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亚茹专利>正文

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7497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防护拦网,养殖池为长方形设计,所述防护栏网固定在养殖池的周围,所述养殖池内设有包括滤污扫板、投食钟、换水隔板、仿生层、仿生层隔板、给氧管,所述换水隔板设在养殖池内侧的一端,所述仿生层铺设在养殖池的底部,所述仿生层隔板铺设在仿生层上侧,且仿生层隔板不接触仿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既优化黄颡鱼养殖的设计,新增设滤污扫板的设计,使得设备的表层漂浮物的清理能够简单快捷,使得黄颡鱼的生产环境得到保障,独特的仿生层设计,进一步模拟野生黄颡鱼的生长环境,养殖池采用的砖石浇筑制成,坚固耐用,防护栏网、换水隔板、仿生层隔板所采用的不锈钢材料,耐曝晒耐腐蚀,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渔业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黄颡鱼作为人类餐桌上的高档食用鱼,拥有肉质鲜美、汤浓肉香的特点,但是也伴随着生长速度缓慢、养殖困难等缺点,黄颡鱼对于水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特别高,需要高氧水质、水质高清洁度等,也只有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才能造成不平凡的鱼,因此设计一种黄颡鱼的养殖系统,系统的对黄颡鱼进行养殖,已达到最合理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防护栏网,所述养殖池为长方形设计,所述防护栏网固定在养殖池的周围,所述养殖池内设有包括滤污扫板、投食钟、换水隔板、仿生层、仿生层隔板、给氧管,所述换水隔板设在养殖池内侧的一端,所述仿生层铺设在养殖池的底部,所述仿生层隔板铺设在仿生层上侧,且仿生层隔板不接触仿生层,所述给氧管铺设在仿生层和仿生层隔板之间,所述投食钟固定在养殖池的一端,且投食钟与换水隔板位置相反,所述养殖池的长边内侧设有凸条,所述滤污扫板设在凸条的上侧,且滤污扫板可在凸条上侧移动,所述滤污扫板由滤板、集污槽、车轮组成,所述滤板焊接在集污槽前侧,所述车轮连接在集污槽的两端。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投食钟由若干节直筒组成,所述直筒内侧设有颤声圈,所述直筒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对应的丝接口,所述若干节直筒首尾相连接组成投食钟。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直筒由木质材料制成,且表面涂有防水腐蚀漆,所述颤声圈由精钢材料制成,所述滤板、集污槽、车轮、换水隔板、仿生层隔板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仿生层由有机肥和黏质土混合制成,所述防护栏网由不锈钢丝编织制成,所述给氧管由PPR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利既优化黄颡鱼养殖的设计,新增设滤污扫板的设计,使得设备的表层漂浮物的清理能够简单快捷,另外设计的防护栏网,可以使得防止外来生物的侵袭,使得黄颡鱼的生产环境得到保障,独特的仿生层设计,进一步模拟野生黄颡鱼的生长环境,养殖池采用的砖石浇筑制成,坚固耐用,防护栏网、换水隔板、仿生层隔板所采用的不锈钢材料,耐曝晒耐腐蚀,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外观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系统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滤污扫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滤污扫板侧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投食钟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2-防护栏网,3-滤污扫板,4-投食钟,5-换水隔板,6-仿生层,7-仿生层隔板,8-给氧管,9-凸条,10-滤板,11-集污槽,12-车轮,13-直筒,14-颤声圈,15-丝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防护栏网2,所述养殖池1为长方形设计,所述防护栏网2固定在养殖池1的周围,所述养殖池1内设有包括滤污扫板3、投食钟4、换水隔板5、仿生层6、仿生层隔板7、给氧管8,所述换水隔板5设在养殖池1内侧的一端,所述仿生层6铺设在养殖池1的底部,所述仿生层隔板7铺设在仿生层6上侧,且仿生层隔板7不接触仿生层6,所述给氧管8铺设在仿生层6和仿生层隔板7之间,所述投食钟4固定在养殖池1的一端,且投食钟4与换水隔板5位置相反,所述养殖池1的长边内侧设有凸条9,所述滤污扫板3设在凸条9的上侧,且滤污扫板3可在凸条9上侧移动,所述滤污扫板3由滤板10、集污槽11、车轮12组成,所述滤板10焊接在集污槽11前侧,所述车轮12连接在集污槽11的两端。所述投食钟4由若干节直筒13组成,所述直筒13内侧设有颤声圈14,所述直筒13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对应的丝接口15,所述若干节直筒13首尾相连接组成投食钟4。所述直筒13由木质材料制成,且表面涂有防水腐蚀漆,所述颤声圈14由精钢材料制成,所述滤板10、集污槽11、车轮12、换水隔板5、仿生层隔板7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仿生层6由有机肥和黏质土混合制成,所述防护栏网由不锈钢丝编织制成,所述给氧管8由PPR材料制成。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黄颡鱼养殖系统时,分为四个阶段,一为制造适合黄颡鱼生活的环境,使用仿生层为黄颡鱼所生活的场所模拟水草等水底植物,而仿生层隔板的作用是隔离仿生层与鱼的直接接触,因为大规模养殖会产生水质浑浊,也可以尽快分离黄颡鱼的排泄物;二为饲养阶段,饲养时由于投食的饲料为肉质鱼虾等食物,难免会使得陆地上的老鼠等生物进行侵略偷食,而防护栏网的作用就是隔绝外来生物的侵袭,避免携带病菌传染给黄颡鱼;三为投食阶段,投食阶段是为幼期培养,以及养成长期的饲养习惯,而投食钟的作用就是养成黄颡鱼的饮食位置和听声饮食的习惯,使用投食钟敲击漏出水面的直筒,使得在水中的直筒进行传声,颤声圈的作用就是不断发出鱼所熟知的声响,引导黄颡鱼靠近;四为换水阶段,换水隔板的作用就是换水时过滤黄颡鱼,由于黄颡鱼体型较小,换水时会发生黄颡鱼流走。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防护栏网(2),所述养殖池(1)为长方形设计,所述防护栏网(2)固定在养殖池(1)的周围,所述养殖池(1)内设有包括滤污扫板(3)、投食钟(4)、换水隔板(5)、仿生层(6)、仿生层隔板(7)、给氧管(8),所述换水隔板(5)设在养殖池(1)内侧的一端,所述仿生层(6)铺设在养殖池(1)的底部,所述仿生层隔板(7)铺设在仿生层(6)上侧,且仿生层隔板(7)不接触仿生层(6),所述给氧管(8)铺设在仿生层(6)和仿生层隔板(7)之间,所述投食钟(4)固定在养殖池(1)的一端,且投食钟(4)与换水隔板(5)位置相反,所述养殖池(1)的长边内侧设有凸条(9),所述滤污扫板(3)设在凸条(9)的上侧,且滤污扫板(3)可在凸条(9)上侧移动,所述滤污扫板(3)由滤板(10)、集污槽(11)、车轮(12)组成,所述滤板(10)焊接在集污槽(11)前侧,所述车轮(12)连接在集污槽(11)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防护栏网(2),所述养殖池(1)为长方形设计,所述防护栏网(2)固定在养殖池(1)的周围,所述养殖池(1)内设有包括滤污扫板(3)、投食钟(4)、换水隔板(5)、仿生层(6)、仿生层隔板(7)、给氧管(8),所述换水隔板(5)设在养殖池(1)内侧的一端,所述仿生层(6)铺设在养殖池(1)的底部,所述仿生层隔板(7)铺设在仿生层(6)上侧,且仿生层隔板(7)不接触仿生层(6),所述给氧管(8)铺设在仿生层(6)和仿生层隔板(7)之间,所述投食钟(4)固定在养殖池(1)的一端,且投食钟(4)与换水隔板(5)位置相反,所述养殖池(1)的长边内侧设有凸条(9),所述滤污扫板(3)设在凸条(9)的上侧,且滤污扫板(3)可在凸条(9)上侧移动,所述滤污扫板(3)由滤板(10)、集污槽(11)、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茹
申请(专利权)人:刘亚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