孔、11轴片、12V形按摩杆、13按摩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包括面罩体1和一体成型在面罩体1前表面的鼻罩体2,面罩体1、鼻罩体2为PVC、聚丙烯PP材质,具有亲肤柔软的特性,面罩体1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挂耳3,挂耳3呈轴对称连接在面罩体1的左右两侧,挂耳3上系有弹性固定带4,固定带4套接在人的头部上用以固定整个输氧面罩。鼻罩体2的下侧面开设有输氧接口5,输氧接口5内通过安装塞插接有输氧管6,输氧管6插接在安装塞内,安装塞利用自身一定的弹性嵌套在输氧接口5内腔,鼻罩体2前表面的下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气出口,通气出口与面罩体1的连接处缝制有垫片7,垫片7可以沿着连接处翻折,垫片7上开设有通气孔,垫片7的另一端连接有子扣8,鼻罩体2上开设有与子扣8对应的第一母扣孔9,面罩体1上开设有与子扣8对应的第二母扣孔10,第一母扣孔9在垫片7堵住通气出口时和子扣8连接,第二母扣孔10在垫片7远离通气出口时与子扣8连接,鼻罩体2前表面的中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操作孔,操作孔内嵌套有轴片11,轴片11内插接有V形按摩杆12,V形按摩杆12的转折处卡接在轴片22的内腔,V形按摩杆12相视的一端连接有按摩球13。其中,子扣8扣杆的长度值与面罩体1的厚度值相同,使得子扣8与第二母扣孔连接时不会接触人体皮肤以免造成外力损伤。安装塞的外径值比输氧接口5的内径值大1mm,使得安装塞可以稳定的嵌套在输氧接口的内腔。按摩球13的表面嵌套有卫生棉套,使得按摩球13对皮肤的作用力更轻柔。弹性固定带4的长度为30-35cm,弹性固定带4为氨纶制弹性固定带4,即使是婴儿小巧的头部也能稳定的套接住。面罩体1和鼻罩体2为注塑一体成型,使得面罩体1和鼻罩体2的结构更稳定。工作原理:医护人员将本输氧面罩从塑封袋中取出,将输氧管6通过安装塞插接在输氧接口5内,安装塞利用自身一定的弹性嵌套在输氧接口5内腔,输氧管6的另一端与氧气机连接,将鼻罩体2对准患者面部,然后将面罩体1罩到患者的脸部上,用系在挂耳3上的弹性固定带4套接在患者头部固定,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呼气状况,如果患者呼气频率较高,则将子扣8插入第二母扣孔10,使得通气出口完全暴露,增加出气效率,反之则将子扣8插入第一母扣孔9,使得垫片7堵住通气出口,此时只有通气孔出气,避免氧气过多排出浪费,如果患者鼻腔堵塞,则可以通过V形按摩棒12在轴片11内转动带动按摩球13按摩鼻子上的皮肤,促进鼻子处的血液循环从而恢复通畅,就不需要取下输氧面罩按摩,既操作简单又节省了更换新的输氧面罩的成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包括面罩体(1)和一体成型在面罩体(1)前表面的鼻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体(1)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挂耳(3),所述挂耳(3)上系有弹性固定带(4),所述鼻罩体(2)的下侧面开设有输氧接口(5),所述输氧接口(5)内通过安装塞插接有输氧管(6),所述鼻罩体(2)前表面的下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气出口,所述通气出口内连接有垫片(7),所述垫片(7)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垫片(7)的另一端连接有子扣(8),所述鼻罩体(2)上开设有与子扣(8)对应的第一母扣孔(9),所述面罩体(1)上开设有与子扣(8)对应的第二母扣孔(10),所述鼻罩体(2)前表面的中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嵌套有轴片(11),所述轴片(11)内插接有V形按摩杆(12),所述V形按摩杆(12)相视的一端连接有按摩球(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氧面罩,包括面罩体(1)和一体成型在面罩体(1)前表面的鼻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体(1)的左右两侧均粘接有挂耳(3),所述挂耳(3)上系有弹性固定带(4),所述鼻罩体(2)的下侧面开设有输氧接口(5),所述输氧接口(5)内通过安装塞插接有输氧管(6),所述鼻罩体(2)前表面的下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气出口,所述通气出口内连接有垫片(7),所述垫片(7)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垫片(7)的另一端连接有子扣(8),所述鼻罩体(2)上开设有与子扣(8)对应的第一母扣孔(9),所述面罩体(1)上开设有与子扣(8)对应的第二母扣孔(10),所述鼻罩体(2)前表面的中部轴对称开设有两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嵌套有轴片(11),所述轴片(11)内插接有V形按摩杆(12),所述V形按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梁赵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