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57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7
本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包括承载桌腿、桌体、主工作面板、辅助工作面板、蒸煮锅、烧烤炉、电加热装置、储水箱、操控装置及主控电路,桌体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主工作面板连接并同轴分布,下端面与至少四个承载桌腿,桌体通过隔板将桌体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储物腔、两个蒸煮腔、一个烧烤腔及一个排污腔,蒸煮腔和烧烤腔内均设至少两个电加热装置,蒸煮锅和烧烤炉均通过定位槽嵌于主工作桌板上端面。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就餐需要的同时,另可灵活调整餐桌结构;另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对就餐时产生的废气、废水、油污等污染物进行高效回收,优化就餐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餐桌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桌结构,确切的是组合式多功能餐桌。
技术介绍
餐桌是当前餐饮业、居家生活中的重要就餐工具,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的餐桌结构相对固定,功能相对单一,因此导致在使用时,一方面造成当前餐桌无法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餐桌的结构,以根据就餐需要满足不同高度使用的需要和根据就餐人数灵活调整餐桌的面积,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往往仅能满足对餐具和食品承载使用要求,而无法根据就餐需要灵活满足烧烤、蒸煮、火锅及品茶等各种不同操作,因此使用灵活性相对较差,无法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当前虽然也开发了同时具备烧烤或者同时具备火锅功能的餐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灵活性,但无法对火锅、烧烤时产生的尾气、油污等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因此影响了就餐舒适性。此外当前餐桌在使用时,也无法有效同时满足多茶具、餐具等就餐辅助工具进行承载,因此往往另需要配套专用的储物柜等设备辅助,因此导致当前餐桌使用灵活性、便捷性也相对较差,无法有效满足使用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餐桌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面板360°翻转无缝连接合页。该技术一方面结构灵活,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就餐需要的同时,另可灵活调整餐桌结构,以满足不同使用高度及使用人数就餐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满足就餐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实现对就餐时产生的废气、废水、油污等污染物进行高效回收,优化就餐环境,提高就餐舒适性;此外另有效的提高了对餐具、茶具等设备有效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餐桌使用灵活性并减少辅助设备配套使用,提高就餐餐具等调换作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包括承载桌腿、桌体、主工作面板、辅助工作面板、蒸煮锅、烧烤炉、电加热装置、储水箱、操控装置及主控电路,桌体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主工作面板连接并同轴分布,下端面与至少四个承载桌腿,且承载桌腿环绕桌体轴线均布并与桌体轴线呈0°—60°夹角,桌体内设若干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桌体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储物腔、两个蒸煮腔、一个烧烤腔及一个排污腔,其中烧烤腔位于排污腔正上方,烧烤腔和排污腔均与桌体同轴分布,且排污腔与烧烤腔相互连通,蒸煮腔对称分布在烧烤腔两侧,并与烧烤腔分布在同一平面内,储物腔分别分布在蒸煮腔两侧及蒸煮腔正下方,蒸煮腔和烧烤腔内均设至少两个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分别环绕蒸煮腔和烧烤腔轴线均布在蒸煮腔和烧烤腔侧壁内,蒸煮腔和烧烤腔对应的主工作面板上设定位槽,蒸煮锅和烧烤炉均通过定位槽嵌于主工作桌板上端面,其中蒸煮锅下端面位于蒸煮腔内,烧烤炉下端面位于烧烤腔内,蒸煮锅、烧烤炉侧表面与电加热装置对应,储水箱为横断面为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嵌于排污腔内与排污腔同轴分布,并通过滑槽与排污腔相互滑动连接,主工作面板前端面及后端面通过铰链分别与一个辅助工作面板铰接,辅助工作面板环绕主工作面板前端面及后端面进行0°—360°范围翻转,主工作面板上端面设两个定位槽,定位槽对称分布在主工作面板左半边及右半边,并分别位于蒸煮锅外侧位置,操控装置嵌于其中一个定位槽内,并通过主控电路分别与各电加热装置电气连接,主控电路嵌于桌体的储物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桌腿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并通过棘轮机构与桌体下端面铰接;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炉丝、电磁炉、远红外辐照热源、微波辐照热源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共用;所述操控装置为移动制动通讯终端;所述主控电路为基于DSP芯片、IGBT芯片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主控电路另设至少一个无线通讯模块、串口通讯模块及至少一个稳压电源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工作面板为长度和厚度与主工作面板长度一致,宽度为主工作面板宽度1/2的板状结构,且辅助工作面板下端面设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的防护作业槽,且防护作业槽槽底设至少一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导流管与储水箱连通;其中当辅助工作面板翻转角度为0°时,辅助工作面板位于主工作面板正下方并与主工作面板下端面平行分布;当辅助工作面板翻转角度为180°时,辅助工作面板位与主工作面板分布在同一平面内;当辅助工作面板翻转角度为270°时,辅助工作面板位于主工作面板正上方并与主工作面板下端面垂直分布;当辅助工作面板翻转角度为360°时,辅助工作面板位于主工作面板正上方并与主工作面板上端面平行分布,且辅助工作面板覆盖在蒸煮锅、烧烤炉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蒸煮锅包括锅体、漏网、隔热锅盖及隔热挡圈,其中所述锅体上端面高出主工作面板上端面至少10毫米,且隔热挡圈包覆在位于主工作面板上端面的锅体外侧,所述隔热锅盖包覆在锅体上端面并与锅体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漏网共两个,并以锅体轴线对称分布在桌体前端面及后端面两侧,且漏网通过手柄与锅体上端面连接。进一步的,主工作面板下端面设若干强化筋板,所述强化筋板与主工作面板下端面平行分布,其后端面通过棘轮与主工作面板下端面铰接并可进行0°—180°夹角,且当辅助工作面板翻转角度为180°,辅助工作面板位与主工作面板分布在同一平面内时,强化筋板有效长度的1/4—1/3部分与辅助工作面板下端相抵并滑动连接,且强化筋板与辅助工作面板和主工作面板铰接轴垂直分布,且每个辅助工作面板均与至少两个强化筋板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蒸煮锅中,其中至少一个蒸煮锅设至少一个蒸屉,所述蒸屉与锅体及隔热锅盖同轴分布,蒸屉下端面与锅体上端面连接上端面与隔热锅盖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烧烤炉包括炉体、烧烤架、烧烤板、隔热锅盖及隔热挡圈,其中所述炉体为横断面呈矩形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炉体上端面高出主工作面板上端面至少10毫米,且隔热挡圈包覆在位于主工作面板上端面的炉体外侧,所述隔热锅盖包覆在炉体上端面并与炉体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烧烤板一个,烧烤架至少一个,分别嵌于炉体内并与炉体同轴分布,且所述烧烤架位于烧烤板正上方,且炉体与储水箱同轴分布并相互连通,且所述炉体下端面面积为蓄水箱上端面面积的0.5—0.9倍。进一步的,所述的储物腔、蒸煮腔、烧烤腔及排污腔对应的桌体侧表面均设一个操作门。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污腔内设至少一个回风风机,并通过回风风机分别与蒸煮腔、烧烤腔和蓄水箱连通,且所述回风风机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储物腔内另设至少一条茶具及至少一条餐具。本技术一方面结构灵活,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就餐需要的同时,另可灵活调整餐桌结构,以满足不同使用高度及使用人数就餐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满足就餐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实现对就餐时产生的废气、废水、油污等污染物进行高效回收,优化就餐环境,提高就餐舒适性;此外另有效的提高了对餐具、茶具等设备有效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餐桌使用灵活性并减少辅助设备配套使用,提高就餐餐具等调换作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使用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新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包括承载桌腿、桌体、主工作面板、辅助工作面板、蒸煮锅、烧烤炉、电加热装置、储水箱、操控装置及主控电路,所述桌体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主工作面板连接并同轴分布,下端面与至少四个承载桌腿,且所述承载桌腿环绕桌体轴线均布并与桌体轴线呈0°—60°夹角,所述桌体内设若干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桌体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储物腔、两个蒸煮腔、一个烧烤腔及一个排污腔,其中所述烧烤腔位于排污腔正上方,烧烤腔和排污腔均与桌体同轴分布,且排污腔与烧烤腔相互连通,所述蒸煮腔对称分布在烧烤腔两侧,并与烧烤腔分布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储物腔分别分布在蒸煮腔两侧及蒸煮腔正下方,所述蒸煮腔和烧烤腔内均设至少两个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环绕蒸煮腔和烧烤腔轴线均布在蒸煮腔和烧烤腔侧壁内,所述蒸煮腔和烧烤腔对应的主工作面板上设定位槽,所述蒸煮锅和烧烤炉均通过定位槽嵌于主工作桌板上端面,其中所述蒸煮锅下端面位于蒸煮腔内,烧烤炉下端面位于烧烤腔内,所述蒸煮锅、烧烤炉侧表面与电加热装置对应,所述储水箱为横断面为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嵌于排污腔内与排污腔同轴分布,并通过滑槽与排污腔相互滑动连接,所述主工作面板前端面及后端面通过铰链分别与一个辅助工作面板铰接,所述辅助工作面板环绕主工作面板前端面及后端面进行0°—360°范围翻转,所述主工作面板上端面设两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对称分布在主工作面板左半边及右半边,并分别位于蒸煮锅外侧位置,所述操控装置嵌于其中一个定位槽内,并通过主控电路分别与各电加热装置电气连接,所述主控电路嵌于桌体的储物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包括承载桌腿、桌体、主工作面板、辅助工作面板、蒸煮锅、烧烤炉、电加热装置、储水箱、操控装置及主控电路,所述桌体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主工作面板连接并同轴分布,下端面与至少四个承载桌腿,且所述承载桌腿环绕桌体轴线均布并与桌体轴线呈0°—60°夹角,所述桌体内设若干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桌体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储物腔、两个蒸煮腔、一个烧烤腔及一个排污腔,其中所述烧烤腔位于排污腔正上方,烧烤腔和排污腔均与桌体同轴分布,且排污腔与烧烤腔相互连通,所述蒸煮腔对称分布在烧烤腔两侧,并与烧烤腔分布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储物腔分别分布在蒸煮腔两侧及蒸煮腔正下方,所述蒸煮腔和烧烤腔内均设至少两个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环绕蒸煮腔和烧烤腔轴线均布在蒸煮腔和烧烤腔侧壁内,所述蒸煮腔和烧烤腔对应的主工作面板上设定位槽,所述蒸煮锅和烧烤炉均通过定位槽嵌于主工作桌板上端面,其中所述蒸煮锅下端面位于蒸煮腔内,烧烤炉下端面位于烧烤腔内,所述蒸煮锅、烧烤炉侧表面与电加热装置对应,所述储水箱为横断面为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嵌于排污腔内与排污腔同轴分布,并通过滑槽与排污腔相互滑动连接,所述主工作面板前端面及后端面通过铰链分别与一个辅助工作面板铰接,所述辅助工作面板环绕主工作面板前端面及后端面进行0°—360°范围翻转,所述主工作面板上端面设两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对称分布在主工作面板左半边及右半边,并分别位于蒸煮锅外侧位置,所述操控装置嵌于其中一个定位槽内,并通过主控电路分别与各电加热装置电气连接,所述主控电路嵌于桌体的储物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桌腿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并通过棘轮机构与桌体下端面铰接;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炉丝、电磁炉、远红外辐照热源、微波辐照热源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共用;所述操控装置为移动制动通讯终端;所述主控电路为基于DSP芯片、IGBT芯片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主控电路另设至少一个无线通讯模块、串口通讯模块及至少一个稳压电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工作面板为长度和厚度与主工作面板长度一致,宽度为主工作面板宽度1/2的板状结构,且辅助工作面板下端面设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的防护作业槽,且防护作业槽槽底设至少一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导流管与储水箱连通;其中当辅助工作面板翻转角度为0°时,辅助工作面板位于主工作面板正下方并与主工作面板下端面平行分布;当辅助工作面板翻转角度为180°时,辅助工作面板位与主工作面板分布在同一平面内;当辅助工作面板翻转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恩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屠厨益加土特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