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杆地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83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杆地脚,包括顶板、第一内板和第一螺纹杆,所述顶板的顶内壁与第一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板的底端与顶板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下拉拉杆,直到合适的长度,转动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向靠近滑块的方向移动,直到压紧滑块;其次通过按压第一传动块与第二传动块使得第一推块与第二推块收缩回支撑杆内部,可向上提升顶板;最后,将拉杆埋入地下,调节拉杆埋入地下的长度,通过调节顶板的高度来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地形造成的换热器与石油开采设备的高度差,解决了地脚在地理条件恶劣的野外,地面不平整,很难对换热器进行稳固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杆地脚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地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杆地脚。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用于石油开采的换热器常常被设置在开采现场,由于开采现场在室外,且环境恶劣,因此换热器需要地脚用于支撑和固定设备,以确保支撑的稳固传统换热器的支撑地脚在地理条件恶劣的野外固定效果不好,由于地面不平整,很难对换热器进行稳固的支撑,因此需要一种拉杆地脚用于解决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单相负载智能电能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杆地脚,包括顶板、第一内板和第一螺纹杆,所述顶板的顶内壁与第一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板的底端与顶板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板与第一螺纹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压板,且第一螺纹杆与顶板的左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顶板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板,所述第二内板的底端与顶板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板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压板,且第二螺纹杆与顶板的右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杆的顶内壁固定固定连接有立座,所述立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立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支撑套的左侧壁贯穿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块,所述立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立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支撑套的右侧壁贯穿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块,所述顶板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表面套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顶板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侧表面与顶板的内侧壁活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内板的一端由顶板的左侧内壁贯穿至左侧外壁,且设有拧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内板的一端由顶板的右侧内壁贯穿至右侧外壁,且设有拧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板的底端开设有贯穿至内部的贯穿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套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开设有贯穿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导杆远离顶板顶内壁的一端设有限位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由左侧外壁贯穿至右侧外壁的贯穿槽,所述滑块与顶板内部由左侧外壁贯穿至右侧外壁的贯穿槽相匹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板的顶内壁开设有滑槽,且左侧内壁与第一内板之间设有滑杆,所述第一压板与滑杆活动连接,右侧内壁与第二内板之间设有滑杆,所述第二压板与滑杆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下拉拉杆,直到合适的长度,分别转动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向靠近滑块的方向移动,直到压紧滑块,此时将拉杆固定;其次通过按压第一传动块与第二传动块使得第一推块与第二推块收缩回支撑杆内部,可向上提升顶板直到第一推块与第二推块再次在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进入支撑套的内部,完成对顶板高度的固定;最后,可将拉杆埋入地下,根据地面的土质状况可调节拉杆埋入地下的长度,确保地脚的固定效果,通过调节顶板的高度来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地形造成的换热器与石油开采设备的高度差,解决了地脚在地理条件恶劣的野外,由于地面不平整,很难对换热器进行稳固的支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主视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1中B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顶板结构三维图。图中:1、顶板;2、第一内板;3、第一螺纹杆;4、第一压板;5、第二螺纹杆;6、第二内板;7、第二压板;8、支撑杆;9、支撑套;10、滑块;11、立座;12、第一弹簧;13、第一推块;14、第一传动块;15、第二弹簧;16、第二推块;17、第二传动块;18、导杆;19、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4,一种拉杆地脚,包括顶板1、第一内板2和第一螺纹杆3,顶板1的顶内壁与第一内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内板2的底端与顶板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内板2与第一螺纹杆3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压板4,且第一螺纹杆3与顶板1的左侧壁活动连接,顶板1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板6,第二内板6的底端与顶板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内板6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压板7,且第二螺纹杆5与顶板1的右侧壁活动连接。顶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套9,支撑杆8的顶内壁固定固定连接有立座11,立座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远离立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13,支撑套9的左侧壁贯穿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块14,立座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远离立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16,支撑套9的右侧壁贯穿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块17,顶板1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杆18,导杆18的表面套接有拉杆19,拉杆1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与顶板1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拉杆19的侧表面与顶板1的内侧壁活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一螺纹杆3远离第一内板2的一端由顶板1的左侧内壁贯穿至左侧外壁,且设有拧块。进一步的,第二螺纹杆5远离第二内板6的一端由顶板1的右侧内壁贯穿至右侧外壁,且设有拧块。进一步的,顶板1的底端开设有贯穿至内部的贯穿槽,以确保第一压板4与第二压板7能够移动。进一步的,支撑套9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开设有贯穿槽,使得第一推块13与第二推块16能够进入支撑套9的内部完成对顶板1高度的固定。进一步的,导杆18的数量为两个,且导杆18远离顶板1顶内壁的一端设有限位块,确保拉杆19不会在滑动的过程中脱离导杆18。进一步的,顶板1的内部开设有由左侧外壁贯穿至右侧外壁的贯穿槽,滑块10与顶板1内部由左侧外壁贯穿至右侧外壁的贯穿槽相匹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杆地脚,包括顶板(1)、第一内板(2)和第一螺纹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内壁与第一内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板(2)的底端与顶板(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板(2)与第一螺纹杆(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压板(4),且第一螺纹杆(3)与顶板(1)的左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顶板(1)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板(6),所述第二内板(6)的底端与顶板(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板(6)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所述第二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压板(7),且第二螺纹杆(5)与顶板(1)的右侧壁活动连接;/n所述顶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套(9),所述支撑杆(8)的顶内壁固定固定连接有立座(11),所述立座(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远离立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13),所述支撑套(9)的左侧壁贯穿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块(14),所述立座(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远离立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16),所述支撑套(9)的右侧壁贯穿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块(17),所述顶板(1)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杆(18),所述导杆(18)的表面套接有拉杆(19),所述拉杆(1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与顶板(1)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拉杆(19)的侧表面与顶板(1)的内侧壁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杆地脚,包括顶板(1)、第一内板(2)和第一螺纹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内壁与第一内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板(2)的底端与顶板(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板(2)与第一螺纹杆(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压板(4),且第一螺纹杆(3)与顶板(1)的左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顶板(1)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板(6),所述第二内板(6)的底端与顶板(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板(6)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所述第二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压板(7),且第二螺纹杆(5)与顶板(1)的右侧壁活动连接;
所述顶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套(9),所述支撑杆(8)的顶内壁固定固定连接有立座(11),所述立座(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远离立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13),所述支撑套(9)的左侧壁贯穿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块(14),所述立座(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远离立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16),所述支撑套(9)的右侧壁贯穿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块(17),所述顶板(1)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杆(18),所述导杆(18)的表面套接有拉杆(19),所述拉杆(1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亿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