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04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属于组织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夹持装置包括:驱动结构;固定在驱动结构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臂,所述两个夹持臂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两个夹持臂上设有相应的组织包埋盒支撑结构,使得组织包埋盒被支撑在两个夹持臂之间,且不直接接触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该夹持装置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加热、控温及夹持功能集成化和智能化,降低了夹持臂蜡液清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属于组织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石蜡切片是组织处理制片的常规方法,制片过程中需要将待处理的组织标本置于包埋盒内,包埋盒内的组织标本要经过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工序的处理,然后再进行切片、染色。组织标本经浸蜡后,组织包埋盒周边会产生一定的残余蜡液,形成固体毛边,不利于后续的包埋工序,目前,使用热吹风扫蜡或手持修蜡会对操作人员的手臂造成灼伤或烫伤,造成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会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包埋盒进行修整,夹持装置不具有加热功能;或者夹持装置即使有加热功能,但是不能保证温度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同时会造成夹持装置上沾染许多残余蜡液,导致夹具清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加热、控温及夹持功能的集成化和智能化,还降低了夹持臂蜡液清理的难度。该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包括:驱动结构;固定在驱动结构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臂,所述两个夹持臂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两个夹持臂上设有相应的组织包埋盒支撑结构,使得组织包埋盒被支撑在两个夹持臂之间,且不直接接触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可选地,所述两个夹持臂形成的夹持面上嵌有热传导结构,所述热传导结构的导热率大于夹持臂所用材料的导热率。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对称的分布在两个夹持面上的柱状结构,所述柱状支撑结构的顶端与组织包埋盒接触连接。可选地,所述柱状支撑结构的顶部为向外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组织包埋盒的凹槽相适配。可选地,所述两个夹持臂形成的夹持面上设有两对相应的柱状支撑结构。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金属加热棒、硅胶加热板、聚酰亚胺加热膜或陶瓷加热片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金属加热棒,所述金属加热棒沿夹持臂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夹持臂的内部,所述热传导结构与所述金属加热棒平行设置,所述热传导结构的长度不小于组织包埋盒的长度。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安装在热传导结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式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可以为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螺纹连接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不锈钢拉伸管式温度传感器、铠装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式温度传感器、压簧式温度传感器等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设有相应的两个夹持臂固定部,所述夹持臂固定部分别固定两个夹持臂,两个夹持臂固定部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进一步地,驱动结构可以为三相电机驱动的动力装置、步进电机驱动的动力装置、伺服电机驱动的动力装置、气源驱动的动力装置或者液压驱动的动力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所述夹持臂除夹持面的其它表面设有绝热材料层,以防夹持臂温度过高造成安全隐患。进一步地,该绝热材料层为涂覆在夹持臂表面的绝热漆。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所提供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设置在夹持臂内部的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使得加热温度控制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支撑结构的设置避免了融化的蜡液直接粘到夹持臂上,降低了夹持臂蜡液清理的难度;绝热材料层的设置降低了夹持臂温度过高造成的安全隐患。本申请所提供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实现了加热、控温及夹持功能的集成化,使得整个装置更智能化。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主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左视图;图5为图2中A-A方向的截面图。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1、夹持臂,2、加热装置,3、支撑结构,4、热传导结构,5、组织包埋盒,6、控制系统、7、驱动结构,8、温度传感器、9、夹持臂固定部,10、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结构7,驱动结构7上固定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臂1,在驱动结构7的驱动下两个加持臂1可相互远离或靠近,两个夹持臂1上设有两对支撑结构3,使得组织包埋盒5支撑在两个夹持臂1之间,且不直接接触夹持臂1;夹持臂1内部设有加热装置2和温度传感装置,其中,驱动结构7、加热装置2及温度传感装置都与控制系统6连接。具体的,参考图4和图5,在两个夹持臂1形成的夹持面上嵌有热传导结构4,该热传导结构4的导热率大于夹持臂1所用材料的导热率,使得加热装置2产生的热量尽可能的传递到热传导结构4,热传导结构4通过辐射传递给组织包埋盒5上的残余蜡体,进而实现蜡体熔化。热传导结构4的材质可以为石墨烯、导热硅胶片、导热绝缘材料、导热界面材料、导热矽胶布、导热胶带、导热硅脂、导热膏、散热膏、散热硅脂、散热膜、导热膜及导热金属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导热金属铝,夹持臂1材料选为不锈钢。热传导结构4的材料优选为固体导热材料,以方便安装支撑结构3和温度传感装置。热传导结构4通过固定螺栓10固定在夹持臂1上。参考图2和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3为对称的分布在两个夹持面上的柱状结构,柱状支撑结构3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在热传导结构4上,另一端的凸起结构与组织包埋盒5的凹槽相配合连接,以避免支撑结构3直接接触组织包埋盒5上的残余蜡体,降低了夹持臂1蜡液清理的难度。支撑结构3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组织包埋盒5被支撑在两个夹持面之间,能够受热,并能保证组织包埋盒5不与两个夹持面直接接触即可。为了更精准的检测到组织包埋盒5周围的温度,温度传感装置安装在热传导结构4上。温度传感装置为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可以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也可以为非接触式传感器。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可以为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螺纹连接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不锈钢拉伸管式温度传感器、铠装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式温度传感器、压簧式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温度传感器8安装在夹持臂内热传导结构的尾端,以靠近柱状支撑结构3。加热装置2可以为金属加热棒、硅胶加热板、聚酰亚胺加热膜或陶瓷加热片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2为金属加热棒,金属加热棒沿夹持臂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夹持臂1的内部,其中,热传导结构4与金属加热棒平行设置,热传导结构4的长度不小于组织包埋盒5的长度,以使组织包埋盒5上的蜡体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结构;/n固定在驱动结构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臂,所述两个夹持臂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n两个夹持臂上设有相应的组织包埋盒支撑结构,使得组织包埋盒被支撑在两个夹持臂之间,且不直接接触夹持臂;/n所述夹持臂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n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结构;
固定在驱动结构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臂,所述两个夹持臂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
两个夹持臂上设有相应的组织包埋盒支撑结构,使得组织包埋盒被支撑在两个夹持臂之间,且不直接接触夹持臂;
所述夹持臂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臂形成的夹持面上嵌有热传导结构,所述热传导结构的导热率大于夹持臂所用材料的导热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对称的分布在两个夹持面上的柱状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端与组织包埋盒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为向外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组织包埋盒的凹槽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控温组织包埋盒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臂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王亮艾茂良葛衍冉杨计存郭玉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骏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