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31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所述底座上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底座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割刀,所述第一割刀与底座活动连接,滚轮架上部设有进给杆,所述进给杆通过第一螺纹孔连接底座,进给杆活动卡合连接滚轮架,所述割刀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进给杆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转动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电缆绝缘层进行剥皮时,利用滚轮和第一割刀压紧电缆周侧,旋转360°对电缆周侧进行切割,周侧切割后,转动第一割刀的方向,即第一割刀和滚轮转动90°,使第一割刀沿电缆轴向方向切割,能够顺利对电缆的外皮进行切割,有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在第一割刀的作用下,将电缆的外皮切断,保证电缆切割面的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经济体系运转中所使用的设施、装备器材中,电线电缆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庞大的电力传输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活动内容从深度到广度进行台阶式跳跃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仍持续地推动着电线电缆产品品种的发展和生产量的增加。通常的,人们在生产维护或者设备安装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电缆的塑料外层剥除一截以便进行接线,或者将废弃的电缆进行剥皮等,人们大多采用的是剥皮钳、电工刀或者其它刀片,这种简易工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极易划伤手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特别是在接线工作量较大,电缆较多的情况时,这种简易的工具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对电缆线进行安装时,经常需要对电缆进行剥皮工作,由于电缆的外皮本身就有防护作用,比较结实,对电缆进行剥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费时费力,传统剥取电缆外皮的工具是使用电工刀、勾刀或壁纸刀等工具,由于电缆外皮很硬,在施工中,经常有施工人员在用力过程中割到手或割破工作服乃至割到身体其他部位的流血事件的发生,所以使用这类工具在剥电缆外皮的过程中非常不安全,而且也易造成电缆的切割端面被切割斜,即切割出的端面是一个斜面,而不是一个平整的截面,因此切割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便于对电缆进行剥皮处理,满足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使用,并且能够保证电缆剥皮之后端面保持平整。<br>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包括底座和沿底座滑动的滚轮架,底座上部设有滑轨,所述滚轮架通过滑轨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底座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割刀,所述第一割刀与底座活动连接,滚轮架上部设有进给杆,所述进给杆通过第一螺纹孔连接底座,进给杆活动卡合连接滚轮架,所述滚轮架远离进给杆一侧活动连接滚轮,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滚轮一侧设有割刀,所述割刀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进给杆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转动手柄。所述滑轨下方设有计量尺,在滚轮架下方设有与计量尺相配合使用的指针。所述进给杆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转动块连接滚轮架,所述滚轮架内部设有与转动块配合使用的转动槽。所述第一割刀通过第一支撑块与底座卡接,所述第一支撑块一侧铰接第一割刀,第一支撑块另一侧卡接底座,在第一支撑块与底座卡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贯穿底座一侧连接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在底座远离第一螺纹孔的一侧。在底座与第一支撑块卡接处设有十字凹槽Ⅰ,第一支撑块卡接底座的一侧设有与十字凹槽Ⅰ相配的十字凸块Ⅰ。所述滚轮为万向轮,万向轮卡接在滚轮架上。所述滚轮为导向轮,所述滚轮通过第二支撑块连接滚轮架,第二支撑块一侧铰接导向轮,第二支撑块另一侧卡接底座,在第二支撑块与底座卡接处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贯穿滚轮架一侧连接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固定在滚轮架远离滚轮的一侧。在滚轮架与第二支撑块卡接处设有十字凹槽Ⅱ,第二支撑块卡接滚轮架的一侧设有与十字凹槽Ⅱ相配的十字凸块Ⅱ。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对电缆绝缘层进行剥皮时,利用滚轮和第一割刀压紧电缆周侧,旋转360°对电缆周侧进行切割,周侧切割后,转动第一割刀的方向,即第一割刀和滚轮转动90°,使第一割刀沿电缆轴向方向切割,能够顺利对电缆的外皮进行切割,有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在第一割刀的作用下,将电缆的外皮切断,保证电缆切割面的平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十字凹槽Ⅰ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滚轮与第二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十字凹槽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割刀与第一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C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转动手柄,2.进给杆,3.底座,4.第一螺纹孔,5.转动块,6.滑轨,8.指针,9.计量尺,10.滚轮,101.滚轮架,11.第二支撑块,12.十字凸块Ⅱ,13.第二复位弹簧,14.第二定位块,15.第一割刀,16.第一支撑块,17.十字凸块Ⅰ,18.第一复位弹簧,19.第一定位块,20.十字凹槽Ⅰ,21.十字凹槽Ⅱ。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到7所示,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包括底座3和沿底座3滑动的滚轮架101,底座3上部设有滑轨6,所述滚轮架101通过滑轨6与底座3滑动连接,所述底座3上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4,底座3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割刀15,所述第一割刀15与底座3活动连接,滚轮架101上部设有进给杆2,所述进给杆2通过第一螺纹孔4连接底座3,进给杆2活动卡合连接滚轮架101,所述滚轮架101远离进给杆2一侧活动连接滚轮10,所述底座3上部靠近滚轮10一侧设有割刀,所述割刀与底座3活动连接,所述进给杆2远离底座3的一侧设有转动手柄1,转动手柄1与进给杆2固定连接。所述滑轨6下方设有计量尺9,在滚轮架101下方设有与计量尺9相配合使用的指针8,通过计量尺9测量第一割刀15的进给的厚度,防止第一割刀15切断电缆内芯线。所述进给杆2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转动块5连接滚轮架101,所述滚轮架101内部设有与转动块5配合使用的转动槽,螺纹杆带动滚轮架101上下移动,对电缆进行挤压,便于第一割刀15进行切割,也起到使第一割刀15进刀的作用。所述第一割刀15通过第一支撑块16与底座3卡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6一侧铰接第一割刀15,第一支撑块16另一侧卡接底座3,在第一支撑块16与底座3卡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9,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9一端与第一支撑块16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19另一端贯穿底座3一侧连接第一定位块19,所述第一定位块19固定在底座3远离第一螺纹孔4的一侧,第一复位弹簧19使第一割刀15始终卡接在底座3上,防止第一割刀15脱离底座3。在底座3与第一支撑块16卡接处设有十字凹槽Ⅰ20,第一支撑块16卡接底座3的一侧设有与十字凹槽Ⅰ20相配的十字凸块Ⅰ17,通过十字凹槽Ⅰ20和十字凸块Ⅰ17配合,使第一割刀15转动90°,改变第一割刀15对电缆切割的方向。所述滚轮10为万向轮,万向轮卡接在滚轮架101上,不局限一个方向转动,实现轴向和径向的转动。所述滚轮10为导向轮,所述滚轮10通过第二支撑块11连接滚轮架101,第二支撑块11一侧铰接导向轮,第二支撑块11另一侧卡接底座3,在第二支撑块11与底座3卡接处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3,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3一端与第二支撑块11固定连接,第二复位弹簧13另一端贯穿滚轮架101一侧连接第二定位块14,所述第二定位块14固定在滚轮架101远离滚轮10的一侧,第二复位弹簧13使滚轮10始终卡接在滚轮架10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包括底座和沿底座滑动的滚轮架,其特征在于:底座上部设有滑轨,所述滚轮架通过滑轨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底座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割刀,所述第一割刀与底座活动连接,滚轮架上部设有进给杆,所述进给杆通过第一螺纹孔连接底座,进给杆活动卡合连接滚轮架,所述滚轮架远离进给杆一侧活动连接滚轮,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滚轮一侧设有割刀,所述割刀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进给杆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转动手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包括底座和沿底座滑动的滚轮架,其特征在于:底座上部设有滑轨,所述滚轮架通过滑轨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底座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割刀,所述第一割刀与底座活动连接,滚轮架上部设有进给杆,所述进给杆通过第一螺纹孔连接底座,进给杆活动卡合连接滚轮架,所述滚轮架远离进给杆一侧活动连接滚轮,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滚轮一侧设有割刀,所述割刀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进给杆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转动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下方设有计量尺,在滚轮架下方设有与计量尺相配合使用的指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杆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转动块连接滚轮架,所述滚轮架内部设有与转动块配合使用的转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电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割刀通过第一支撑块与底座卡接,所述第一支撑块一侧铰接第一割刀,第一支撑块另一侧卡接底座,在第一支撑块与底座卡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张晓昂秦娟杨涛赵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