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55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漂尾、漂主体和漂脚。漂尾包括硬尾、至少一个加粗锥形体。每个加粗锥形体上都设有至少二个导流槽。漂主体内设有电池座,电池座上设有控制电路和电池部分。硬尾上设有电线和至少一个小灯泡,至少一个小灯泡通过电线串联在一起,电线连接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以及MCU,所述的MCU接收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小灯泡变光,MCU上电一次切换一次变光的灵敏度,变光的灵敏度至少具有二挡循环。集醒目、灵敏度高、稳定、提高钓鱼成功率、可以应用不同场景于一体。将电子浮漂倒着插电池,则可作为常规常亮浮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
本专利技术涉及钓鱼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浮漂村存在以下缺陷:(1)漂尾无导流结构,下水阻力大、灵敏度低、不稳定。(2)鱼上钩时,垂钓者反应迟钝,无法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得到提醒,降低了垂钓者的钓鱼成功率和钓鱼兴趣。(3)现有部分电子浮漂具有变光功能,即浮漂悬浮时是发一种颜色的光,如果有鱼上钩拖动浮漂,则浮漂会变成另一种颜色的光,以提示钓鱼者。这种变光浮漂的灵敏度是固定的,由于大鱼和小鱼的力道不同,以及环境风吹的扰动,变光功能会产生很多误动作,使用效果不佳。现有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浮漂能同时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有导流槽下水阻力小、灵敏度高、稳定、设有重力感应IC提高钓鱼成功率、且灵敏度至少具有2挡循环、适用范围广、醒目的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漂尾、漂主体和漂脚。漂尾包括硬尾、至少一个加粗锥形体。加粗锥形体套设在硬尾上或加粗锥形体与硬尾为一体结构,每个加粗锥形体上都设有至少二个导流槽。漂主体内设有电池座,电池座上设有控制电路和电池部分。硬尾上设有电线和至少一个小灯泡,一个加粗锥形体对应一个小灯泡。至少一个小灯泡通过电线串联在一起,电线连接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以及MCU,所述的MCU接收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小灯泡变光,MCU上电一次切换一次变光的灵敏度,变光的灵敏度至少具有二挡循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为V字形、或两条内圆弧连接而成的V字形、或两条外圆弧连接而成的V字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硬尾上套设的所有加粗锥形体为至少一种颜色的加粗锥形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加粗锥形体的曲面和槽面的颜色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尾外侧面对应加粗锥形体处向外延伸加粗形成第一灯泡腔,用于容纳小灯泡,且一个第一灯泡腔对应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加粗锥形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尾呈圆柱体形,所述硬尾的外壁和加粗锥形体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二灯泡腔,用于容纳小灯泡,且一个第二灯泡腔对应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加粗锥形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主体包括上漂体和下漂体,上漂体和下漂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硬尾由硬性材料制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尾为空心结构或侧壁开槽结构,当硬尾为空心结构时,电线粘贴在硬尾内;当硬尾为侧壁开槽结构时,电线设于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部分为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功能:上电时判断浮漂方向,漂尾朝下时仅亮灯;否则可变光。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集醒目、灵敏度高、稳定、提高钓鱼成功率、可以应用不同场景于一体。1、本专利技术加粗锥形体的设计,保证醒目的同时,减轻了漂身的自重,增加了浮漂的灵敏度和抗水流性。2、本专利技术导流槽的设计,能减小浮漂整体下水的阻力、进一步增强浮漂灵敏度,且加粗锥形体的槽面(槽面指的是导流槽面)排水、曲面(曲面指的是加粗锥形体侧面除掉槽面后剩下的侧面)导流使得浮漂更稳定。3、本专利技术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应漂主体的运动,在判断有鱼上钩时使小灯泡变色,增强提示效果。至少二挡灵敏度调节,可以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切换,减少误动作。4、本专利技术将电子浮漂倒着插电池,则可作为常规常亮浮漂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内部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图8为图5的内部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3的加粗锥形体和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漂尾1、漂主体2和漂脚3。漂尾包括硬尾11、二个加粗锥形体12。加粗锥形体12套设在硬尾11上或加粗锥形体12与硬尾11为一体结构,每个加粗锥形体12上都设有四个导流槽13如图3。如图4,漂主体2内设有电池座21,电池座21上设有控制电路和电池部分22。硬尾11上设有电线16和二个小灯泡15,一个加粗锥形体12对应一个小灯泡15。二个小灯泡15通过电线16串联在一起,电线16连接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重力传感器25,以及MCU(26)。所述的MCU(26)接收重力传感器25的数据并控制小灯泡15变光。MCU(26)上电一次切换一次变光的灵敏度,变光的灵敏度具有三挡循环。如图3,在本实施例1中,导流槽13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为V字形。具体的,硬尾11上套设的所有加粗锥形体12为至少一种颜色的加粗锥形体。每个加粗锥形体12的曲面和槽面的颜色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2,硬尾11外侧面对应加粗锥形体12处向外延伸加粗形成第一灯泡腔14,用于容纳小灯泡15,且一个第一灯泡腔14对应一个小灯泡15和一个加粗锥形体12。漂主体2包括上漂体23和下漂体24,上漂体23和下漂体24可拆卸连接;硬尾11由硬性材料制得。在本实施例1中,硬尾11为空心结构,电线16粘贴在硬尾11内。其中,电池部分22为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本专利技术上电时判断浮漂方向,漂尾朝下时仅亮灯不变光,用作常规长亮电子浮漂;否则可变光。实施例2请参阅图5至图8,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漂尾1、漂主体2和漂脚3。漂尾1包括硬尾11、二个加粗锥形体12。加粗锥形体12套设在硬尾11上或加粗锥形体12与硬尾11为一体结构。每个加粗锥形体12上都设有四个导流槽13。漂主体2内设有电池座21,电池座21上设有控制电路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漂尾、漂主体和漂脚,漂尾包括硬尾、至少一个加粗锥形体,加粗锥形体套设在硬尾上或加粗锥形体与硬尾为一体结构,每个加粗锥形体上都设有至少二个导流槽;/n漂主体内设有电池座,电池座上设有控制电路和电池部分,硬尾上设有电线和至少一个小灯泡,一个加粗锥形体对应一个小灯泡,至少一个小灯泡通过电线串联在一起,电线连接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以及MCU,所述的MCU接收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小灯泡变光,MCU上电一次切换一次变光的灵敏度,变光的灵敏度至少具有二挡循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漂尾、漂主体和漂脚,漂尾包括硬尾、至少一个加粗锥形体,加粗锥形体套设在硬尾上或加粗锥形体与硬尾为一体结构,每个加粗锥形体上都设有至少二个导流槽;
漂主体内设有电池座,电池座上设有控制电路和电池部分,硬尾上设有电线和至少一个小灯泡,一个加粗锥形体对应一个小灯泡,至少一个小灯泡通过电线串联在一起,电线连接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以及MCU,所述的MCU接收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小灯泡变光,MCU上电一次切换一次变光的灵敏度,变光的灵敏度至少具有二挡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为V字形、或两条内圆弧连接而成的V字形、或两条外圆弧连接而成的V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硬尾上套设的所有加粗锥形体为至少一种颜色的加粗锥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粗锥形体的曲面和槽面的颜色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流槽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柳岸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