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379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摄像头,包括底座、转座、镜头、红外感应器、光敏传感器、LED灯带、防护罩、垫板、连接条、底座安装孔、电线孔、监控主机和接收天线,底座是顶面为90度圆心角扇形的板状结构,底座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座,转座为球形万向转座,转座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镜头,底座的底面靠近外侧处对称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和光敏传感器,其中,当两个智能摄像头相互拼接时,通过将连接条卡入两个底座的接触边的T型滑槽内,从而将两个智能摄像头通过连接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监控范围选择安装摄像头的个数,确保全方位监控,没有监控死角,能够适应不同的空间范围,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摄像头
本技术涉及数码电子
,具体是一种智能摄像头。
技术介绍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5G通信技术的成熟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地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到宜居适老化、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智慧服务当中,宜居适老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为老人提供贴心、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养老服务。宜居适老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能够帮助养老机构、社区大幅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达成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现代化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当前,年轻人工作负担大,长期不在家,家中老人独自在家的情况下,需要全方位的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家内老人状况,防止发生意外。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摄像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摄像头,包括底座、转座、镜头、红外感应器、光敏传感器、监控主机和接收天线,底座是顶面为90度圆心角扇形的板状结构,底座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座,转座为球形万向转座,转座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镜头,底座的底面靠近外侧处对称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和光敏传感器,镜头、红外感应器和光敏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底座内设置的摄像头处理器;底座的顶面边缘处设有一圈凸边,凸边外壁调节有防护罩,防护罩为顶面开口的空心八分之一球体,底座的顶面形状与底面形状相同;底座的底面靠近边缘处设有弧形的LED灯带,LED灯带通过导线电连接底座内的摄像头控制器;底座的外侧设有三个底座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能够将底座固定在天花板上,底座的两个直角侧边上设有T型滑槽;其中,当两个智能摄像头相互拼接时,通过将连接条卡入两个底座的接触边的T型滑槽内,从而将两个智能摄像头通过连接条连接,并且其中,连接条为工字型橡胶条。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底座的直角顶角处设有电线孔,电线孔为扇形板上开设的圆孔,智能摄像头的电源线能够穿过电线孔沿着墙面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防护罩的直角侧壁上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为自粘硅胶板。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监控主机的内部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监控主机的顶部设有接收天线。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底座内的摄像头处理器上设有图像处理器、红外感应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LED灯驱动模块,图像处理器与镜头电连接。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底座内的摄像头处理器上的红外感应模块与红外感应器电连接,LED灯驱动模块与光敏传感器和LED灯带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监控范围选择安装摄像头的个数,并且将其组合安装,当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天花板和两个墙面的顶角处,将一个摄像头对准顶角安装固定,当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天花板与一个墙面的夹角处,选择两个智能摄像头通过连接条连接,当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天花板中心时,选择四个智能摄像头通过连接条连接,形成一个半球形的监控装置,底部由四个朝向不同方向的镜头组成,能够确保全方位监控,没有监控死角,能够适应不同的空间范围,生产和安装更加方便,适合在老人独自在家的情况下,大规模安装,全方位无死角监控,能够画面中出现异常时通过报警模块通知服务方和用户子女防止老人发生意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摄像头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摄像头中拼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摄像头中监控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智能摄像头中控制结构图。图中:底座1、转座2、镜头3、红外感应器4、光敏传感器5、LED灯带6、防护罩7、垫板8、连接条9、底座安装孔10、电线孔11、监控主机12、接收天线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智能摄像头,包括底座1、转座2、镜头3、红外感应器4、光敏传感器5、LED灯带6、防护罩7、垫板8、连接条9、底座安装孔10、电线孔11、监控主机12和接收天线13。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是顶面为90度圆心角扇形的板状结构,底座1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座2,转座2为球形万向转座,转座2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镜头3,底座1的底面靠近外侧处对称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4和光敏传感器5,镜头3、红外感应器4和光敏传感器5通过导线电连接底座1内设置的摄像头处理器,能够将镜头3采集的图像数据处理后传输出去。底座1的顶面边缘处设有一圈凸边,凸边外壁调节有防护罩7,防护罩7为透明PVC材质制成,防护罩7为顶面开口的空心八分之一球体,顶面形状与底座1的底面形状相同,能够将镜头3、红外感应器4和光敏传感器5罩在防护罩7内放置灰尘和水汽进入,确保镜头3、红外感应器4和光敏传感器5的工作环境稳定。底座1的底面靠近边缘处设有弧形的LED灯带6,LED灯带6通过导线电连接底座1内的摄像头控制器,在夜间红外感应器4检测到人体出现时,驱动LED灯带6连接电源打开,通过LED灯带6辅助照明,确保镜头3的拍摄效果,并且起到夜灯的作用。底座1的外侧设有阵列设有三个底座安装孔10,能够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将底座1固定在天花板上,底座1的两个直角侧边上设有T型滑槽。当两个智能摄像头相互拼接时,将连接条9卡入两个底座1的接触边的T型滑槽内,连接条9为工字型橡胶条,能够连接底座1,使得智能摄像头之间相互拼接,防止形成监控死角。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防护罩7的直角侧壁上设有垫板8,垫板8为自粘硅胶板。能够根据监控范围选择安装摄像头的个数,并且将其组合安装,当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天花板和两个墙面的顶角处,将一个摄像头对准顶角安装固定,当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天花板与一个墙面的夹角处,选择两个智能摄像头通过连接条9连接,当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天花板中心时,选择四个智能摄像头通过连接条连接,形成一个半球形的监控装置,底部由四个朝向不同方向的镜头3组成,能够确保全方位监控,没有监控死角;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底座1的直角顶角处设有电线孔11,电线孔11为扇形板上开设有圆孔,智能摄像头的电源线能够穿过电线孔11沿着墙面与监控主机12连接。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监控主机12内部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各个智能摄像头的监控画面,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画面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处理,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监控画面,当画面中出现异常时通过报警模块通知服务方和用户子女。监控主机12的顶部设有接收天线13,提高监控主机12内的无线通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摄像头,包括底座、转座、镜头、红外感应器、光敏传感器、监控主机和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是顶面为90度圆心角扇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座,所述转座为球形万向转座,所述转座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镜头,所述底座的底面靠近外侧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所述红外感应器和光敏传感器,所述镜头、红外感应器和光敏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底座内设置的摄像头处理器;/n所述底座的顶面边缘处设有一圈凸边,所述凸边外壁调节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顶面开口的空心八分之一球体,所述底座的顶面形状与底面形状相同;/n所述底座的底面靠近边缘处设有弧形的LED 灯带,LED灯带通过导线电连接底座内的摄像头控制器;/n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三个底座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能够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底座的两个直角侧边上设有T型滑槽;/n其中,当两个所述智能摄像头相互拼接时,通过将连接条卡入两个底座的接触边的T型滑槽内,从而将两个所述智能摄像头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连接条为工字型橡胶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摄像头,包括底座、转座、镜头、红外感应器、光敏传感器、监控主机和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是顶面为90度圆心角扇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座,所述转座为球形万向转座,所述转座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镜头,所述底座的底面靠近外侧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所述红外感应器和光敏传感器,所述镜头、红外感应器和光敏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底座内设置的摄像头处理器;
所述底座的顶面边缘处设有一圈凸边,所述凸边外壁调节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顶面开口的空心八分之一球体,所述底座的顶面形状与底面形状相同;
所述底座的底面靠近边缘处设有弧形的LED灯带,LED灯带通过导线电连接底座内的摄像头控制器;
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三个底座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能够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底座的两个直角侧边上设有T型滑槽;
其中,当两个所述智能摄像头相互拼接时,通过将连接条卡入两个底座的接触边的T型滑槽内,从而将两个所述智能摄像头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并且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华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控安芯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