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96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冷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包括架构,所述架构由立柱和横梁组成,所述立柱和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架构的中部设有风机安装座,所述风机安装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架构的上端四周设置有挡板,所述风机安装在挡板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架构的上端设有折边板,且相邻两个折边板之间设有管箱,所述管箱的两端设有管口,所述管口位于架构的两侧,所述折边板的上方设有百叶窗,其特点在于包括两组架构,所述两组空冷装置的架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架构之间设有使两组空冷装置工作互不干扰的隔离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减小了空冷器一备一用的安装面积,以及在传统的一备一用架构的基础上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冷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冷却器是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空气在管外横掠翅片管束,使管内高温工艺流体得到冷却或冷凝的设备,简称"空冷器",也称"空气冷却式换热器"。采用空气冷却器代替水冷对介质进行冷凝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还能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空气冷却器不仅日常的维护费用低,运转安全可靠,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空冷器是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制药、航空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空气冷却器有管束、风机、结构和百叶窗组成。管束是由管箱、翅片管和框架的组合件组成的,流体从管束之间流过,空气在管外横掠流过翅片管束,与流体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凝或是冷却的效果。风机一般采用的是轴流风机,一个或者多个的风机驱使空气的流动。架构则是管束和风机的支撑部件。空气冷却器在安装的时候,为了避免风机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传统的安装方式是在需要使用的地方安装两台一模一样的风机,达到一用一备的目的,此时两台风机可以交替使用,保证对介质的冷凝效果。但是安装独立的两台风机架构占地面积大,而且构架本身质量较大,结构复杂,在运输的时候,运输两台空冷器,运输的成本也会相应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用以解决为了实现一用一备的功能,独立安装两个空冷器架构时,占地面积大,以及运费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架构,所述架构由立柱和横梁组成,所述立柱和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架构的中部设有风机安装座,所述风机安装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架构的上端四周设置有挡板,所述风机安装在挡板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架构的上端设有折边板,且相邻两个折边板之间设有管箱,所述管箱的两端设有管口,所述管口位于架构的两侧,所述折边板的上方设有百叶窗,且百叶窗把管箱全覆盖,包括两组架构,所述两组空冷装置的架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架构之间设有使两组空冷装置工作互不干扰的隔离板。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将两个空冷器的架构拼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架构整体,该架构上可以同时安装两台空冷器,在两个架构之间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使两边架构上安装的风机通风互不影响,在实现一备一用功能的同时,减小了安装面积,且一体架构制造比两个独立架构所需的立柱数量少,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进一步,所述侧板和立柱底部之间设有斜撑体,其有益之处在于,由于架构及其上端安装的管束箱等其余配件的质量较大,安装斜撑体使架构的承重性能得到加强。进一步,所述两组架构之间的隔离板为普通钢板,使用钢板为隔离板,其有益之处在于原材料易加工和获取,且所需的成本相对较低,添加钢板记性隔离,使两边的风机通风互不干扰。进一步,所述立柱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立柱的底面积,其有益之处在于,底板可以使立柱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减小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使地面不易损坏的同时,还使架构的稳定性能更佳。进一步,所述空冷装置的钢结构上都涂有防锈涂层,其有益之处在于,防锈涂层可以避免钢结构暴露在空气中发生锈蚀的情况,从而延长其实用寿命。进一步,还包括中间端板,所述中间端板设置在相邻两个风机之间,其有益之处在于:中间端板可以对同一架构之间的相邻风机起到隔断作用,使相邻风机的通风互不干扰。进一步,所述架构的上端四周对称设有侧板和端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立柱1、挡板2、斜撑体3、风机安装座座4、百叶窗5、侧板6、底板7、管口8、管箱9、隔离板10、风机11、端板12、中间端板13、折边板14。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包括架构,架构主要由立柱1和横梁组成,在机构的中部设有3个风机安装座4,在风机安装座4内固定连接有风机11,风机11的出风口朝上,在架构的顶端四周设有挡板2,风机11出风口安装在挡板2组成的空腔内。在架构的上端有多个折边板14,折边板14与架构之间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折边板14之间设有管箱9,管箱9的两端设有管口8,管口8设置在架构的两侧,在折边板14的上方设有百叶窗5,百叶窗5和折边板14之间固定连接。架构的立柱1下端有底板7,该底板7的面积大于立柱1底端的面积,这样的好出在于增大立柱1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仅可以减小立柱1对局部地面的压力,使地面不容易损坏,还提升了架构在水平地面上的稳定性。在架构的相邻立柱1间设有斜撑体3,该斜撑体3的一端和立柱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架构上方的侧板6之间相连接,且斜撑体3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设置有两个,呈八字型设计,斜撑体3使保证了架构立柱1之间的承重能力和立柱1的稳定性。在构架的两侧设有端板12,相邻风机11之间设有中间端板13,中间端板13可以对同一架构之间的相邻风机11起到隔断作用,使相邻风机11的通风互不干扰。两组机构之间固定连接,不仅使中间立柱1的数量变少,节约了材料,架构的重量也相应的减轻,两组架构合并在一起,工作互不干扰的同时还使安装面积减小,能适应更多的工况。在两组架构之间设有隔离板10,可以采取普通的钢板或其他材料作为隔离板10,隔离板10的作用使保证两架构之间的风机11通风互不干扰。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包括架构,所述架构由立柱(1)和横梁组成,所述立柱(1)和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架构的中部设有风机安装座(4),所述风机安装座(4)固定安装有风机(11),所述架构的上端四周设置有挡板(2),所述风机(11)安装在挡板(2)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架构的上端设有折边板(14),且相邻两个折边板(14)之间设有管箱(9),所述管箱(9)的两端设有管口(8),所述管口(8)位于架构的两侧,所述折边板(14)的上方设有百叶窗(5),且百叶窗(5)把管箱(9)全覆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架构,所述两组空冷装置的架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架构之间设有使两组空冷装置工作互不干扰的隔离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包括架构,所述架构由立柱(1)和横梁组成,所述立柱(1)和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架构的中部设有风机安装座(4),所述风机安装座(4)固定安装有风机(11),所述架构的上端四周设置有挡板(2),所述风机(11)安装在挡板(2)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架构的上端设有折边板(14),且相邻两个折边板(14)之间设有管箱(9),所述管箱(9)的两端设有管口(8),所述管口(8)位于架构的两侧,所述折边板(14)的上方设有百叶窗(5),且百叶窗(5)把管箱(9)全覆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架构,所述两组空冷装置的架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架构之间设有使两组空冷装置工作互不干扰的隔离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和立柱(1)底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金朝阳龙云周强黄永胜蒋键高强贺绪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