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用的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503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垂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夜间用的浮漂。其包括:第一浮漂本体、第二浮漂本体和引线,所述第一浮漂本体、第二浮漂本体内均注有夜光粉;所述第一浮漂本体的内部中空,底部安装有电池座、第一电池、滚珠、滚珠腔与蓝牙信号发生器。所述第二浮漂本体的内部中空,底部安装有电路板、电池基座、第二电池、温度气压传感器和发光二极管,七星漂的七个浮漂本体中,水面三颗,水下三颗,第一浮漂本体位于第四颗位置,半入水状态,当鱼咬食鱼饵时,拖动第一浮漂本体入水,浮漂倾斜度增大,第一浮漂本体里面的滚珠滚到滚道端部侧壁,电路通电,蓝牙信号发生器发射信号。第二浮漂本体接收到信号后,发光二极管闪烁,给垂钓者提示,更易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用的浮漂
本技术涉及垂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夜间用的浮漂。
技术介绍
浮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浮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根据鱼的习性,鱼喜欢晚上潜出水面觅食,因此晚上是钓鱼的最佳时间,然而晚上钓鱼一般是用灯光照射浮漂,通过观察浮漂漂动来判断鱼儿是否上钩,或者是通过感受鱼线拉紧时鱼竿的振动来判断鱼儿是否上钩,但是对于钓鱼新手来说,很难通过上述方法准确的判断鱼儿是否咬钩。七星漂具有入水轻,扬竿时不易惊扰钓点中的鱼,出水时也不会产生太大的阻力。使用简单,通常在匹配钓组时,只需调一次漂,以后无需再调等优点,深受欢迎。为了实现在夜晚也能轻松钓鱼,专利号为201820892957.5,专利名称为发光七星浮漂,公开了一种发光七星浮漂,其工作原理:发光七星漂浮在水中漂浮水平放置时,滚珠滚动至右腔一侧与电池接触,发光二极管发光,当有鱼咬住拖线下沉时,发光二极管断电,由于壳体是夜光材料,能够吸收光能,即使发光二极管断电,壳体依旧能释放光能,以一息光亮看到浮漂下沉的位置点。r>但是,由于物体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用的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漂本体(1)、第二浮漂本体(2)和引线,所述第一浮漂本体(1)、第二浮漂本体(2)内均注有夜光粉;所述第一浮漂本体(1)位于七星漂浮漂本体中的第四颗,其内部中空,底部安装有电池座、第一电池(3)、滚珠(5)、滚珠腔(4)与蓝牙信号发生器(6);滚珠(5)直径小于滚珠腔(4)的直径,滚珠腔(4)与电池座有一倾斜角度;滚珠腔(4)的端部内壁由导电材料制成,内壁与电池座相连,当滚珠(5)移动到滚珠腔(4)端部时,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浮漂本体(2)的内部中空,底部安装有电路板(10)、电池基座、第二电池(9)、温度气压传感器(7)和发光二极管(11),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用的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漂本体(1)、第二浮漂本体(2)和引线,所述第一浮漂本体(1)、第二浮漂本体(2)内均注有夜光粉;所述第一浮漂本体(1)位于七星漂浮漂本体中的第四颗,其内部中空,底部安装有电池座、第一电池(3)、滚珠(5)、滚珠腔(4)与蓝牙信号发生器(6);滚珠(5)直径小于滚珠腔(4)的直径,滚珠腔(4)与电池座有一倾斜角度;滚珠腔(4)的端部内壁由导电材料制成,内壁与电池座相连,当滚珠(5)移动到滚珠腔(4)端部时,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浮漂本体(2)的内部中空,底部安装有电路板(10)、电池基座、第二电池(9)、温度气压传感器(7)和发光二极管(11),在电路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霖连莲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雨霖纤维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