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95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外壳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辊,且第一转动杆的外壁上套装有第一圆柱齿轮,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粉碎辊相切的第二粉碎辊,所述第二粉碎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外壳固定焊接有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啮合于第一圆柱齿轮,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集烘干与碾碎一体化功能于一身,使用方便,并且具有筛分功能,能有效的确保茶叶的粉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烘干粉磨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通常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烘干是茶叶制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它将采集的茶叶进行烘干,将其水分烘干掉制作成我们所喝的茶叶。生活中,茶叶为了泡制方便,可制作成茶粉,以便使用,但是目前市面上茶叶的烘杆磨粉设备解耦复杂,而且操作复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本茶叶烘干粉磨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将粉碎不彻底的茶叶及时取出进行二次粉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茶叶粉末的烘干粉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一端贯穿外壳(1)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辊(5),且第一转动杆(4)的外壁上套装有第一圆柱齿轮(6),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粉碎辊(5)相切的第二粉碎辊(7),所述第二粉碎辊(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二转动杆(8)的一端贯穿外壳(1)固定焊接有第二圆柱齿轮(9),所述第二圆柱齿轮(9)啮合于第一圆柱齿轮(6),所述外壳(1)的下端固定焊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烘干粉磨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一端贯穿外壳(1)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辊(5),且第一转动杆(4)的外壁上套装有第一圆柱齿轮(6),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粉碎辊(5)相切的第二粉碎辊(7),所述第二粉碎辊(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二转动杆(8)的一端贯穿外壳(1)固定焊接有第二圆柱齿轮(9),所述第二圆柱齿轮(9)啮合于第一圆柱齿轮(6),所述外壳(1)的下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一端贯穿外壳(1)的底部位于外壳(1)的内部,所述连接柱(12)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搅拌茶叶粉末的搅拌片(13),所述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罩(14),所述透明玻璃罩(1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茶叶粉末加热烘干的远红外加热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利方郎泽邦
申请(专利权)人:临安顶谷云雾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