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257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设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面相对的内面上至少一个设有未形成环形的凹刻槽,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结构简单,可有效因纽扣电池内压过大时进行泄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
技术介绍
纽扣电池(buttoncell)是指外形尺寸象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相对于柱状电池如市场上的5号AA等电池),纽扣电池是从外形上来对电池来分,同等对应的电池分类有柱状电池、方形电池、异形电池等。纽扣电池中的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有叠层式和卷绕式的,不论是叠层式和卷绕式的扣式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均可能存在爆炸事故,从而对人身、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上述事故发生的办法和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有效因纽扣电池内压过大时进行泄压,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设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上壳盖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面相对的内面上至少一个设有未形成环形的凹刻槽。进一步的,所述上壳盖和下壳体均为筒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同轴安装在上壳盖与下壳体之间,所述凹刻槽在上壳盖或下壳体上呈未闭合曲线状。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通过粘结导电层并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凹刻槽所在圆面积占上壳盖或下壳体内表面积的50%-99%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凹刻槽凹设入上壳盖或下壳体深度占上壳盖或下壳体厚度的80%-95%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上壳盖内部上表面或下壳体内部下表面凹设有凹刻槽,且该凹可刻槽为优弧状,在纽扣电池内部内压上升到一定时,凹刻槽内的部分会在压力下朝纽扣电池外部弹开泄压,以避免产生爆炸的事故。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壳盖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负电极片与电极隔离组件连接示意图。图中:1-上壳盖,2-下壳体,3-电极隔离组件,4-正电极片,5-负电极片,6-隔离体,7-正极极耳,8-负极极耳,9-凹刻槽,9-导电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4所示,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1和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3,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4、负电极片5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6(电极隔离组件可以是叠层式或卷绕式,在此主要以卷绕式为例),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设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7、负极极耳8;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上壳盖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面相对的内面上至少一个设有未形成环形的凹刻槽9,所述正极极耳上端与上方上壳盖内端上壁相连接,负极极耳下端与下方下壳体内端下壁相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盖和下壳体均为筒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同轴安装在上壳盖与下壳体之间,所述凹刻槽在上壳盖或下壳体上呈未闭合曲线状,该曲线形成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圆形为例),未完全闭合即在保证受内压弹出的前提下不会出现全部弹出的风险。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通过粘结导电层10并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电性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凹刻槽所在圆面积占上壳盖或下壳体内表面积的50%-99%之间,占比越大弹出后释放内压的速率越高。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凹刻槽凹设入上壳盖或下壳体深度占上壳盖或下壳体厚度的80%-95%之间,通常电池内部的内压达到1.0-1.5Mpa时就存在爆炸的危险,因此该内压一般设定在1.0-1.5Mpa范围之下,该占比以保证可在内压至1.0-1.5Mpa时弹开释压,避免爆炸事故的产生。在本技术实施例工作原理:在纽扣电池正常工作时,正电极片、负电极片通过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及金属片与上壳盖和或下壳体电连接,在上壳盖和下壳体上输出电压;当纽扣电池产生膨胀气体且内压持续升高时,上壳盖和下壳体产生鼓包或相对位移,此时位于凹刻槽内的上壳盖或下壳体部分将在内压的作用下朝外弹开,使纽扣电池内出现断路,避免膨胀气继续产生,且释放内部压力,避免爆炸事故的产生。上述本技术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技术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同时,上述本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外,上述本技术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技术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设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上壳盖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面相对的内面上至少一个设有未形成环形的凹刻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设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上壳盖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面相对的内面上至少一个设有未形成环形的凹刻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纽扣电池的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盖和下壳体均为筒状,所述电极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平黄子欣周开礼吴永文王雁斌吴劲贤刘双飞吴荣鑫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