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825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包括第一连接管段、第二连接管段和中转腔,所述中转腔为扁平状的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连接管段沿所述中转腔的外壁的切线连通所述中转腔,所述第一连接管段为波纹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段沿所述中转腔的中心轴线方向连通所述中转腔,所述中转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中转腔内部并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转轴设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中转腔并连接有电机,所述中转腔的外周依次设置有导热绝缘层、加热层和隔热层。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管道输送液态树脂存在树脂温度降低导致粘度增大,以及树脂输送效率低和管道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
本技术属于树脂生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
技术介绍
在树脂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反应、蒸馏、水洗等工序,而不同工序通常需要不同的树脂设备进行处理,在不同的树脂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管道进行树脂运输,由于树脂输送管道不含加热措施或临时新增的树脂输送管道得不到有效加热而导致树脂温度降低,粘度增大,浇注压力增大,影响环氧树脂的输送,不利于长时间间断浇注,进而影响树脂真空浇注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树脂在输送过程易于沾染在管道的内壁上,凝固后导致树脂输送的阻力增大,影响输送效率,严重时导致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以解决现有管道输送液态树脂存在树脂温度降低导致粘度增大,以及树脂输送效率低和管道堵塞的问题,该树脂管道中转节点能够应用于现有管道的节点改造,提高树脂输送速度和提升树脂温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包括第一连接管段、第二连接管段和中转腔,所述中转腔为扁平状的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连接管段沿所述中转腔的外壁的切线连通所述中转腔,所述第一连接管段为波纹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段沿所述中转腔的中心轴线方向连通所述中转腔,所述中转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中转腔内部并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转轴设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中转腔并连接有电机,所述中转腔的外周依次设置有导热绝缘层、加热层和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绝缘层为导热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为石墨烯加热层,所述石墨烯加热层引出有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所述正极连接线和所述负极连接线均穿出所述隔热层并连接有电源。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发泡塑胶层。本树脂管道中转节点主要应用于两个树脂输送管道之间的连接节点,将第一连接管道设置为波纹管,具有一定的弯曲变形能力,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的管道中转角度,通过电机驱动在中转腔中的叶片转动,从而提升树脂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同时通过所述加热层能够对中转腔中的树脂进行加热,以提高树脂的问题,所述中转腔为扁平状的圆柱形腔体,树脂能够沿中转腔做环形流动,充分提高了树脂的加热路程,保证树脂的充分加热以及不同位置树脂加热的均匀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该树脂管道中转节点能够应用于现有管道的节点改造,提高树脂输送速度和提升树脂温度。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包括第一连接管段4、第二连接管段7和中转腔5,所述中转腔5为扁平状的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连接管段4沿所述中转腔5的外壁的切线连通所述中转腔5,所述第一连接管段4为波纹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段7沿所述中转腔5的中心轴线方向连通所述中转腔5,所述中转腔5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转轴(未图示),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中转腔5内部并设置有多个叶片1,多个所述叶片1环绕所述转轴设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中转腔5并连接有电机(未图示),所述中转腔5的外周依次设置有导热绝缘层6、加热层3和隔热层2。所述导热绝缘层6为导热涂层。所述加热层3为石墨烯加热层,所述石墨烯加热层引出有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所述正极连接线和所述负极连接线均穿出所述隔热层并连接有电源。所述隔热层2为发泡塑胶层。本树脂管道中转节点主要应用于两个树脂输送管道之间的连接节点,将第一连接管道设置为波纹管,具有一定的弯曲变形能力,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的管道中转角度,通过电机驱动在中转腔中的叶片转动,从而提升树脂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同时通过所述加热层能够对中转腔中的树脂进行加热,以提高树脂的问题,所述中转腔为扁平状的圆柱形腔体,树脂能够沿中转腔做环形流动,充分提高了树脂的加热路程,保证树脂的充分加热以及不同位置树脂加热的均匀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段、第二连接管段和中转腔,所述中转腔为扁平状的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连接管段沿所述中转腔的外壁的切线连通所述中转腔,所述第一连接管段为波纹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段沿所述中转腔的中心轴线方向连通所述中转腔,所述中转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中转腔内部并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转轴设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中转腔并连接有电机,所述中转腔的外周依次设置有导热绝缘层、加热层和隔热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管道中转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段、第二连接管段和中转腔,所述中转腔为扁平状的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连接管段沿所述中转腔的外壁的切线连通所述中转腔,所述第一连接管段为波纹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段沿所述中转腔的中心轴线方向连通所述中转腔,所述中转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中转腔内部并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转轴设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中转腔并连接有电机,所述中转腔的外周依次设置有导热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怀甘仁晓叶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雄市瑞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