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740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在隧道内的两侧内壁下方设有用于指示车道线的示廓灯组,其上方设有两组用于照明的主线灯组,在隧道的顶部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为管道结构,并且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进入风扇和出口风扇处呈现碗状结构,并且管道上设有通风孔用于带动隧道内的空气流通。该管控系统通过控制单元及控制电路实现对照明灯组的光照强度调节和通风装置的双向运作,并且在隧道口的顶部还设有设备腔室,所述的设备腔用于设置各类监测传感器、光敏电阻以及抓拍卡口,并且该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平台的互联,实现对于隧道的智能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
本技术属于隧道内电气控制系统,涉及到隧道照明和通风,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隧道和桥梁是交通出行的咽喉要塞之地,但是对于贯穿在群山峻岭或海底深渊的隧道,内部的照明和通风问题是提高通行能力尤为重要的几项因素。在现有的隧道照明中,一般采用沿隧道布置灯组,然后该灯组也多数情况下采用常年开启,定期维修更换,并且不能对于光线的强度的感知,比如在阳光强烈的天气下司机进入隧道后会照明视觉模糊或出隧道口时出现短暂的视觉使命现象,造成不安全隐患。再者,对于夏季等关照强烈的情况下灯组常年工作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对于较长的隧道或隧道群而言,通风就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尤其在遇到长时间堵车等情况下也会造成司机缺氧倒是犯困,反应迟钝等现在的发生,还会因汽车尾气造成有害气体剧升。并且,现有技术在隧道中悬挂设立的几台风机对于短距离的隧道效果还行,对于长距离的隧道则效果不佳,严重的还会导致隧道内阴暗潮湿,冬季容易结冰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隧道中电气设备的控制不足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监测单元、光敏电阻和抓拍卡口,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电路连接照明灯组和通风装置,根据光敏电阻的感光强度调节照明灯组的强度,根据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控制通风装置的运作,所述控制单元还通过传输单元向控制平台传输抓拍卡口采集的交通信息;所述的照明灯组和通风装置沿贯穿隧道设置,光敏电阻、抓拍卡口及控制单元设置在隧道口的设备腔室内。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入口风扇、出口风扇和通风管道,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位于通风管道对应的隧道进、出口处,并且通风管道呈两端直径大中间小的形状。所述通风装置中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由控制单元和控制电路进行独立控制,包括在通风管道中形成单向气流或双向气流。所述的通风管道上设有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照明灯组包括主线灯组和示廓灯组,所述主线灯组对称设置在隧道内壁上用于隧道照明,所述示廓灯组分布在隧道内两侧的车道线上。所述的主线灯组有控制单元和控制电路控制灯光的调节,主线灯组包括若干个LED灯组成,贯通隧道直线分布。主线灯组的调节方式包括灯光强度调节和沿直线分布的LED灯隔间点亮。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含量检测仪,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或出口处,还包括分布在隧道各个待监测点。所述的抓拍卡口单元包括摄像机和补光灯,采集车辆通行视频图像信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隧道智能管控系统综合了隧道交通和照明、排风为一体管控,并且设置了感觉外界不同的光照强度对隧道内的主线灯组实现自适应调节,降低了灯光对于司机的驾驶车辆进出隧道的视觉影响程度,提高驾驶安全,并且通过控制不同的灯组工作状态有利于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本技术所提供系统中通风装置还通过控制单侧风扇启动或双向启动,设置了通风管道以形成单向或双向气流,尤其适用于群山之间隧道口的不同气温环境下进行通风选择,有助于提高隧道内的干燥和空气质量,更加的适用于长距离隧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系统在隧道一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阐述。针对长距离隧道的照明及通风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实现集通行车辆的监视、有害气体监测、自适应照明和通风为一体的智能管控。对于该系统,在隧道内的两侧内壁下方设有用于指示车道线的示廓灯组,其上方设有两组用于照明的主线灯组,在隧道的顶部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为管道结构,并且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进入风扇和出口风扇处呈现碗状结构,并且管道上设有通风孔用于带动隧道内的空气流通。该管控系统通过控制单元及控制电路实现对照明灯组的光照强度调节和通风装置的双向运作,并且在隧道口的顶部还设有设备腔室,所述的设备腔用于设置各类监测传感器、光敏电阻以及抓拍卡口,并且该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平台的互联,实现对于隧道的智能管控。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智能管控系统输入端的设备包括监测单元、光敏电阻和抓拍卡口,进一步地说,监测单元主要包括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含量检测仪,用于采集隧道口外部和隧道内部的各项监测数据,并由此为输入变量进行调控照明灯组及通风装置。对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含量检测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隧道内设置多个检测点,但是包括设置在隧道进出口的设备腔室内,用于检测隧道口的环境变量。光敏电阻设置在隧道口端的设备腔室内,用于采集外界的光照强度,然后通过转换电路将信号输入到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预设的主线灯组的照明组合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实现主线灯组照明强度的调节。对于抓拍卡口用于抓拍交通违章行为,通过照相或视频图像采集的方式进行储存在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包括缓存器或外接存储设备用于备份,形成该隧道视频资料的记录数据。对于缓存则是及时的传输到控制平台,控制平台接入到隧桥管养部门的隧道监控系统进行展示。控制单元将来自监测单元获取的数据启动相应的照明或排风,通过控制电路进行对于照明灯组或通风装置的控制。具体的说,当由光敏电阻感知的隧道口光照强烈时,可以提高隧道口处主线照明的亮度以实现司机视觉的缓慢过渡,然后进如隧道后的主线照明灯组可以降低亮度,出隧道后出则再次衔接外界的等通照明,缓慢过渡,对于降低照明亮度的方式,可以控制主线灯组间隔点亮,在安装时设置对应的排线即可,也为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包括通过控制电路的电阻实现。下面结合图2说明本技术所述系统在隧道口的一种安装方式,在某隧道的入口处,隧道主体1的底部两侧设置示廓灯组5,用于提醒机动车道线和检修人员通道,避免车辆碰壁,在隧道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入口风扇2,入口风扇2后端连接的是通风管道7,如图3所述,通风管道7两端连接入口风扇2或出口风扇,端口处呈碗状接头,中部为设有通风孔8的管道,并且为了提高通风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在通风管道7的中部设中换气扇。对于通风装置的工作,首先是初始状态下控制低速单侧的风扇启动,然后气流会沿通风管道7向后流动,通风管道7上的通风孔8也会释放一部分风,带动隧道内的气体流动,但是主通道中的风还是有向前推进的趋势,故会形成一定的回旋气流缠绕在通道管道7的四周,并向出口推进,加速了隧道内控制的流通。另外,在监测单元检测到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可以控制单侧风扇的加速运转,以形成更大的气体,并且还可以控制出口风扇启动形成反向的气流,或同时启动向隧道内注入空气。图2中,主线灯组设置在隧道内壁上,对称设置,并且由若干个沿直线分布的LED灯3构成,对于主线灯组,其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监测单元、光敏电阻和抓拍卡口,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电路连接照明灯组和通风装置,根据光敏电阻的感光强度调节照明灯组的强度,根据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控制通风装置的运作状态,所述控制单元还通过传输单元向控制平台传输抓拍卡口采集的交通信息;所述的照明灯组和通风装置沿贯穿隧道设置,光敏电阻、抓拍卡口及控制单元设置在隧道口的设备腔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监测单元、光敏电阻和抓拍卡口,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电路连接照明灯组和通风装置,根据光敏电阻的感光强度调节照明灯组的强度,根据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控制通风装置的运作状态,所述控制单元还通过传输单元向控制平台传输抓拍卡口采集的交通信息;所述的照明灯组和通风装置沿贯穿隧道设置,光敏电阻、抓拍卡口及控制单元设置在隧道口的设备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入口风扇、出口风扇和通风管道,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位于通风管道对应的隧道进、出口处,并且通风管道呈两端直径大中间小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中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由控制单元和控制电路进行独立控制,包括在通风管道中形成单向气流或双向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成张军许刚李光福许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