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22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包括安装板、连接杆、绞合单元和缠绕单元;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长方形设置,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安装板右端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绞合单元:所述绞合单元包含安装轴、安装柱、安装座、承载杆、调紧螺母和限位滑轮,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端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柱呈正多边形的柱状设置,所述安装柱的右端与安装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柱每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该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产生的噪声小,能耗低,设备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
本技术涉及绞线设备
,具体为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
技术介绍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绞线机按照绞线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单绞机、对绞机、高速绞线机、退扭机、笼式绞线机、框工绞线机、管式绞线机及盘式绞线机等。绞线过程中多股线的张力互不相同,容易造成绞线松动,成品线容易形成翻转应力。根据申请号201711007018.4提出的合股绞线机,包括:第一主动放线装置,第二主动放线装置,绞合装置以及牵引装置。第一放线装置和第二放线装置均具有用于主动放出线材的动力机构;绞合装置主要用于第一放线装置的线材和第二放线装置的线材的绞合成型。第一放线装置放置在绞合装置中,第一放线装置连接的线盘驱动机构通过转轴以能够自由转动的形式安装在绞合装置的弓带船架上,弓带上设有线材导向件组合,主轴两端上设有沿轴向式的引线孔,用于线材的导出。该合股绞线机,结构复杂,使用时产生的噪声较大,能耗高,设备体积大,造价高,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产生的噪声小,能耗低,设备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包括安装板、连接杆、绞合单元和缠绕单元;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长方形设置,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安装板右端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br>绞合单元:所述绞合单元包含安装轴、安装柱、安装座、承载杆、调紧螺母和限位滑轮,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端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柱呈正多边形的柱状设置,所述安装柱的右端与安装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柱每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调紧螺母,所述安装柱每个侧面的左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滑轮;绞合单元中的安装柱有多个侧面,且承载杆和限位滑轮在安装柱同一侧面的一条直线上,这样能保证铜线不发生磨损和弯折损坏现象的发生,通过调紧螺母可以控制缠绕时所需的拉力大小。缠绕单元:所述缠绕单元包含安装杆、主动轴、卷筒和从动齿轮,所述安装杆共设置有两根,两根安装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左端前后两侧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杆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主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杆的上端,所述主动轴中间位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卷筒,所述主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缠绕单元的设置可以较快的将绞合好的成股铜导线进行收纳,且主动轴和卷筒便于取下,使用中便利性较强。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一端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绞合电机,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在安装板右端中间位置的上表面,所述绞合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的上表面,所述绞合电机的输出轴与安装轴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绞合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第一支撑座上的绞合电机能够按照一定的速度,带动安装柱绕轴心转动,使每根铜导线产生旋转结合的力。进一步的,还包括调整杆和限位环,所述调整杆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中间位置的上表面,所述调整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该限位环的中心与安装柱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调整杆和限位环的设置,可以使铜导线结合成股更加平顺,提高了生产出导线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支撑座、缠绕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在装有从动齿轮一侧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缠绕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座的上表面,所述缠绕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缠绕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第二支撑座上的缠绕电机可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输出轴端部的主动齿轮旋转,并将动力传递至从动齿轮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共设置有六根,六根支腿呈阵列状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下表面。支腿的设置可以将绞合装置支撑至一定的高度,便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该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采用较为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多股铜导线的快速绞合,实用性较好,相比传统绞合设备,体积更小制造成本更低,更符合中小型企业需求。2、而且,各结构之间稳定性较好,加工生产出的绞合铜导线质量较好,不容易发生因缠绕受力不均匀造成的松动现象的发生,设备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3、该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各零部件的设置状态,较为方便日常工人使用后的及时维护保养,降低了故障发生的几率,降低了使用的成本,符合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市场前景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连接杆、3绞合单元、31安装轴、32安装柱、33安装座、34承载杆、35调紧螺母、36限位滑轮、4缠绕单元、41安装杆、42主动轴、43卷筒、44从动齿轮、5第一支撑座、6绞合电机、7调整杆、8限位环、9第二支撑座、10缠绕电机、11主动齿轮、12支腿、13控制开关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包括安装板1、连接杆2、绞合单元3和缠绕单元4;安装板1:安装板1呈长方形设置,连接杆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右端的上表面,连接杆2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还包括支腿12,支腿12共设置有六根,六根支腿12呈阵列状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的下表面。支腿12的设置可以将绞合装置支撑至一定的高度,便于生产效率的提升。绞合单元3:绞合单元3包含安装轴31、安装柱32、安装座33、承载杆34、调紧螺母35和限位滑轮36,安装轴31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上端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柱32呈正多边形的柱状设置,安装柱32的右端与安装轴31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柱32每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33,安装座33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34,承载杆3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调紧螺母35,安装柱32每个侧面的左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滑轮36;绞合单元3中的安装柱32有多个侧面,且承载杆34和限位滑轮36在安装柱32同一侧面的一条直线上,这样能保证铜线不发生磨损和弯折损坏现象的发生,通过调紧螺母35可以控制缠绕时所需的拉力大小。还包括第一支撑座5和绞合电机6,第一支撑座5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右端中间位置的上表面,绞合电机6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5的上表面,绞合电机6的输出轴与安装轴31的右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连接杆(2)、绞合单元(3)和缠绕单元(4);/n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呈长方形设置,所述连接杆(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右端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n绞合单元(3):所述绞合单元(3)包含安装轴(31)、安装柱(32)、安装座(33)、承载杆(34)、调紧螺母(35)和限位滑轮(36),所述安装轴(31)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上端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柱(32)呈正多边形的柱状设置,所述安装柱(32)的右端与安装轴(3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柱(32)每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33),所述安装座(33)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34),所述承载杆(3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调紧螺母(35),所述安装柱(32)每个侧面的左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滑轮(36);/n缠绕单元(4):所述缠绕单元(4)包含安装杆(41)、主动轴(42)、卷筒(43)和从动齿轮(44),所述安装杆(41)共设置有两根,两根安装杆(41)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左端前后两侧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杆(41)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主动轴(42)转动连接在安装杆(41)的上端,所述主动轴(42)中间位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卷筒(43),所述主动轴(4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44);/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3),所述控制开关组(13)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一端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开关组(1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裸铜绞线绞合成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连接杆(2)、绞合单元(3)和缠绕单元(4);
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呈长方形设置,所述连接杆(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右端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
绞合单元(3):所述绞合单元(3)包含安装轴(31)、安装柱(32)、安装座(33)、承载杆(34)、调紧螺母(35)和限位滑轮(36),所述安装轴(31)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上端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柱(32)呈正多边形的柱状设置,所述安装柱(32)的右端与安装轴(3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柱(32)每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33),所述安装座(33)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34),所述承载杆(3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调紧螺母(35),所述安装柱(32)每个侧面的左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滑轮(36);
缠绕单元(4):所述缠绕单元(4)包含安装杆(41)、主动轴(42)、卷筒(43)和从动齿轮(44),所述安装杆(41)共设置有两根,两根安装杆(41)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左端前后两侧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杆(41)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主动轴(42)转动连接在安装杆(41)的上端,所述主动轴(42)中间位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卷筒(43),所述主动轴(4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44);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3),所述控制开关组(13)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一端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开关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明杨柳春刑加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蒙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